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环孢霉素A缓释制剂在眼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霉素A(CsA)作为第三代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在眼科 ,CsA的全身用药受到限制 ,常规的局部用药生物利用度低 ,难于在眼内达到或维持有效浓度 ,疗效欠佳。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 ,“药物剂型”正向“药物传递系统 (DDS)”目标前进 ,新型眼用制剂不断被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眼用制剂及其对CsA局部用药的缓释增效作用以及在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慢性葡萄膜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谢立信  曹景 《眼科研究》1995,13(1):24-26
报告1%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和地塞米松局部联合用药,治疗31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随访6~18个月植片透明治愈为93.5%,平均治愈时间7天,观察表明局部用药既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又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并对CsA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的机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环孢霉素A局部应用治疗春季结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春季结膜炎12例,其中3例联合睑结膜乳头切除及冷冻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坚持用药半年以上,追踪观察1-3年,未见病情复发,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OKT3,OKT8的均值有下降,观察结果表明CsA局部滴眼,对于睑结膜有巨大乳头增生者联合乳头切除及冷冻治疗,对于用其它药物久治未愈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标 探讨环孢霉素A(CsA)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滴眼预防高危穿透角膜移植(PKP)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77眼高危PKP分为CsA组(37眼);2%CsA蓖麻油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对照组(40眼)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滴眼。采用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2年,两组植片存活率分别为89%和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CsA蓖麻油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溶液局部滴眼是预防高危PKP免疫排  相似文献   

5.
应用环孢霉素A(简称CSA)局部滴眼,治疗严重血管化角膜行角膜移植的患者33例35眼,平均随访期21个月,其中23眼未发生排斥反应,透明成功率占65.7%。发生排斥反应的12眼,其中5眼为内皮排斥,1眼为上皮排斥,6眼为混合型排斥;经增加用药次数及结合短期内使用激素,部分病例排斥反应得以控制。用药8周后测试体内一些免疫指标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Et-RFC,Ea-RFC值,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OKT3、OKT4、OKT8的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结果表明: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对角膜移值排斥反应的高危病例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翼状胬肉中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术前2周分别局部滴用3g?L-1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或3g?L-1妥布霉素眼液,取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3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翼状胬肉组织中CCR3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存在表达,但用药组CCR3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3,P=0.013),用药组CCR3的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3.915,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CR3表达主要分布在结膜上皮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上。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3可能参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地塞米松引起的CCR3表达改变是影响翼状胬肉预后、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FK506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K506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它的免疫抑制机制与环孢霉素A(CsA)相似,但免疫抑制功能却优于CsA,副作用亦比CsA少,临床研究表明,它有明显延长肝、肾、肺等移植存活时间,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葡萄膜炎有控制其表进展,本文对FK506的免疫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以及在眼科的基础怀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FK506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它的免疫抑制机制与环孢霉素A(CsA)相似,但免疫抑制功能却优于CsA,副作用亦比CsA少。临床研究表明,它能明显延长肝、肾、肺等移植存活时间,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葡萄膜炎亦能控制其病情进展。本文对FK506的免疫药理作用、动物实验以及在眼科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性眼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玲  金秀英 《眼科研究》1995,13(3):176-178
21例带状疱疹眼并发症患者用口服ACV联合局部滴眼剂或眼膏治疗获明显疗效,20例治愈,1例近治愈。联合用药可减少早期症状,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靛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oidoretinopathy,CSC)的发病机理。方法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laserophthalmoscope,SLO)对20例CSC患者进行无赤光(蓝色光)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靛青绿血管造影观察。结果(1)蓝色光眼底检查可清晰见到CSC的神经视网膜脱离及色素上皮脱离的隆起。(2)FFA能清晰显示渗漏点,还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增强及晚期视乳头的强荧光。(3)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的充盈迟缓、高灌注和小叶扩张,中晚期可见较FFA更多的强荧光点,患眼100%有弥漫性的脉络膜渗漏,患者的“健眼”或以前CSC已临床治愈的眼均可见脉络膜强荧光点,此外尚可见涡静脉异常等。结论CSC患者有明显的脉络膜循环紊乱。用SLO对CSC患者进行无赤光、FFA和ICGA眼底血管检查,对了解CSC的发病机理和对治疗的评价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多眼部疾病,如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和眼内疾病等,均需在眼内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起到治疗效果,但由于“血-眼屏障”和“角膜屏障”的作用,全身和传统局部用药很难在眼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植入眼内的药物控释系统可以避开血-眼和角膜的屏障作用,极易使药物在眼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同时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莉  吴中耀 《眼科》1997,6(2):115-117
目的:为了探讨Graves眼病的确切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降抗体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巨噬细胞(CD68)、第八因子相关性抗原(F8/86)、T细胞(CD3)、辅助性/诱导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CD8)、B细胞(CD20)对14例Graves眼病患者球后组织主要为眼餐肌标本冰并或石蜡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磷酸酶(APA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5例正常人眼外肌作  相似文献   

13.
马海 《眼科》1996,5(2):122-125
碳酸酐酶抑制(CAI)全身应用虽不失为一类有效的抗青光眼药物,但由于全身副作用较多,局部应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MK-927,MK417M507相继问世以来,对局部应用CAIs的研制开发工作仍不断深入,本文对近年来最新的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包括:20A,20B,20C,EtoxAz,L662,583;AHR-16329等,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Graves眼病患者眼外肌组织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巨噬细胞(CD68)、第八因子相关性抗原(F8/86),CD3,CD4,CD8,B细胞(CD20)对14位Graves眼病患者眼外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患者眼外肌间质中有大量的DR+细胞,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血管丰富、扩张,淋巴细胞浸润,以CD3+细胞为主。结论提示患者眼外肌间质中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是局部炎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眼免疫赦免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广华  李志杰 《眼科研究》1999,17(2):153-156
眼的免疫赦免是一极其复杂和动态的免疫调节过程。这一机制是眼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生理适应,对于维持视觉器官的完整性、免受免疫性炎症反应的破坏,以及为眼组织移植提供适宜的微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眼免疫赦免和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中的眼局部因素、维持眼免疫赦免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联合接触镜治疗圆锥角膜急性水肿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6例(18只眼)采用抗氧化剂:2%谷胱甘肽滴眼液局部点眼。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为减轻水肿及炎症反应,局部加点4%氯化钠滴眼液.0.1%双氯灭痛滴眼液。防止合并感染用0.3%环丙沙星滴眼液局部点眼。经药物治疗水肿减轻,能耐受接触镜,可戴接触镜进行光学矫正。分别选戴PGRCL16只眼,Piggyback lens2只眼,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7.
全身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棘阿米巴角巩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棘阿米巴角巩膜炎 (Acanthamoebasclerokeratitis,ASK)虽不常见 ,但预后差 ,常可致盲。ASK多并发于棘阿米巴角膜炎 ,可引起严重眼痛和组织破坏 ,治疗极为棘手。传统治疗难以奏效。作者回顾了采用全身免疫抑制疗法治疗 1 9例ASK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和效果。该研究中 2 0 0例棘阿米巴角膜炎中 1 9例2 0眼通过组织培养和免疫组化方法确诊为ASK ,采用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棘阿米巴角膜炎常用一种或多种杀阿米巴药物治疗。同时 ,局部采用广谱抗生素避免并发细菌感染。ASK患者开始即局部用类…  相似文献   

18.
眼部缓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概述了眼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指出了目前眼用制剂的缺点,并介绍了目前5种较为新型的眼用缓释制剂:含粘附剂的眼部给药系统、亲水凝胶、脂质体、微球和毫微球及植入剂,讨论了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赵京城  金秀英 《眼科研究》1993,11(4):265-267
应用0.5%环孢霉素A滴眼剂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患者15例(15眼),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随防5~24个月,2例因停药复发,一例于拆线后复发,继续用药或增加用药后治愈。研究表明0.5%环孢霉素A滴眼剂治疗术前移植床条件较好,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的患者可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对术前移植床条件较差,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眼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滴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  相似文献   

20.
Yang YF  Yu MB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2):176-180
青光眼是重要的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药物治疗是其主要干预手段,尤其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于基线眼压较高的青光眼患者,单一用药往往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至安全水平,因此需选择联合用药方式。传统非固定配方的青光眼联合用药法存在用药次数多、频率高,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用药依从性,增加药物防腐剂在眼局部浓度等问题。因此,研究新型的青光眼固定配方复合制剂成为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新方向,有必要对目前青光眼新型固定配方复合制剂的优缺点、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