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东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76-17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左室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2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助于心力衰竭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评价双倍剂量培哚普利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12例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予培哚普利1日8mg治疗,对照组予培哚普利1日4mg+氨氯地平1日5mg治疗,随访6个月,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血压达标情况,心脏彩超测量两组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LVPWT)、舒张期末期左室内径(LVEDd)等参数.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相应的基线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VST、LVPWT、LVED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倍剂量培哚普利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不仅降压疗效确切,而且更有效逆转心肌重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浆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C以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ST、LVPWT以及LV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程度,提高左室舒张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董桂琴 《海峡药学》2013,(6):119-12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以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逆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46例,口服氨氯地平5m g/d、培哚普利4m g/d共6个月,观察血压、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E/A峰速度比值明显升高;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 d)、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后壁厚度(LVPW 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分析方法,60例患者每日晨服厄贝沙坦75 mg,6个月后,超声观察患者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及左室重度指数(LVMI)。结果治疗前、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将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吲达帕胺组(A组)和氨氯地平+吲达帕胺组(B组),治疗前后分别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负荷均明显降低(P<0.01),降压谷/峰比率>50%;②A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B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重量指数有所下降(P<0.05),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A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厄贝沙坦,能显著平稳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减少蛋白尿,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8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口服缬沙坦每天80~160mg,共6个月,观察缬沙坦的降压疗效以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83例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左室舒张内径(LVDd)显著缩小(P〈0.05),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IVPWd)也有显著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能够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n=159)予以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159)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冈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I组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肖国源 《北方药学》2023,(7):131-133
目的:分析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信封法随机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取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室率均改善,而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改善,而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改善,而观察组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李红心  刘艳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69+72-69,72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符合HHO/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后测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结果:应用缬沙坦治疗1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ST和LVPWT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不但能够控制高血压且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疗效好,安全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silent heart failure,S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9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NYHAⅠ级)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3例服辛伐他汀12个月设为观察组,47例1个月内停服辛伐他汀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左室重构及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P<0.01),观察组LVMI、LVPW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IVST、FS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进一步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减轻心室重构,延缓临床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炜  王永志 《上海医药》2000,21(5):38-40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给药24 ̄48月,于服药前后服药后6月、12月、36月分别测定右肱动脉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峰/A峰比值。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  相似文献   

14.
王冬英 《中国药业》2013,22(5):47-4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8 mg,每日1次,口服,连用1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坎地沙坦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控制于正常范围,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坎地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逆转老年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高血压(年龄≥60岁)及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患者58例,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口服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监测血压并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及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评估疗效。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超声心动图复查IVSd、LVPWd及LVMI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性高血压及改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6.
刘湘红 《上海医药》2009,30(10):474-475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及对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给予赖诺普利10~20mg,每天1次口服,把血压控制到〈18.62/11.97kPa,疗程为16wk,监测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C-反应蛋白、尿酸、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变化。结果:用赖诺普利治疗16wk后,患者血压、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明显降低;经赖诺普利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赖诺普利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干预和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EH伴LVH患者62例,均予替米沙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E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VSH、LVPWT、LVDd、LVM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且对EH伴LVH有逆转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方法 9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进行检测,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96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IVST、PWT、LVM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杨慧玲  李军 《中国药师》2012,(11):1635-163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8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43)给以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n=43)单用非洛地平治疗。2组均给药30周后,观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治疗30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的IVST、LVPWT、LVDd及LV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Dd及LVMI也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非洛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0,P=0.010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收缩压(124.06±4.70)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5.57±2.65)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41.24±6.05)、(88.23±3.3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