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以及结核病与HIWAIDS并发导致的结核病疫情的再度上升,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然而,近四十余年来,几乎没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问世,现有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新的作用机制的抗结核药物的出现。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开发了一些具有潜在抗结核作用的新药,这些很有前途的新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的抗结核药物见表1。  相似文献   

2.
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肝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结核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临床上强化治疗成为必然,但其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尤其是药物性肝炎容易发生。我们自1999年8月。2003年12月应用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肝炎6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0例,分别观察其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对抗结核药物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多在抗痨头2月内,其中以利福平最多见。结论:在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在用药后2月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耐药结核病流行呈日益严重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及早发现并应用规范药物治疗对控制其蔓延意义重大.本文对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和新型抗结核药物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结核病的预防及临床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慧  岳枫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86-3687
<正>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6.
刘泽明  黄永茂  邹永胜 《四川医学》2009,30(8):1309-131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药物热,且常在抗结核治疗的前2个月内发生,以单纯型发热较多,弛张热型多见。结论在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在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并给予正确处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药物热,且常在抗结核治疗的强化期发生;以单纯型发热较多;致热药物前三位的排序为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结论 在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在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并给予正确处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50名结核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使用抗结核药物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结论:应当及时识别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妥善进行处理,为抗结核病的成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结核病耐药频率不断升高,结核病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十年中,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被批准用于临床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化学实体按靶点进行分类,并综述其作用机制、体内外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质以及临床研究结果。对抗结核药物的研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结核病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引起皮肤副反应并不少见,过去关于抗结核药物皮肤副反应多为个案报告.本文对已明确引起皮疹的抗结核药物者40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结核药物从1944年发现链霉素开始已经经历了60年的时间,在这60年中,不断有新的抗结核药物被发现。20世纪70年代利福平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结核病短程化疗的新时代,如今已有10余种抗结核药物问世,并取得良  相似文献   

12.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和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已成为结核病治疗的主要挑战。因此,研制新的抗结核药物显得尤为迫切。鉴于如此迫切形势,研究人员专注于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发现了许多具有抗结核菌活性的候选药物,其中有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对几类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代谢、抗结核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严重致死性传染病,也是当下仅次于新冠病毒肺炎的第二大单一传染源致死原因。伴随着抗生素滥用和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多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和全耐药(totally drug-resistant,TDR)结核病的出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疫情消灭的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仍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MDR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传统药物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结核病的控制,抗结核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已迫在眉睫。本文对传统和目前新研发的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已知耐药机制的新进展,以期为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提供新思路,降低结核病对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药物与肝损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复燃,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抗结核化疗的发展,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抗结核药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具有潜在的肝细胞毒性。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目前尚难预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机理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各异。如何诊断及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发生肝损害后能否继续抗结核治疗,都是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做一简要介绍。1异烟肼异烟肼(INH)对肝脏的损伤与患者的个体特异性有关,异…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化疗是治疗和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因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并不少见.针对抗结核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诊断为结核病的300例住院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予护肝片、一般保肝药和未服保肝药处置。结果: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有效率为97%;一般保肝药的有效率为77%;未服保肝药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6%;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常用抗结核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萍 《中国医刊》2001,36(10):12-14
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疗的物质基础 ,具有杀灭结核菌作用 ,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武器。掌握抗结核药物的分类、特点及不良反应 ,有助于合理的选择用药和正确进行化疗实施。1 抗结核药物的概况为便于临床正确掌握和准确选择用药 ,对抗结核药物进行了分类。分类方法大体有三种。1 1 按效力及副作用及日常应用频度分类 ①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 (INH) ,链霉素 (SM )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 (PZA) ,盐酸乙胺丁醇 (EMB)。②二线抗结核药物 :氨硫脲 (TB1) ,丙硫异烟胺(132 1TH) ,卡那霉素 (KM ) ,对氨柳酸 (PAS) ,…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引起结核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传统的抗结核药产生了持留性和耐药性,造成了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本文从天然来源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及化学合成和半合成的新型抗结核药物两方面阐述了新型抗结核药物的进展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结核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治疗的特点是较长时间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且疗程长、剂量大,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时有发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是自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结核病的治疗过程,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化疗不能持续进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正确预防、及时诊断及处理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1].  相似文献   

20.
王琪 《吉林医学》2014,(9):1925-192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药物性肝炎的结核病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结核类型、肝功能损害时间及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同患者年龄、性别、结核病类型、初治或复治、HBV感染情况等有关,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难免发生药物性肝炎,在临床治疗中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