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肿瘤的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指一些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具有促进转移作用的蛋白,从而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一类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作为其中的一员,已经被反复证实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并抑制肿瘤的远处转移。从BRMS1基因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肿瘤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等方面对BRMS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肖游章  庄暨军  张海娥 《医学争鸣》2009,(24):3199-3200
乳腺癌发病趋势逐年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的表达水平能反映乳腺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预后等有密切关系.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与其他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一样,主要抑制肿瘤的转移,并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在乳腺癌中主要通过调节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及其他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的转移.我们就BRMS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以便更深入的认识这些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例超过12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肿瘤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重点之一。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制肿瘤转移和扩散的基因。本研究拟通过检测BRMS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  相似文献   

4.
BRMS1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cancermetastasis-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将58例乳腺癌标本分为转移组(31例)和非转移组(27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中BRMS1mRNA的表达。结果:BRMS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397±0.023;BRMS1mRNA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327±0.038、0.475±0.041,转移组BRMS1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BRMS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无相关性,BRMS1mRNA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增殖蛋白家族成员TOB1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侵袭与转移的生物学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转染和G418筛选培养法获得稳定高表达TOB1的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通过人工基底膜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OB1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uper array基因芯片法检测TOB1引起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外源性TOB1高水平表达使MDA-MB-231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同时抑制MDA-MB-231的体外迁移能力;TOB1表达水平的增加引起MDA-MB-231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表达的明显增加,同时显著抑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HSP90、FXYD5、RHOC、S100A4等的表达(均P〈0.05)。结论 TOB1过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侵袭、转移,涉及的机制可能与TOB1对多种重要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BRMS1及uPA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RMS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是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及分化程度无关,uPA在胃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与是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分化程度有关,与肿瘤部位、大小无关。胃癌组织中BRMS1表达与uPA表达成负相关。结论:BRMS1与uPA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胃癌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了解基因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大量研究表明,KiSS-1基因与黑色素瘤、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KiSS-1基因在数种恶性肿瘤中表现为抑制肿瘤转移,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弄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0.420±0.133,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高表达0.836±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并有可能成为反映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对c13*细胞转移侵袭、粘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由质粒PC-MV-HA-BRMS1中扩增目的基因BRMS1,将其插入pcDNA3.1(+)质粒中,构建pcDNA3.1(+)-BRMS1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c13*细胞,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BRMS1的表达;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粘附实验检测c13*细胞运动、侵袭、粘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β1、p-AKT、AKT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BRMS1质粒;转染目的基因的c13*细胞中,BRMS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细胞运动、侵袭、粘附能力降低,整合素β1及p-AKT表达均下降,AKT表达无改变。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BRMS1质粒。BRMS1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β1/AKT通路,抑制卵巢癌c13*细胞的运动、侵袭和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国伟  邱钢  张萍 《吉林医学》2014,(13):2788-2790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初步分析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结果:BRMS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阳性率为38.0%,在癌旁组织阳性率为84.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MS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指标无相关性(P>0.05);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BRMS1蛋白在结肠癌的转移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可帮助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BRMSl)能抑制肿瘤转移并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BRMSl的卷曲螺旋结构能与分选连接蛋白6(SNX6)富含AT的结构域一起形成六聚体,而核定位信号2(NLS2)帮助BRMSl发挥转移抑制作用。BRMSl作为mSin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mSin3:HDAC)中的一员,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骨桥蛋白(OPN)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信号通路,恢复同型间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或抑制肿瘤转移相关的miRNA表达,从而对卵巢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起到抑制作用。该文对有关BRMSl介导的抑制肿瘤转移及其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BRMS1基因对人直肠癌裸鼠成瘤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将BRMS1基因导入人直肠癌细胞株LOVO中,建立裸鼠实验性转移模型和自发性转移模型,观察转染组(A组)、空载体组(B组)、未转染组(C组)裸鼠的生长状态和肿瘤远处转移状况。结果 自发性转移模型: A1组转染组细胞、B1组转染空载体组细胞和C1组转染组癌细胞接种后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性转移模型:转染空载体组B2和未转染组C2的裸鼠肺脏转移率为100%;转染组A2组肺脏和肝脏转移灶的病理分级标准较B2组和C2组降低, A2组肺转移分级以II级为主,B2组、C2组以II级、III级为主;A2组未见肝转移灶,而B2组、C2组肝转移分级以I级、II级为主。结论 BRMS1基因能够明显抑制直肠癌LOVO细胞的远处转移的能力,但并不影响肿瘤细胞本身的生长,提示BRMS1基因可能成为抑制直肠癌远处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袁圆  年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09-13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60例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BRMS1蛋白低表达(35.0%), 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BRMS1的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MS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低表达, 且其低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乳腺癌转移抑制(BRMS1)基因在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mRNA和蛋白2方面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高分化磷癌、低分化磷癌、低分化细胞株、高成瘤高转移性细胞株、低成瘤低转移性细胞株中BRMS1的表达。结果:5种细胞株中BRMS1的蛋白表达皆为阳性,在不同转移习性的细胞株中其表达强度明显不同。4种细胞株中扩增出BRMS1 mRNA,而BRMS1 mRNA在高转移性细胞株中未扩增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低分化细胞株BRMS1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成瘤低转移性细胞株(P<0.01)。结论:BRMS1的表达与细胞株的转移能力有明显相关性,表明BRMS1可能作为鼻咽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BRMS1对高转移性人卵巢上皮癌细胞(HO-8910PM)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BRMS1转染HO-8910PM细胞;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BRMS1mRNA的表达;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未转染细胞(HO-8910PM)和pcDNA30空质粒转染细胞(HO-8910PM-vect)相比,BRMS1基因转染细胞(BRMS1.c2)侵袭穿透Matrigel基质膜的细胞数降低70.6%(P<0.001)。结论BRMS1基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侵袭能力,为进行卵巢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一兵 《医学综述》2011,17(11):1643-1645
Maspin最早是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癌中采用消减杂交技术分离出来的,是一种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表明,Maspin对肿瘤细胞的运动、侵袭、转移、抗血管新生和诱导凋亡等有抑制作用。p53是迄今发现与人类恶性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Maspin的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p53结合位点,p53可直接结合到该位点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mRNA的表达。现就Maspin和p53的结构、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表达产物——转移消失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而在转移性肿瘤中,其表达缺失。,在细胞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MTSS1发挥着重要作用。着重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相关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佳发  张树春  周媛媛  白松 《医学综述》2009,15(22):3424-3426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由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从而导致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与大肠癌有关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KAI1、E-钙黏素基因、p16、Tip30/CC3、DPC4/SMAD4等。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低表达可能会导致癌组织发生浸润和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它们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KAI1基因与肿瘤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KAI1基因是1995年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它表达的蛋白质属于TM4SF。KAI1基因的表达对大多数的肿瘤转移起抑制作用,但在个别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各学者看法不同。作者对近年来关于KAI1基因的结构以及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