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晨  凌昌全 《肝脏》2002,7(2):120-121
20世纪 70年代后期 ,使用非生物降解材料及可生物降解聚合材料制备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纳米粒给药系统 ,具有很好的生物相溶性、稳定的理化及生物性和极低的毒性 ,并且具有网状内皮系统靶向性、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 ,日益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肝脏肿瘤恶性度较高 ,发现时大部分为中晚期肝癌 ,由于肝脏血流速度快 ,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全身化疗疗效不佳。介入治疗需一定的技术手段 ,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因此极需寻找一种简便易行、价格低廉、靶向性强的治疗方法 ,而纳米粒载药系统就是人们研究解决肝脏肿…  相似文献   

2.
纳米粒体内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晶  张鉴  邓树海 《山东医药》2006,46(35):75-76
纳米粒(Nanoparticle)一般指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度为纳米级的(1~1000nm)固态胶体微粒。靶向给药指运用载体将药物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使其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纳米粒的体内靶向性一般分为被动靶向性和主动靶向性。被动靶向性是利用纳米粒的大小、质量、表面疏水性、静电作用、磁力作用等物理因素实现靶向给药。主动靶向性是指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如在其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特异性的配体、单克隆抗体等),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主动靶向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粒作为靶向给药的载体一直是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纳米粒在肝脏、脑、骨髓和肿瘤中的药物靶向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人们发现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 ,还可以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产生作用 ,且皮肤间还有储存作用 ,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稳 ,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中时间—血液曲线上表现的“峰谷”现象。[1] 因而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DrugDelivery .TDD)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但TDD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可喜的是许多学者已开始进行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的实验研究。发展中药透皮系统 ,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的挑战 ,也是中药外治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对近十年来有关中药透皮…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其发病多数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通过纳米颗粒的合理设计,基于纳米的输送系统可以克服生物障碍,并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将药物更有效地输送到病变部位。此外,影像技术的进步使纳米粒的使用得到了拓展,实现可同时进行成像和治疗。本文对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载药纳米粒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的存在不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载药纳米粒是一种新型药物输送载体。以纳米粒为载体 ,药物或核苷酸片断可跨越血脑屏障靶向脑组织。文章综述了载药纳米粒与血脑屏障的相互作用机制 ,以及纳米粒作为药物和基因载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的存在不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载药纳米粒是一种新型药物输送载体。以纳米粒为载体,药物或核苷酸片断可跨越血脑屏障靶向脑组织。文章综述了载药纳米粒与血脑屏障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纳米粒作为药物和基因载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三氧化二砷(As2O3)的PEG修饰的共聚物纳米粒(As2O3-PEG—PLGA,以下简称隐性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纳米组各5只,两组分别按体质量静脉注射相当于1mg/kg的As2O3溶液与纳米粒制剂,注射后0、15、30min及1、2、3、4、6、8、10、24、36h(共11个时问点)于耳静脉取血,分离血浆,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As2O3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隐性纳米粒在家兔体内具有缓释作用,在循环系统内的滞留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纳米组AUC显著增大,T1/2α与T1/2β显著延长,CL显著增大。结论隐性纳米粒具有缓释、延长半寿期与长循环的特征,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理想的As2O3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及人工胰岛素(INS)的合成成功,INS正由单一的注射剂向非注射给药和可调式给药方向发展。现将INS给药途径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口服给药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胃肠道中各种生理障碍限制了胰岛素的口服吸收.将胰岛素用特定的聚合纳米材料封装可增加口服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载胰岛素纳米粒可通过细胞旁路和跨细胞途径穿过肠上皮细胞层,其吸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与黏膜相互作用或可逆性打开相邻细胞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全球DM患病率迅速增加,血糖有效管理与调控逐渐受到重视。皮下注射Ins是DM患者常规调控血糖的方式,存在疼痛、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微针贴片凭借微创、易操作、智能应答等优点被引入到Ins给药装置中,有望成为临床治疗DM的新策略。本文对微针贴片作为Ins给药装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提高经鼻给药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鼻给药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对于如何提高经鼻给药的效率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就一些影响经鼻给药靶向性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浓度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静脉给药系统国外已有报道。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Louis C.Sheppard教授等人采用比例-积分控制规则(PID 控制器)自动控制硝普钠的静脉给药,已用于临床。该控制器的优点是控制规则简单,计算量小,运行可靠。缺点是需要事先进行大量的临床实验计算平均阶跃响应幅度,从而决定控制器参数。这样产生的PID控制器只适用于硝普钠。对硝普钠敏感性适中的病人控制效果很好。对硝普钠敏感性低的病人,PID控制器很慢才能将病人的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对硝普钠敏感性高的病人则很快将病人的血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给药方法的发展在经历了第一代一般剂型(丸剂、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第二代缓释制剂和前体药物,第三代控释系统后,已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即第四代靶向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是使药物有选择性地集中于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β-雌二醇纳米化前、后对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脏纤维化的疗效及雌二醇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雌二醇治疗组、雌二醇纳米粒组和空白纳米粒组,每组10只,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次,2次/周).雌二醇治疗组、雌二醇纳米粒组和空白纳米粒组在第9周给予腹腔注射相应的干预药物,每周2次;在12周末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RT-PCR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基质金属酶(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脏组织的Ⅰ、Ⅲ型胶原、TGF-β1、CTGF和TIMP-1 mRNA的表达在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和雌二醇治疗组均有明显减少,MMP-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雌二醇治疗组和雌二醇纳米粒组的T-AOC、NO、NOS、GSH活性均有提高,与模型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雌二醇治疗组和雌二醇纳米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雌二醇通过抗氧化、降低Ⅰ、Ⅲ型胶原产生,抑制与肝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TGF-β1及其下游信号CTGF的表达,促进MMP-1表达但抑制TIMP-1的表达等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纳米化β-雌二醇的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比无纳米化β-雌二醇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肽介导的肿瘤靶向纳米粒载体的制备方法,并评价该载体的特性.方法 合成多肽载体,用磁共振鉴定载体结构,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纳米粒载体,电镜下观察纳米粒载体形态,检测粒径和电位.用分光光度法筛选纳米粒临界胶束浓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多肽载体羧基荧光素标记的小干扰RNA(FAM-siRNA)的包裹能力,用流式细...  相似文献   

19.
再狭窄局部给药的新途径───血管外周给药刘京波,唐朝枢,汪丽蕙再狭窄(restenosis,RS)是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6个月内扩张的血管重新发生狭窄。其主要病理表明为血管内膜的增殖和血管腔的重塑(remodeling)。依诊断...  相似文献   

20.
气管给药法     
目前气管给药法已代替心内注射法做为抢救生命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气管给药有以下优点:(1)方便、及时、准确,而心内给药需特制长针,且不易刺入心腔;(2)气管给药不需中断心脏按压,而心内给药则必须中断;(3)气管给药安全、并发症少,而心内注射危险大、并发症多,常穿破心血管;(4)气管给药与心内给药同样有效.故气管给药方便、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