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个性特殊与银屑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个性特征与银屑病相关性。方法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了143例银屑病患者及143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银屑病患者N量表分升高显著,具有个性不稳定倾向;而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2)病例组中N量表T〉61.5的人数远较对照组高,具有不稳定个性特征的人群发生银屑病的危险度(OR)是不具有这种特征人群的3.02倍。(3)两组间E量表分及E维分布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对 119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测试 ,并同正常人加以比较。结果 :(1)银屑病组的N分及P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 )银屑病组的SCL - 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中国常模 (P均 <0 0 1) ,突出表现在焦虑、抑郁、躯体化及恐怖四个方面 ;(3)银屑病组的总体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组差 (P <0 0 1) ,涉及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四个维度 ,其中以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影响最大。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及个性改变 ,其生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3.
神经症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症的个性特征研究丁宝坤,毕红希,王玉(沈阳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沈阳110001)关键词个性特征,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应用具有个性调查意义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与具有临床评定价值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研...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糖尿病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人在内向、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倾向不稳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在情绪稳定及中间型者较糖尿病组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多为内倾、倾向内向一情绪不稳、倾向不稳定型。  相似文献   

5.
薛湘  洪军  苏梅蕾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31-131,13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方法 对56例抑郁症患者和4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试.结果 抑郁症组的P分、N分高于正常对照组,E分低于正常对照组,L分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抑郁症组的E分低于女性抑郁症组,P分、N分及L分均尤显著性差异.结论 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质倾向、情绪不稳定性及内向性;男女之间存差别.男性抑郁症患者比女性更内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方法 对45例强迫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结果 男性和女性强迫症患者的情绪稳定性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虚假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精神质量表分和内外向量表得分与常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迫症患者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倾向,不善于掩饰,但精神质及内外向均无明显差别.男女间各量表得分无差别.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艾森克个性特征测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对我院预医,临医两系本科二年级157名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测查,P,E,N,L各量表得分与龚氏常模基本相符,但E分偏高,L分偏低,情绪稳定性比较,临医系学生较预医系学生更稳定。情绪稳定性与学业成绩关系显示,低N分组比高N分组成绩更好,提示稳定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气郁质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气郁质的个性特征.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筛选气郁质24例及非气郁质26例,让其填写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以气郁质(0=否,1=是)为因变量,以性别及EPQ的4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仅EPQ的N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气郁质者具有EPQ的N维度高分者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型)对东莞市厚街镇644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P、E、N及L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PQ量表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因子分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和P分均较高:不同个性类型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从高到低顺次的个性类型为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结论 医护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应重视和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的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及其个性与健康的关系。方法:以87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编躯体健康状况调查表为研究工具进行评定。结果:高龄老人的P量表均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E量表均分高于常模(P<0.05);N量表和L量表均分与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稳定内向者20例(占22.99%),不稳定内向者14例(占16.09%);稳定外向者42例(占48.28%),不稳定外向者11例(占12.64%)。高龄老人的躯体疾病患病率是62.07%,患有冠心病的高龄老人与健康高龄老人比较具有较高的情绪不稳定性。结论:稳定-外向个性类型的高龄老人最多,不稳定-内向个性类型的高龄老人最少;高龄老人的躯体疾病患病率低于一般老年人;某些疾病与个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的关系,为医院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方法 6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SCL-90和EPQ测查,同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科护士在SCL-90躯体化(1.58±0.51)、焦虑(1.658±0.47)、恐怖(1.48±0.39)等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各因子分子与EPQ的N分呈显著正相关,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与P分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与E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情绪稳定性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医院的管理者可以参考EPQ测定结果选拔合适的人选进入急诊科,同时要加强心理卫生指导,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铜梁某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及其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铜梁县某乡镇小学整群抽取3~5年级的学生364人,其中留守儿童271人(男161人,女110人),非留守儿童93人(男52个,女41个),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就家庭环境而言,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以上与1年内、1~3年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被调查的10-12岁的留守儿童EPQ的P、N、E、L维分原始分比较:10~12岁组P、E、N维分男女均低于常模;L维分10岁组女低于常模,11岁组男、12岁组男女均高于常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P、N、L 3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铜梁某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倾内向,掩饰性强.10~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个性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8例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和64例健康儿童父母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利用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抑郁因子分高于父亲,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内外向因子分[(47.65±9.97)分]低于对照组[(52.91±11.02)分],差异有显著性(t=2.87,P<0.01);神经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1,P<0.05),父亲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母亲,差异有显著性(t=2.4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神经质因子对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母亲的抑郁问题明显多于父亲;其人格特质具有偏内向性和高神经质的特点,父亲比母亲的偏内向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探讨个性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广州某大学3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美国网络成瘾自测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人群中,16.1%的网络成瘾量表得分/〉5分,66.4%上网的时间经常比预计的长;33.9%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31.5%认为自己过于关注网络;31.5%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21.9%认为上网影响了自己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网瘾量表得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神经质、精神质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6.1%。网瘾量表得分与神经质、精神质得分的相关性高,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易激惹或孤独、固执的人较易形成网络成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僧人个性特征及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僧人的个性特征及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EPQ及SCL—90进行评定,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僧人的个性特征是被动的、谨慎的、有思想的、安宁的、克制的、可靠的、温和的、镇静的、属粘液质类型,且善于掩饰自己。僧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及恐怖四个方面。结论 僧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特有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僧人通过“修行”可能重塑人格。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及应对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指导心理干预。方法以110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50名健康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在统一指导语下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同时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①在艾森克问卷中EPQN、EPQL标准分研究组[(50.18±9.95)分,50.82±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40±8.59)分,(46.10±9.55)分],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1);②防御方式问卷中,研究组的防御因子1均分[(4.08±0.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18±0.9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5.652,P<0.01);③糖尿病患者的个性特征、防御方式与HbA1c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2,0.18,-0.17,-0.14)。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个性及应对方式的缺陷,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个性特征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阳性症状量表对202例在青春期首发的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相关分析发现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的幻觉总评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与神经质标准分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阳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童年期疾病、神经质、受教育年限、亲子关系、性别。结论:有过童年疾病、个性特征中神经质高的、文化程度高的、亲子关系差的、女性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其阳性症状也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 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 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