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芩外用治疗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则怡 《新中医》2004,36(5):67-67
黄芩,味苦性寒,入肺、大肠、胆、胃经。其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品。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芩具有解热、利尿、镇静、降压、抑菌、杀菌功效。笔者临证常以黄芩为主,治疗各种皮肤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常燕萍 《新中医》2006,38(11):77-78
当归六黄汤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组成,用于治疗阴虚内热之盗汗。笔者取此方滋阴泻火、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清热利湿等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瘀祛斑胶囊是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9册。全方由柴胡、薄荷、黄芩、当归、红花、赤芍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酒渣鼻等面部皮肤病。本文仅就化瘀祛斑胶囊的临床应用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凤阁  温艳娜 《北京中医》2002,21(6):379-380
化瘀祛斑胶囊是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9册。全方由柴胡、薄荷、黄芩、当归、红花、赤芍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酒渣鼻等面部皮肤病。本文仅就化瘀祛斑胶囊的临床应用于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抗炎、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对于痤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皮肤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济消毒饮出自《东垣试效方》是治疗风热疫毒上攻的大头瘟证主方,由黄芩、黄连、陈皮、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僵蚕、升麻、桔梗、薄荷、柴胡、甘草组成。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皮肤病,收效奇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齐鲁杜氏湿热流派擅长以湿热为核心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湿热邪气是导致现代人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加味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例,以杜氏湿热流派理论为基础,从伤寒、温病两个角度探析湿热型痤疮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辉  余志坚 《山西中医》1996,12(4):48-49
中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近况广州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103l5)魏辉,余志坚,王泽锡,陈恕仁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疗法,综述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既妨碍面容的美观,还可引起瘙痒疼痛。本文就该病中药治疗近况做一概括。1内服1.1清热凉血活血:有报道,以黄芩、连...  相似文献   

9.
皮炎洗剂加味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炎洗剂加味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陈永盛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211700由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组成基本方(以下称皮炎洗剂)各15g研成粗末,纱布袋装备用。有解毒清热、燥湿止痒等功效。自1991年7月以来,笔者在皮肤科门诊应用皮炎洗剂酌情加味治疗多种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何伟 《新中医》1994,26(8):48-49
当归六黄汤治疗皮肤病验案5则何伟主题词当归六黄汤/治疗应用,带状疱疹/中医药疗法,疣/中医药疗法金元医家李杲《兰室秘藏》之当归六黄汤,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组成,原主治阴虚火旺、发热盗。我院已故副主任医师林方舟善用此方治疗皮肤...  相似文献   

11.
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拈痛汤乃李东垣所创,由当归、黄芩、苦参、知母、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白术、猪苓、泽泻、茵陈、甘草组成,适用于风湿热阻络之证。笔者运用本方治疗皮肤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蒲地蓝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道权  张超 《中成药》2007,29(10):1551-1553
蒲地蓝胶囊是一种纯中药的胶囊制剂,是由蒲地蓝片剂经过改制而成。处方主要由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等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之功效。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其中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芩为主药。黄芩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成分,黄芩苷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中药痤疮饮性激素样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饮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而成的治疗寻常痤疮的验方。由金银花、蒲公英、生地、黄芩、茵陈、丹参等10味中药组成。经临床治疗痤疮预试证实, 疗效满意。痤疮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皮肤病, 自从二十世纪40年代初Hamilton第一次提出“男性激素物质”参与了痤疮的发生以来,雄性激素与痤  相似文献   

14.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栀子、柴胡、生地、当归、泽泻、木通、甘草组成。有泻肝火,清下焦湿热之功,临床主更用以治疗肝胆湿热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病,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尧洲主任医师深入研习中医典籍,从"肺主皮毛"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出发,认为某些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肺和大肠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同时在长期的临床临证中观察到热邪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应用清肺泻下法治疗某些皮肤病,尤其是在湿疮、粉刺、白疕的治疗中,多应用黄芩、连翘、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肺泻下的药物,可达到祛邪除疹的目的;并强调用药尽量精简,一张处方多则不超过十味药,往往仅三五味药,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许芳 《四川中医》2007,25(10):99-99
皮炎洗剂是由黄连、黄芩、大黄、苦参等量组成,可治疗致病因素与湿热有关的皮肤病,本文介绍了通过不同的外治法,包括外洗、湿敷、熏蒸、熏洗四种方法,拓展其治疗范围,安全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宗金鉴》,药物由龙胆草、黄芩、山栀、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黄、当归、柴胡、甘草组成,为清泻肝胆湿热之首方。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皮肤病,运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举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等功效。桑白皮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得配本草》载黄芩:“得桑白皮泻肺火”。唐定书从清热泻肺的角度运用二者作为对药治疗皮肤病,临床上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小儿白睛溢血广东省惠州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516001)郭长征白睛溢血,是血溢络外;显于白睛表面,初起症轻多呈圆点,颜色鲜红,边界清晰,继而加重,溢血成片色呈红艳,故又名色如胭脂证,为眼科常见病。临床多发生于儿童。笔者近年来采用黄芩泻白汤治疗本病5例...  相似文献   

20.
皮炎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炎汤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朱仁康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出自《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一书。其方由生地、丹皮、赤芍、生石膏、双花、连翘、黄芩、竹叶、甘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泄热解毒之功。笔者临床中尝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满意,举例如下。1药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