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凤霞 《光明中医》2011,26(8):1716-1717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治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而致的痞证。笔者跟师出诊,发现其治疗夏季失眠疗效显著,故对其治疗机制浅作探讨。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中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相似文献   

2.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痛影响,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睡。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畅快,易醒,重者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威胁人  相似文献   

3.
康红霞 《河北中医》2014,(12):1842-1843
失眠是指患者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1]。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等,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失眠患者常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和情绪紊乱等不适,可伴随应激、呼吸、免疫及内分泌功能不全[2]。严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进程。正常的睡眠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人体精力,使人们精、气、神充沛。  相似文献   

4.
失眠,中医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等,现代中医多称之为"不寐",也称之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1中医失眠症病因病机研究1.1先秦时期《内经》中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明确指出"阳不入阴"是失眠症的总病机,"气血虚弱"是失眠症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侵袭"是导致失眠的外部条件;"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  相似文献   

5.
失眠是指患者睡眠时间不够或睡眠质量差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导致失眠与抑郁症状迁延不愈.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不寐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时睡时醒,甚则彻夜不眠.造成不寐的病机是心神失养.  相似文献   

6.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轻者入睡困难,眠而易醒,醒而难以入睡,亦有时睡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早在《黄帝内经》中《素问·逆调论篇》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类证治裁·不寐》亦有"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不寐在《内经》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被称为"不得卧"、"目不瞑"、"不得眠"、"卧不安"、"卧不得安"、"夜不瞑"等,到《难经》第四十六难始有"不寐"之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称之为失眠。望诊是指医生运用视觉察看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发现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燕东  邹昌杰  刘慧敏 《河北中医》2011,33(12):1874-1875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或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中多以镇静、安眠等药物来治疗其标,往往疗效欠佳。"胃不和则卧不安"则是古籍记载的胃与睡眠之间关系的最著名的论断,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失眠患者多伴脾胃不和的表现。今尝试对"胃不和则卧不安"机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失眠又称"不寐"、"目不瞑",是一种难治性的常见病症, 它既是一种临床疾病,又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其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迈体虚或禀赋不足,病机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神浮于外.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的不足,醒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中医称不寐,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不寐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临证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笔者以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失眠7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妊娠期较常见的症候之一,主要表现为受孕后睡眠时间、深度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或"目不瞑"范畴。治疗失眠的方药很多,包括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交泰丸、黄连阿胶汤等,这些方中多有具代表性的安神类中药,如酸枣仁、远志等。  相似文献   

12.
[概述]不寐也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不寐在古代文献中称为“不得眠”、“目小瞑”,也有称为“不得卧”者。《灵枢·大惑论》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目不瞑”的病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骄盛,不得  相似文献   

13.
不寐一病,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之名首见于《难经·六十四难》,临床有轻重之分,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西医称之为失眠,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总睡眠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 ,《难经》称为“不寐” ,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 ,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证。兹简述其治疗方药如下 :1 经方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利器。半夏秫米汤合左金丸治疗脾湿肝郁、露睛少寐 1例而明显好转。[1] 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 ,可健脾养心 ,清热安神。林氏等[2 ] 将失眠分为血虚、阴亏、气弱、阳虚、食滞、肝郁六型 ,分别用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调胃承气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获得满意的效果。李氏等[3 ] 将…  相似文献   

15.
正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学将其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失眠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中风患者合并失眠的概率高达56. 5%[1]。失眠出现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损害,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状况,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由于人体阴阳不交、营卫不和、气血亏虚、脏腑功能紊乱等造成的入睡困难、续睡困难、早醒的一种病证。中医研究治疗失眠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中医药对失眠病机及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失眠,多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2004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世界范围内约有27%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2006年上升至29%,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2]。失眠症归属中医学"不寐"的范畴,古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伤寒论》对于不寐一类病证的论治,具有明显的六经辨治特征。今笔者立足于中医经典《伤寒论》,从六经之太阳的角度探析失眠在太阳病四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又称不寐,早在《内经》中就有"不得卧""目不瞑"之称。本病是指因经常性睡眠障碍导致的机体不能得到正常休息,进而影响日常生活,以致影响健康的一类病症[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醒后不眠,或眠而易醒,重者彻夜不眠。目前,中医药在改善睡眠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2]。  相似文献   

19.
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治疗不寐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宏伟  李琳 《光明中医》2011,26(2):317-318
不寐亦称失眠"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西医的"失眠症"等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疾病属此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治疗本病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失眠中医称之"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有33%的人[2]、欧洲有4%~22%的人患失眠症[3].而我国成年人中有42.7%的人存在着睡眠障碍的困扰[4].失眠症不仅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的下降;还可引起患者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长期失眠也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并与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密切相关.笔者自2003年9月以来运用自拟安眠汤治疗失眠32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