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优泌乐和优泌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 选取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泌乐50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优泌林70/30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泌乐50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三餐后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间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泌乐25和优泌林70 /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6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优泌乐25和优泌林70 /30治疗,观察12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平均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泌乐25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彭云波 《吉林医学》2012,33(9):1881-1882
目的:讨论优泌乐25与优泌林70/30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优泌林70/30组(对照组)与优泌乐25组(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优泌林70/30,治疗组患者用优泌乐25,治疗8周后察看其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餐后2 h血糖(2 hPBG)及低血糖发作例数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泌乐25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平安性及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行广。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25%左右[1].本研究拟对预混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优泌乐50三餐前注射、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及强化治疗,并比较其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选择32例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明显糖尿病后期并发症)进行的随机、单剂量的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治疗,试验餐前15min皮下注射,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治疗,餐前立即皮下注射。所有研究日的标准餐完全相同,且必须在15min内吃完。此早餐含热量532keal(50%糖类、35%脂肪、15%蛋白质)。结果 以餐后2h的血糖改变来评价;诺和锐30的餐后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结论 本观察证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30在改善餐后血糖控制方面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均采用每日2次皮下注射方法 .治疗12周,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好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诺和灵30R,而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与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 R) 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组),另一组以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诺和锐30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诺和灵30R组(P值均<0.05).结论 诺和锐30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同时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主张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以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受抑制的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我们应用优泌乐25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3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更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拜糖平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以及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检测血清总T3 (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组、低T3综合征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代谢、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34.55%,其中12.12%为SCH,19.39%为T3综合征.低T3综合征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空腹C肽(CP)及胰岛素(INS)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SCH组患者的CP、INS、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SBP(收缩压)、DP(脉压差)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低T3综合征和SCH,合并SCH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胰岛素水平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并低T3综合征者C肽、胰岛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弹性的影响。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112例,其中10例受试者于观察过程中出现脱落或失访,余102例患者随机分2组,即强化治疗组48例,采用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非强化治疗组54例,不设定严格的治疗控制目标。2组的疗程均为12周。收集2组患者的血压、体质量指数、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和HbA1c等资料。使用高分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后的cIMT及颈动脉弹性参数。结果强化治疗组cIMT及颈动脉弹性参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非强化治疗组cIMT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平均厚度超过颈动脉病变的切点1.0 mm水平,颈动脉的弹性系数明显增高,顺应性参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门冬胰岛素30短期的强化治疗可能有助于保护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延缓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虎静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9):1057-1060
背景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高,持续高血糖对骨密度(BMD)的不良影响已有较多报道,但血糖波动与OP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OP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15例新诊断男性T2DM患者,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组分特征。方法选择60例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组分。结果新诊断T2DM组患者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48.79&#177;1.55)%与(42.58&#177;1.96)%〕,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72&#177;1.53)%与(12.09&#177;1.3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9.49&#177;1.88)%与(45.33&#177;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磷脂脂肪酸谱与健康者不同,前者SFA总量高于健康者,而MUFA、PUFA总量低于健康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及效益比。方法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用量,观察血糖和酮症纠正的情况。结果(1)所有72例患者的血糖自使用前的(26.5±9.3)mmol/L下降至达标值(8.5±1.8)mmol/L。(2)D-3-羟丁酸从治疗前的(605±113)IU/L降至正常,需要1~4d,平均需要(2.1±0.9)d。(3)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经济费用较其他治疗方式发生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疗效满意,胰岛素的用量易于控制,方便病人活动,操作简便。适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咯列酮联合治疗对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HbAIc、hc-CRP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HbAIc、hc-CRP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时存在协同治疗效应,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特点。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2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12例糖耐量正常的老年人进行(72±10)h血糖监测。结果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水平高、波动幅度大,可同时有餐前和凌晨低血糖。结论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接近正常、空腹血糖升高,进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达高峰,个别患者同时有低血糖存在,血糖波动幅度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即门冬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各60例.结果 2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BG)、平均三餐后2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方面,能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较少的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对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NC组)应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T2DM组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总量为(6.08±1.66)%,较NC组的(9.54±1.54%)显著降低(P〈0.01);T2DM组的血清hs-CRP为(7.26±1.34)mg/L,明显高于NC组的(0.83±0.42)mg/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浓度与n-3PUFA总量负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3PUFA含量低于健康者,血清hs-CRP与n-3PUFA总量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