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黄疸原因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现就近年来本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是以新生儿生后皮肤、黏膜、巩膜发黄为其特征.临床常生后2~6日,面目全身口腔黏膜发黄,颜色鲜明,在如橘红色,小便短涩,黄若栀汁,大便秘结,或粪色淡白,烦躁啼哭,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唇红舌赤,舌苔黄厚等症.属祖国医学"胎黄""胎疸"的范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云:"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  相似文献   

3.
黄疸茵陈冲治疗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以及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测定7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与42例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高胆红素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黄疸期的实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具有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退黄散治疗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退黄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黄情况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1周内胆红素日均下降水平为(50.2±22.4)μmol/L;对照组1周内胆红素日均下降水平为(36.8±20.2)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照射+退黄散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胆红素下降均有显著疗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胆红素下降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散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新生儿黄疸,与蓝光照射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儿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症状之一。如为高胆红素血症,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核黄疸,进一步形成脑瘫,这是世界医学界都难以解决的课题。我们发现新生儿及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在有窒息缺氧、溶血、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颅内出血、饥饿、胎粪排出延迟等状态下黄疸加重,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内即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一般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期属于常见疾病,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85umol/L时,皮肤可察觉黄染,肉眼可见皮肤黄染。足月儿约有50%,早产儿约有80%,其中有相当数量属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处理。若伴有其它发病因素存在时,则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对收治的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茵栀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在治疗有效率[OR=8.10,95%CI(5.68,11.55)]、改善血胆红素值[治疗3 d MD=-69.31,95%CI(-76.22,-62.39),治疗5 d MD=-45.59,95%CI(-52.13,-39.05)];治疗7 d MD=-22.22,95%CI(-35.88,-8.57)]及皮测胆红素值[治疗5 d MD=-57.69,95%CI(-79.82,-35.56),治疗3 d MD=-51.62,95%CI(-72.63,-30.61)]、调节日均血胆红素[下降值MD=12.26,95%CI(8.94,15.58)]和退黄天数[MD=-1.83,95%CI(-2.06,-1.59)]方面都有一定疗效。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茵栀黄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能有效,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因而,对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3月-2000年3月,采用中草药茵陈、大黄、大枣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红丽  高丽娟  蒋慧玲 《新中医》2020,52(5):176-178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抚触与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新生儿常规退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加予标准抚触手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7 d。记录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转黄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联合治疗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1.0%,联合治疗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并可有效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加速黄疸消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部分高位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胆),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2006年5~8月,我们对我院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抚触捏脊按揉足三里,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10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和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7.6%(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89.3%(7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2±1.7)d,显著低于对照组(7.8±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96 h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17.1±48.6)μmol/L和(112.3±3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9±52.2)μmol/L和(155.7±39.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给予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疾病及某些致病因素使黄疸加重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我院儿科于2003--2004年共收治35例新生儿高胆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的相关因素,为防治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参考。方法对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胆红素水平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生因素占首位(29.26%),其他依次为ABO溶血(21.80%),母乳性黄疸(19.74%),感染性疾病(17.2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7.72%),其他原因不明(4.26%)。结论明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5.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常足月新生儿60%、早产儿80%在生后第2~3天可出现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从而对脑组织产生可逆性损害。我们在新生儿出生后24h内用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以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2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76%,病理性黄疸占24%,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02例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7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常见的病因如感染、早产、头颅血肿、窒息、ABO溶血、母乳及原因不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原因不明、母乳、早产、溶血、头颅血肿、窒息。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只有感染、早产、原因不明在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早产、原因不明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原因不明引起的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将是未来探讨的重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围产因素,探讨磁共振(MR)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及MR检查资料.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早产、难产、窒息,产伤及使用催产素等有关系.4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经临床、随访及MR证实新生儿胆红素脑病(NBE)共19例,NBE MR主要表现为在T1加权像可见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19例NBE中T1加权像苍白球高信号有16例,MR诊断价值:苍白球高信号敏感性为84.2%,特异性96.2%.结论:了解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及早干预,减少其发生率.MR检查在NBE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果。现对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因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产生的量过多和葡萄糖醛酸酶发育不成熟而引起,亦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形成胆红素的能力低下,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成熟,胆红素在肠肝循环增加等因素有关。一般在生后2~3d出现,部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为了新生儿健康成长,通过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显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