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郏建臣  韦玉锋 《中国保健》2009,(16):730-731
药物性肝病是一类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于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目前约有11类200多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其中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较为常见,大约50%的药物性肝病发生在用药后两周内。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长,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病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方法,本文总结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病56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呈多样性,涉及多类药物,几乎包括临床各科所用的药物: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激素类药、中草药及中枢神经系统药、抗寄生虫药、麻醉药等。抗结核药治疗结核病,因其疗程长(少则半年,多则几年),容易造成肝肾损害,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是肝细胞或特异体质反应。其中肝细胞中损害型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而特异体质反应型与用药剂量无关[1]。抗结核药物均采用间歇疗法,以便使其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2]。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主要为中毒性肝损害及变态反应性肝损害两种,常规剂量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28例分析.方法:选择我科室2007-2009年收治的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炎的肺结核病人28例,采用DOTS方案抗结核治疗.结果:治疗半个月后,7例出现药物性肝炎,15例治疗1个月后出现,6例45天后出现,分别占25%、53.6%、21.4%.结论: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在临床上得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常越  李建生 《现代保健》2010,(26):51-52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预防性指导.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35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肝功能改变情况、转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发病率女大于男;(2)抗结核药及中(成)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多见,胆汁淤积型次之,混合型相对较少;(4)预后与ALB呈负相关,与TBA、DBIL、PT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各类重症药物性肝病临床预后进行分析,以评估与预后相关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将我院1997年以来疑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实验室检查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对患病与药物的因果关系进行量化评价。结果265例药物性肝病中女性占52.8%。肝细胞型肝损伤是最常见的的类型,占72.1%,该组患者的病死率是9.9%;而胆汁淤积型/混合型组的病死率是9.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无差异,男女比例及住院时间两组亦相似;死亡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AST水平高于存活组。64例患者(24.2%)因为服用中草药而发生药物性肝病,9例患者因为服用抗结核药发生药物性肝病。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因素有: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直接胆红素。结论我院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病死率是9.8%。最常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但是抗结核药物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肝性脑病、腹水、黄疸、嗜酒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与患者的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目前治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和二线抗结核药,坚持早期、联合、全疗程规律用药的基本原则,采用短程疗法和减敏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这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耐受,尤其是药物性肝损害.如何避免或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已成为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特点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7.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分型、病因、治疗及分析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及分类国内最新标准,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129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有45.74%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其余亦缺乏特异性;有肝细胞型97例(75.19%),胆汁淤积型18例(13.95%),混合型14例(10.85%)。符合重症肝损伤者5例;很多药物可以引起肝功能损伤,本研究最常见的为抗结核药、中药、抗细菌药;86.05%患者预后较好,主要肝功能指标于30 d内恢复至正常上限两倍以内。5例发展为肝功能衰竭,预后差。结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无特异性症状,不能单纯根据症状确定诊断;本组患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类型以肝细胞型为主;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但以抗结核药、中药、抗细菌药发生率最高,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及时监测肝功能。在本组患者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大部分预后良好,但肝功能严重损害亦可发生,应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DILI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身上,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30000种,明确可以引起DILI的药物超过1000种,因此,DILI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药物性肝损害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中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据法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3年内DILI的发了率月14人/10万居民/年,其中12%的患者住院,6%的患者死亡。可见住院患者中的DILI只占全部DILI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不特异或较隐匿,常常不能被发现或不能被确诊。多种药物可以引起DILI,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DILI,需引起大家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9.
冯亦农 《健康向导》2010,16(6):36-37
<正>药物性肝病(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人群或原本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目前至少有上百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可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  相似文献   

10.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说的没错.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肝损伤已经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药物性肝损伤约占住院肝病患者的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还有大约25%的爆发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在目前所使用的药物中,有1,000多种能产生肝损伤,诱导肝癌或促使出现肝硬化等严重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