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结直肠疾病部分合并便秘患者疾病中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疾病部分合并便秘患者160例,行中、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和多重面重建,并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气钡双对比造影、电子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应用低剂量MSCT对于结直肠疾病的定性、定位的准确率及成像质量。结果 通过电子肠镜及手术病理,160例患者中定性诊断结直肠癌、结肠息肉、多发性憩室、痔疮、结直肠炎症患病例数分别为65(40.625%)、38(23.750%)、26(16.250%)、7(4.375%)、24(15.000%),定位诊断乙状结肠、直肠、升结肠、盲肠患病例数分别为46(28.750%)、89(55.625%)、17(10.625%)、8(5.000%)。低剂量MSCT定性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474%、86.357%,定位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356%、95.382%,与电子肠镜以及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MSCT及低剂量MSC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 colonography,CTC)在结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疑诊结肠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结肠镜检查,将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获取CTC图像,将所得CTC结果 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结肠CTC图像满意71例,基本满意15例.对于肿瘤...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结肠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结肠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排MSCT对2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和MPR、CTVC、SSD、Raysum等图像后处理.结果 20例中12例结肠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残胃癌累及横结肠,CT横断面、MPR、SSD、CTVC、Raysum图像均清晰显示.结肠息肉4例(共12枚),CT横断面显示7枚较大息肉,MPR、SSD、Raysum图像各显示10枚,CTVC清晰显示1 2枚.3例结肠炎症由CT横断面图像,结合MPR、CTVC而诊断.结论 在MSCT结肠成像检查时合理应用后处理技术,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郭青  徐香玖  黄刚 《甘肃医药》2009,28(4):251-25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包括表面遮盖法、表面透明法、多平面重建及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诊断大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患有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成像,并对其大体形态、发生部位和生长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结直肠腺癌中,发生在直肠24例、乙状结肠8例、降结肠2例、升结肠4例和回盲部4例。42例行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发现的结直肠癌大体形态分为肿块型8例、局限溃疡型26例、浸润溃疡型2例和浸润型6例,与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手术所见结果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及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相互结合,参考横轴位图像,能很好地反映结直肠癌病灶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数量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结肠仿真结肠镜(CTVC)与电子结肠镜检查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患者均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再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结肠仿真结肠镜成像与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例患者中结肠癌(16例)以手术病理确诊为标准,电子结肠镜与仿真结肠镜对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但CTVC检查同时还发现肠道外转移灶4例.电子结肠镜下检出结肠息肉(6例)11个病灶,CT仿真结肠镜检出(5例)8个病灶,诊断符合率83%,病灶检出率为73%.结论 CT结肠仿真结肠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靠的技术,对肿瘤的诊断与电子结肠镜有同样高度敏感性,并能发现结肠以外病灶,但对结肠小息肉检查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6.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结肠癌检查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对30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包括直肠癌9例,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3例,行一次屏气全结肠段容积扫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透明法(Raysum)及CT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结果 CT结肠成像可显示全部的结肠,较好地反映了结直肠病变的数量、位置、范围、表面形态、管腔狭窄、肠管周围及远处脏器的情况。结论 MPR、Raysum、CTVE3种后处理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各不相同,它们相互结合,更有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CT分期,也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16排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6排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大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对我院81例患者(包括结直肠癌54例,腺瘤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炎性肠病6例,其他15例)进行容积扫描,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表面阴影成像、透亮显示(raysum)图像及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结果CT结肠成像可显示全结肠,观察结肠病变的数量、位置、表面形态、管腔狭窄、肠管周围及远处脏器的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项有价值的影像技术,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是结肠镜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对结肠隆起性病变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colonoscopy,CTVC)成像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行结肠直肠螺旋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肠、直肠的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成像等二维、三维图像,并于临床病理对照。将病灶按直径≤5mm、5mm~10mm、≥10mm分为3组,分析双体位下CTVC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8例,多发性息肉3例,结肠、直肠癌31例。双体位下病灶检出率较仰卧位提高,双体位下大肠扩张满意度高。结论采用双体位能有效提高结肠隆起性病变的CTVC成像效果。结合其他后处理方法,能明显提高CTVC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CTcolonography,CTC)技术在结肠疾病检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临床可疑结肠疾病患者的CTC检查结果并与纤维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CTC对结肠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CTC对结肠癌的检出率与纤维结肠镜相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达100%、100%、100%。CTC检查对直径≥10 mm,5.0~9.9 mm和<5 mm的息肉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100%、100%,94.1%、100%、96.6%和75%、100%、93.1%。结论:CTC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结肠疾病,尤其是结肠肿瘤、息肉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可作为纤维结肠镜有价值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肠镜在结肠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耐层螺旋CT对81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对照。结果CTVC检出16例结肠镜检查为正常中的15例、误诊为结肠息肉1例,CTVC检出结直肠癌37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75%;术前T分期敏感度和阳性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和89.2%;N分期敏感度和阳性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0%和70%。CTVC检出28例56枚结直肠息肉中51枚,敏感度为91.07%,特异度为93.75%。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对结直肠占位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在检查结肠息肉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2月共39例具有同期常规结肠镜检和多排螺旋CT结肠镜成像术检查患者,每例患者在CC检查前不超过2周时间内都进行了HD750 CTC检查,以CC检查为标准共发现189枚结肠息肉,其中28例135枚息肉在CC检查过程中进行了电凝切除及病理。全部病例CTC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进行检查。结果单独仰卧位CTC检查发现了203枚结肠息肉性病变,而单独俯卧位发现了199枚。联合仰卧位和俯卧位图像评估共发现185枚结肠息肉性病变,与CC检查结果基本相符,所遗漏的4枚结肠息肉均为直径小于5mm病变。结论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仰卧位和俯卧位双体位扫描)在筛查结肠息肉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与金标准CC检查结果大致相符,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以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预后随访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敏  于为民  薛华 《吉林医学》2012,33(33):7294-7295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触发扫描技术对35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行128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检查,所得容积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成像。结果:35例患者中,主动脉瘤10例,主动脉夹层6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1例,大动脉炎1例,29例有主动脉粥样硬化。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主动脉疾病的迅速、准确、无创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结肠镜检(CC)要求操作者经验丰富,以避免技术上或报告时的失误。有文献报道内窥镜检查对肿瘤定位的失误率为14%。本研究旨在评估CT结肠造影(CTC)检查对已经CC检查证实为结直肠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经CC检查有结直肠肿瘤的53例患者再接受CTC检查:其中32例患者在本院行CC检查(A组);另21例在地区医院行CC(B组)。所有的CTC检查均应用多层螺旋CT完成。将CTC和CC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将基于CC和CTC结果制订的手术方案与患者实际手术方案对比,并计算基于CC的手术方案经过CTC检查后修改的患者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的多种显示方法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结直肠肿瘤病例作16层螺旋CT 扫描,将原始横断面图像以及在工作站经后处理技术获得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透明显示(Raysum)、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 CTVC)、管壁显示(Wall View)和全景平铺显示(virtual dissection, VD)图像,按病变长度、累及肠壁周径和分型3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病变均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 对病变长度的显示,Wall View、SSD和Raysum的符合率(分别为97.6%、95.2%、95.2%)都高于CTVC(78.6%)和横断面(73.8%);对病变累及肠壁周径的显示,VD的符合率(100%)高于CTVC、SSD、Raysum和横断面(分别为85.7%、80.9%、80.9%、78.6%);对病变分型的显示,CTVC的符合率(90.5%)高于SSD、Raysum和VD(分别为71.4%、71.4%、61.9%);Wall View的符合率(88.1%)高于VD(61.9%).结论 CT结肠成像的7种不同显示方法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各有优劣,合理的选择成像方法并联合运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对26例临床高度怀疑结、直肠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比较,参照手术病理对三维成像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本研究26例行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其中24例行结肠镜检查、7例行钡灌肠检查、19例行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是一项安全,非创伤性和有发展前景的结肠影像检查新技术,将为结肠病变检查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技术在结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别进行CTC和常规结肠镜(conventional colonoscopy,CC)检查,并与最后的手术病理结果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CTC扫描均得到满意的图像,与CC和手术病理对照, CTC诊断出结肠癌20例,全部为高-中分化腺癌(5例部分乳头状腺瘤),浸润浆膜外10例,病变旁淋巴结转移7例,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邻近结构(肾前筋膜)浸润1例,肝转移1例;结肠息肉6例;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各1例; CTC对淋巴结转移和胆结石、慢性胆囊炎及其他的肠外病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C(P<0.05-0.01),对其他诊断阳性率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C是一种无创、安全、方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C与CC在结肠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相似,提示可作为结肠病变普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对结直肠占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41例经结肠镜诊断为结肠占位的患者,经肛门注气后行16排螺旋CT腹盆腔连续薄层扫描,应用多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三维仿真结肠镜图像重建,与结肠镜和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结肠镜诊断结肠息肉12例共21枚息肉,仿真结肠镜发现10例共15枚息肉;结肠镜诊断结肠癌29例,仿真结肠镜诊断结肠癌27例,并发现2例肝转移,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CTVC对结肠占位性病变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显示结肠占位的部位、大小,而且还可以显示结肠壁及结肠外的转移情况,对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CT仿真结肠镜 (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螺旋 CT对 4 2例怀疑有结肠疾病的患者进行 CTVC检查 ,并结合多层面重建 (MPR)图像 ,与纤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及 MPR能显示较大病灶 ,诊断率高 ,但对小病灶 ,特别是对小于 5 mm的病灶敏感性较差。结论 :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并结合 MPR图像 ,对诊断结肠疾病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肠镜在结肠肿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结肠镜检查结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结肠占位的患者应用SIEME 64层螺旋CT对200例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 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进行分析,再行结肠镜检查对照。结果与结肠镜相比,CTVC诊断阳性率较结肠镜高,CTVC检出26例结肠镜检查为正常的患者,12例误诊为结肠息肉,检出结直肠癌200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4%。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结直肠占位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尤其是结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可作为纤维结肠镜有价值的补充检查手段,能弥补结肠镜检查中的不足,给临床诊断带来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黄创基 《吉林医学》2015,(10):1987-198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主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方法:选择主动脉疾病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所得容积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后,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再现成像。结果:所有患者诊断后,主动脉粥样硬化15例,主动脉瘤患者9例,主动脉夹层6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2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和大动脉炎患者各1例。结论:对于主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显著临床诊断意义,是一种快速、无创、精确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