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2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个月”就诊,查体:神志清,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04次/分,律齐,心浊音界大小正常,于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舒张期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检查:房室腔大小正常范围,右房内见一大小约47mm×44mm×35mm类圆形中等偏高回声肿块,边界清,有包膜(包膜内近边缘处可见少量极低回声区),肿块有蒂,较粗,范围约15mm×18mm,连于房间隔近卵圆窝下缘,瘤体以蒂为定点随心脏收缩舒张活动幅度大,收缩期位于右房内,舒张期约2/3进入右室腔并占据三尖瓣口… 相似文献
2.
3.
杨磊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右房通道2例杨磊(临沂市中医医院特检科)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先天心脏病;左室—右房分流左室一右房通道是指隔瓣后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隔瓣缺口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间隔缺损。临床上易误诊为房间隔缺损或空间隔缺损。现... 相似文献
4.
正病历资料患儿,女,20天,足月顺产,因咳嗽,咳痰5天我院就诊。查体:生长发育良好,静息和哭闹时口唇无紫绀。听诊胸骨左缘二、三肋间闻及3~4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不亢。两肺呼吸音清。心电图正常,X线胸片肺血管纹理清晰,心影不大。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判定心肌梗死的病变范围、评价心脏功能的强弱对于治疗心肌梗死,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王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2):1370-1370
三房心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多误诊为二尖瓣狭窄或房间隔缺损等。该病的诊断以往靠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来确诊,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由于三房心解剖变异及其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表现复杂,临床上仍有较高的误诊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笔者总结我院1998年3月-2006年8月诊断的5例三房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3岁,日反复发作心悸气促发绀,下肢浮肿20余年就诊。体检:唇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左扩大,三尖瓣区听到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脏助下3厘米.无腹水征。杵状指(趾),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长轴切面见心脏右缘呈典型的“三弓”改变,心尖四腔心切面见三尖瓣隔叶附着点较二尖瓣前叶附着点低2.1厘米,前叶发育尚可,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报告了18例右心腔肿瘤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其中原发性6例(粘液瘤5例,横纹肌瘤1例);转移性12例(肝癌7例,肾癌3例,纵隔淋巴瘤及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12例转移性右心肿瘤中发生在右房者8例,右房右室者4例,10例有下腔静脉受累,4例合并心包积液。本组18例均首先由2DE做出诊断,并得到手术或病理证实。文中重点描述了右心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并讨论了转移性肿瘤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二维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冠状窦引流入右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维对比超声心动图,对17例合并有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冠状窦引流入右房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右心导管检查证实,符合率为100%。并对其发生情况、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正>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依靠心脏彩超、心脏血管造影及心脏CTA,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检出率和准确性都非常高,本文目的是通过1例右冠动脉-右房瘘,复习并进一步了解先天性 相似文献
14.
肝癌合并右心房及/或右心室转移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生前诊断困难,超声心动图诊断此病的报道甚少,文献中仅见三例右心房转移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本文报告两例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肝癌右心腔转移。其中一例为右房转移,肿瘤可移动,舒张期经三尖瓣口脱入右心室,与右心房粘液瘤超声表现相似;另一例肿瘤无活动性,充满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并转移至右心室。认为在肝癌病人,有心脏症状、杂音及/或下腔静脉综合征时,应及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5.
房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学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估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价值,对87例AVSD的2DE,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对照研究,病例年龄自3月至11月(平均3.9岁)。部分型AVSD46例,过渡型12例,完全型29例(A型21例,B型4例,C型4例)2DE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在部分型AVSD中为97%,在过渡型及完全型AVSD中为84%,2DE诊断与手术诊断不符合大多为过渡型与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效果,寻找最佳判别模型并探讨其在诊断右心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右心衰竭患者45例为病例组,无右心衰竭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各参数:包括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Tei指数、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加速度(IVA)及右室游离壁中间段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Rs)、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SRe)。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上述参数,建立判别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交叉验证,比较判别模型与常用单一参数的诊断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 RVFAC、TAPSE、Sm、IVA、SRs及SRe均较对照组低,E/Em、Tei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将贡献较大的RVFAC、TAPSE及IVA筛选出,建立判别模型:右心衰竭组F=0.246× FAC+1.356× TAPSE+2.746× IVA -15.587,非右心衰竭组F=0.435× FAC+2.093× TAPSE+4.634× IVA -39.706。留一交叉验证:右心衰竭组正确率为95.6%,非右心衰竭组正确率为97.2%,总正确率为96.2%,该结果较单一参数评价右心功能的效果理想。结论通过参数RVFAC、TAPSE及IVA建立的判别模型较单一超声参数的评价效果更理想,该模型在判断右心衰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