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世丰 《临床医学》2002,22(8):18-19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一般常规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我院近五年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随胜  晋朝英 《临床荟萃》1995,10(7):317-319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常见而危害严重,近年来国内外从心衰分子生物学及心衰病人血中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就新型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衰的价值,进一步阐明了洋地黄等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和疗效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投药方法的基本理论,实践证明,洋地黄并非唯一,又不可缺少的心衰治疗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心肾为主线”,即用洋地黄类药物强心和利尿剂利尿,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中,有大量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疗药物进行了评价,即又经历了血管扩张剂、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增强心肌能量药等,但顽固性心衰目前治疗仍无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诵梅 《临床医学》2002,22(3):19-20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住院的顽固性心衰病人26例的治疗及转归情况,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侯瑞  米培燕  韩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604-1604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顽固性心力衰竭患37例,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
自Withering于1785年首次报道应用洋地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以来,洋地黄一直作为正性肌力药物应用于临床。随着人们对CHF发病机制及治疗模式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些年来对洋地黄(主要是地高辛)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临床研究,重新认识了洋地黄在CHF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合理应用洋地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常用方法及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28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年龄≥65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了解常用药物及使用原因。结果: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活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分别占73.6%、65.8%、68.4%,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一综合治疗过程,应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指导下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血液净化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试验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氨基末端 B 型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观察患者再住院及生存状况。结果2组治疗48h后:试验组BUN、Scr下降(P<0.01),对照组 BUN、Scr 升高(P<0.05),且试验组 BUN、Scr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LVEF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试验组LVEF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NT-proBN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 P<0.001),试验组下降率超过对照组(P<0.001)。随访90天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再入院率降低(P=0.027)、再住院次数减少(P<0.05)、出院后首次再入院间隔天数延长(P<0.05)。至随访终止日期2015年5月1日,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1.5天,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5天,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试验组具有生存优势(P=0.03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液净化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HR=0.396,95%CI(0.166~0.946),P=0.03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相关指标及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新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海洪  张天元 《临床荟萃》2000,15(24):1144-1145
80年代以前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虽然这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但无临床试验的证据表明它们可降低患者的总病死率 ,延长生存期 ,改善预后。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CHF的治疗有了新药物的应用。1 正性肌力药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但治疗 2~ 3个月或更长一段时间后 ,其作用开始下降 ,患者心功能衰竭 ,最后可能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性猝死。到目前为止 ,已有十几项大规模研究比较了各种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除地高辛不增加也不减少病死率外 ,包括…  相似文献   

11.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筱霖 《临床医学》1994,14(1):24-27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现状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并成为当前国际医学研究中的热点 [1 ] ,其定义是“为每位病人作出医疗决定时 ,应明确而仔细地使用现有的最好证据”[2 ] 。近 2 0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药物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充分显示了循医学模式的重大意义。 CHF的药物治疗 ,应非常强调对使用药物评价。用于 CHF的治疗药物不但应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动力学参数、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而且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减少因 CHF恶化对住院的需要 ,减少卫生医疗经费 ,降低总病死率。经循证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6例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予单纯超滤,超滤率400~600ml/h,脱水量约1.2~4.0L/次(平均1.8L/次),监测血压、呼吸、心率、治疗前后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心功能改善,心率、血压稳定,无明显低血压发生,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超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治疗前后对心率、呼吸、血压、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作堂 《临床荟萃》1995,10(14):632-634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领域内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心力衰竭机制、药物疗效及监测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心衰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将CHF药物的治疗原则及药物疗效评价作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HF)病例分成两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治疗组),运用刺五加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ml静滴,硝酸甘油10mg加入10%葡萄糖液200ml静滴,7-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48例全部西药治疗,常规予正性肌力药,利尿剂,安慰剂及儿茶酚胺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作者认为中西医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2006年2月,伊春市中医院对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后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加用心先安静脉滴注或静脉点滴后,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运动耐量大多有较明显的改善,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过去20年间抗心力衰竭(HF)药物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而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力衰竭三件套中,正性肌力药和一般扩血管药的地位急剧下降;由于袢利尿剂能迅速有效的缓解急性失代偿HF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所以仍然是目前HF治疗的基石.但出于伦理学顾虑而缺乏前瞻性、随机、长期随访的临床试验,袢利尿剂应用证据级别较低,主要来自于专家意见或共识.近年一些回顾研究表明,除了增加尿排出量,袢利尿剂对改善HF患者生存率并无实质性益处,如应用不当反而可能增加病死风险.因此,抗HF治疗时必须重视袢利尿剂的科学、合理应用,尽量避免其不良反应[1].  相似文献   

18.
脉络宁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5年我院共治疗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ugm)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第3次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继发高粘血症经常规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抗感染、平喘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后心衰无明显改善的病人,加用脉络宁治疗后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素君  原向芝 《临床荟萃》1998,13(13):594-5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