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社区医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HUA患者101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及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HUA疗效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安全可靠,适于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社区医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HUA患者101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及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HUA疗效确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安全可靠,适于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用缬沙坦药物治疗,研究组选用氯沙坦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血压水平改善效果上,两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用药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尿酸与尿蛋白定量指标上,治疗前两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酸和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肾功能与肝功能改善效果上,用药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选用氯沙坦药物治疗相比缬沙坦所取得疗效更加显著,可控制患者血压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与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越来越多地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本组随机抽取了门诊7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观察了氯沙坦对血压及血尿酸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河南工业大学医院就医的2级以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人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岁。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同时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血尿酸>420 mol/L。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病,肝炎,肝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5.
氯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比较氯沙坦和非洛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方法 ] 60例中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服用氯沙坦 (氯沙坦组 ,n =3 0例 )和非洛地平 (非洛地平组 ,n =3 0例 )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2 4h动态血压、血尿酸、空服血糖、血脂和肝肾功能。 [结果 ] 氯沙坦和非洛地平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P <0 .0 1) ,两组的降压效果相似 (P <0 .0 5 ) ,但氯沙坦降低血尿酸的效果优于非洛地平 (P <0 .0 0 1) ,对血糖、肝肾功能、血脂均无明显作用 ,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 氯沙坦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 ,与非洛地平相似 ,并且有降低高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高血压患者的尿酸水平,另选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高血压人群受检者。采用清晨空腹,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血尿酸。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增高27例,占54%,血尿酸水平432.18μmol±167.76μmol/L。非高血压人群组血尿酸增高5例,占10%,血尿酸水平为305.31±139.02μmol/L,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独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人常规查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应测血压,并积极降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青岛市市南、市北、黄岛、胶南、四方、即墨6个区/市100个居委会抽取的5 165名≥3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将其中2 51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他2 650名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者的3.059倍(OR=3.059,95%CI=2.168~4.318),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同时存在的协同效应指数为1.84,归因交互效应为0.94,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2.7%,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45.6%;在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无高血压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者的2.505倍(OR=2.505,95%CI=1.716~3.658),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同时存在的协同效应指数为1.67,归因交互效应为0.60,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24.1%,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40.1%。结论高血压家族史与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存在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作为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重视,HUA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上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的降压作用不容质疑,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能降低血尿酸水平.[1]为此,我们进行了氯沙坦和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降压和降血尿酸的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普通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之间的差异,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以及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8个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普通高血压组、Hhcy高血压组)和健康居民,检测3组人群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等指标。结果 Hhcy高血压组的平均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74.13±100.18)μmol/L,38.16%]均高于普通高血压组[(329.51±89.35)μmol/L,29.91%]和健康人群组[(338.97±93.38)μmol/L,2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男性人群中,Hhcy高血压组(35.74%)、普通高血压组(29.78%)和健康人群组(35.67%)之间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女性人群中,Hhcy高血压组(44.73%)、普通高血压组(29.99%)和健康人群组(25.21%)之间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50~59岁年龄组外,在﹤50、60~69和≥70岁3个年龄组中,Hhcy高血压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同年龄组的普通高血压组和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hcy高血压、普通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差异,且基本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提示高尿酸血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HUA)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世界上约8300万人口居住于高原地区,这种高海拔低氧环境造成居住人群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居住人群的健康,其中高原地区HUA和高血压的患病率较平原地区明显增高,因此对高原地区HUA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查阅与高原地区人群HUA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针对高原地区HUA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与概述,明确了HUA的影响因子,以期为有针对性且科学开展HUA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拜新同治疗对照组(n=57,男29例,女28例),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n=59,男29例,女30例),治疗随访时间为18月,研究终点为房颤发作及心房内径。分析2组治疗后3、6、12和18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3、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2.1%,对照组为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左心房内径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胺碘酮联合拜新同治疗,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女性冠心病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女性冠心病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确诊冠心病的女性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AD组,n=112例)和非冠心病组(n=64例);冠心病组又分为HUA组(A组,n=32例)和血尿酸正常组二个亚组(B组,n=80例)。结果 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甘油三酯、尿酸的水平在冠心病组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A组患者的年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支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协同其它危险因素导致女性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女性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成多支性,狭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持系统对某高校教工常规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自愿接受支持系统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均测量血压,空腹采血测定血尿酸、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支持系统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系统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人群中高血压与吸烟、饮酒和膳食因素的相关性,为综合防治HUA和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对中国8城市成年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展开膳食与健康关系调查,并将334例患HUA的研究对象按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69例)和对照组(16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女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t=3.374,P=0.001),且超重或肥胖者占76.3%,对照组占53.3%(χ2=21.512,P<0.001);饮食营养方面,高血压组脂肪供能比低于对照组(t=-2.416,P=0.016),但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高于对照组(t=2.651,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A者中,超重、肥胖和适量摄入蔬菜是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喝咖啡和禽畜肉摄入过多是患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后,仅超重(OR=2.06,95%CI:1.14~3.71)和肥胖(OR=4.55,95%CI:2.11~9.81)是HUA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HUA人群,在控制血尿酸水平的基础上,为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应注意合理膳食,控制身体质量指数保持适宜体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A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与35例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C组)作比较。结果 A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B组、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B组及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A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与35例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C组)作比较。结果 A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B组、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B组及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6,(4):509-510
目的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符合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氯沙坦组37例和厄贝沙坦组35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氯沙坦组血压水平及尿蛋白/肌酐比值与厄贝沙坦组相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尿酸水平较后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能降低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尿蛋白/肌酐比值,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20.
邵宏芬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8):88-89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研究发现,30%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尿酸水平,可有效降低心、脑及肾等靶器官的损伤。但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理想药物较少,厄贝沙坦作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还能降低血尿酸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4例,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45~72岁,平均(56.6±6.8)岁;高血压分级:1级15例,2级83例,3级36例。将上述134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