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常态及针刺时督脉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的变化.探讨督脉线下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 方法沿督脉循行线上取身柱、至阳、中枢、命门、第四胸椎棘突下、第十二胸椎棘突下6个测试点,在各测试点左右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督脉组、左对照点组、右对照点组,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温度60 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腰阳关穴时、电针后的变化. 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沿督脉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温度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督脉线上测试点氧分压电针腰阳关穴时显著降低(P<0.05),电针后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温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的变化. 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氧分压及温度都比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事提高,能量代谢增强,并加速沿经能量及信息传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对胃经及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胃经线上的阴市穴和渠丘穴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常态和电针足三里穴时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结果 ①在常态下,胃经线上的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比其两侧旁开1 cm的非经对照穴位高(P<0.05);②电针足三里穴后,胃经线上的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针刺前高(P<0.05).结论 电针可以增强胃经线上阴市、梁丘2个穴位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常态及针刺时胃经线下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胃经循行线上取4个穴位(伏兔、阴市、足三里、上巨虚)及2个经上非穴位(伏兔-阴市中点、足三里-上巨虚中点),在6个测试点内外1.5~2 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分为胃经组(胃经穴位组、胃经非穴位组)、内对照点组、外对照点组,连续同步记录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60 min,观察其在电针前、电针解溪穴时、电针后的变化。结果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经对照部位,胃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电针解溪穴时及电针后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胃经穴位组氧分压降低幅度非常显著大于胃经非穴位组(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无显著差异;两侧非经对照点无显著变化。结论经络通道上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腧穴,在这些腧穴上有着更高的氧气供应,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前期以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icrocirculation blood perfusion volume,MBPV)和PO2为指标,探讨胃经的经与非经、经上穴与非穴深部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沿胃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PO2与MBPV显著高于内外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解溪穴可以使沿胃经深部组织的PO2降低,MBPV略增,而对非经线对照点的组织PO2与MBPV无明显影响[1]。有鉴于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肠经的能量代谢特征。方法通过大肠经深部组织氧分压、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温度变化,观察电针前后及电针合谷穴时的反应。结果电针前深部组织氧分压单独和联合测试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和温度也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P<0.05);电针时和电针后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使大肠经的氧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督脉IRRTM的变化。结果: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下降,电针至阳穴LCW值上升,与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电针后,LCW仍维持在较高值。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督脉IRRTM向身体两侧扩散,电针至阳穴督脉IRRTM又逐渐集中,且针后效应明显。电针至阳穴可恢复因急性轻度缺氧导致的督脉温度下降,并有一定的针后效应。结论:针刺督脉穴位对人体督脉IRRTM及LCW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征及电针三阴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1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脾经线上漏谷、地机、血海、血海-箕门中点及其左右旁开1.5 cm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基础状态和电针三阴交时脾经线上皮肤组织及其旁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 1在基础状态下,脾经上的漏谷、地机、血海3个穴位点和血海-箕门中点(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2电针三阴交时或电针后,脾经线上的3个穴位点和1个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基础状态下,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组织,电针三阴交对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电针刺激光明穴时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和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IRRTM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CSEP)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和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48名健康志愿者的IRRTM和CSEP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刺激对经脉循行线上的温度影响不大,但对轨迹的影响比较清楚,它可使IRRTM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②电针刺激感传显著者,当循经感传沿胆经路线上传至头面部时,大脑皮层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除了在靠近中线的下肢代表显示1个红色高电位反应外,越过了上肢代表区,在外侧端的面部代表区又出现1个红色的高电位反应区. 结论 电针刺激光明穴产生的IRRTM及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CSEP,再次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 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 ①3名男性受试者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观察到与督脉路线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艾灸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低频或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后内关穴及非经非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治疗次数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次治疗组和3次治疗组,各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5个小组,每组10只。电针组大鼠左侧内关穴每日接受针刺1次,于第1天或第3天治疗结束60 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且3次治疗模型组较1次治疗模型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血流量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非经非穴能相对特异地反映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低频或高频治疗后随次数增加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下降的情况,且3次治疗后以高频电针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观察针刺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经穴组、经筋辨证组和结合组。分别针刺传统经穴、循经筋阿是穴及两者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针刺疗效,同时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体表温度变化情况。结果针刺经筋辨证组和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经穴组(P0.05),经筋辨证组和结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红外热成像比较发现各组治疗前后各观察点的体表温度都有明显变化,部分观察点体表温度变化结合组明显高于经穴组和经筋辨证组(P0.05),也有部分观察点体表温度经筋辨证组高于经穴组(P0.05)。结论针刺循经筋阿是穴结合经穴治疗效果较好,红外热成像技术在KOA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s on the body surfa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placebo/sham acupuncture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needling sensation acupuncture.METHODS:Point Neiguan(PC 6) of 29 healthy subjects,19 males and 10 females,was stimulated with needling sensation,shallow,placebo and deep acupuncture at the non-acupoint.After stimulation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acupuncture,the change in perfusion of the micrangium in the skin surface around the elbow joint,with Point Quze(PC 3) as its center,was observed with laser Doppler blood-flow imaging.RESULTS:Judging from the absolute value of perfusion of the skin surface micrangium,several methods of acupuncture can cause change in blood flow.The ratio of blood-flow perfusion in the meridian area in and around Quze declined before and after needling insertion in needling sensation acupuncture and shallow acupuncture.This observation did not occur in placebo and non-acupoint acupuncture.Needling sensation acupuncture at an acupoint can relatively reduce the perfusion ofthe micrangium in the projective area of the meridian where the acupoint is located on the body surface(P<0.05),indicating the specificity of meridians.CONCLUSIONS:Stimulation of an acupoint or a point on the body surface with any type of acupuncture can cause change in blood flow in the skin near the needling point.However,the biologic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组穴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电子数据库,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60个针刺处方,47个腧穴,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为百会、风池、颈夹脊、大椎、风府,督脉上的腧穴最多,多集中在头颈部,重视交会穴等特定穴的选用。关联度排名前4位的腧穴组合为百会-风府、大椎-哑门、百会-哑门、百会-哑门-大椎,并将高频腧穴聚为5类。结论 临床针刺治疗TIA取穴以头部为主,多采用近端取穴、循经取穴联合远端取穴的取穴原则,腧穴配伍重视调动阳气、醒脑开窍、滋补气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 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关语句,形成病症、腧穴、刺灸法、经络数据,分为中风病处方与含有中风病症的腧穴主治两类,人工审核结果并予以规范,通过统计分析和关联规则以支持度和置信度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朝代古籍中风病针灸处方规律的多层分析。结果 共得中风病针灸腧穴处方536首;百会穴在各朝代的使用频率最高;百会、曲池配伍在宋、明、清最为频繁,地仓、颊车配伍在元代使用频率最高;经脉的选用除了清代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为阴经外,其他各朝代所取经脉的前5位均为阳经。宋、元选取频率最高的经脉为督脉、足少阳胆经,明、清以手阳明大肠经居首。各朝代中,均以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组合支持度最高;特定穴均以交会穴为首,除清外,均以交会穴与合穴的配伍最为频繁。结论 针灸古籍中治疗中风病首取诸阳之会百会穴,重视阳经和特定穴的应用,古代用穴少而精,后世取穴渐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循经筋病灶点针灸配合拉伸治疗肩周炎。方法:对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的60例肩周炎患者,依据经筋辨证施治的原则,按结筋病灶点在肩关节近端与远端的分布规律,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触诊法,结合经筋病灶的解剖特点,对肩部近端与远端的病灶点进行定位,以针灸配合拉伸进行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1-3个疗程后,其肩关节的上举、外展、背伸以及各个方向的活动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肩关节活动范围疗效好。结论:循经筋病灶点拉伸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V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运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做"调心通督"针刺法治疗,即针刺百会、神庭、水沟、内关、大陵、劳宫、神门等穴。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每组均完成30例、脱落2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MSE、MoCA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MSE、MoCA量表评分更高(P<0.01),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TCD检查提示,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速度(除对照组VA外)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通督"针刺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显著提升脑部血液循环,提高VD患者MMSE及MoCA评分,改善其认知智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督脉背段第3~9胸椎棘突下的压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T3(身柱)、T4(非穴位)、T5(神道)、T6(灵台)、T7(至阳)、T8(非穴位)、T9(筋缩),隔日治疗1次,1周3次;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2组在治疗前后填写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并在T3~T9棘突下进行压痛程度评价和压痛阈值评估。结果 针刺组愈显率70%,对比西药组4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在T3~T9段的压痛程度缓解优于西药组(P<0.05);在T5~T7段的压痛阈值提高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 针刺督脉背部T3~T9段棘突下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西药组,并且针刺后的压痛阈值也比西药组显著升高,因此可以将督脉背段压痛作为评估针刺治疗GERD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DA)的影响. 方法用MPTP·HCl腹腔注射法建立PD小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淫羊藿组、黄精组、司来吉兰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另取同周龄同品系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淫羊藿组、黄精组、司来吉兰组灌胃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