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结合行为学观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机理及丁丙诺啡对吗啡戒断的影响。方法 :观察吗啡戒断大鼠的戒断体征及条件性位置偏爱情况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其垂体阿黑皮源 ( POM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停用吗啡后 ,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消失迟于戒断体征 ,吗啡依赖及戒断时垂体 POMC m RNA含量下降。结论 :垂体 POMC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精神依赖产生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行为及垂体阿黑皮源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结合行为学观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机理及丁丙诺啡对吗啡戒断的影响。方法:观察吗啡戒断大鼠的戒断体征及条件性位置偏爱情况;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其垂体阿黑皮源(POM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停用吗啡后,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消失迟于戒断体征,吗啡依赖及戒断时垂体POMCmRNA含量下降。结论:垂体POMC基因表达的改变可以是精神依赖产生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方法检测m1-5mRNA水平.结果吗啡依赖大鼠脊髓注射纳洛酮1h后脊髓m1、m2、m3 和m4及脑干m1表达较依赖组减少,MK801(0.125 mg*kg-1)处理后脊髓m2 、m3和m5 以及脑干m2 和m5表达增加,脊髓和脑干m1 和m4表达减少;NOS抑制剂 L-NAME(10 mg*kg-1)处理后脊髓和脑干m1、m3 、m5受体表达减少.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NOS抑制剂对M 受体亚型基因调控是控制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脊髓内NA能神经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后大鼠脊髓内NA能神经元的形态变化.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依赖组大鼠以腹腔注射吗啡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戒断组大鼠在依赖模型建立后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诱导戒断症状,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24 h后取脑和脊髓作冰冻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及LC内NA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正常组LC内DBH阳性细胞数为(98±17),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LC内DB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2±20)和(229±2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平均灰度值无明显差异.慢性吗啡处理后脊髓前角DBH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染色加深,后角和侧角新增加大量阳性神经元,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DBH阳性神经元增加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和戒断引起LC和脊髓内NA能神经元增多,提示NA与吗啡依赖和戒断的形成有关,其可能是吗啡依赖及戒断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和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RT PCR方法检测m1 5mRNA水平。结果 吗啡依赖大鼠脊髓注射纳洛酮 1h后脊髓m1 、m2 、m3和m4 及脑干m1 表达较依赖组减少 ,MK80 1 (0 .1 2 5mg·kg- 1 )处理后脊髓m2 、m3和m5以及脑干m2 和m5表达增加 ,脊髓和脑干m1 和m4 表达减少 ;NOS抑制剂L NAME(1 0mg·kg- 1 )处理后脊髓和脑干m1 、m3、m5受体表达减少。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以及NOS抑制剂对M受体亚型基因调控是控制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信号通路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量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n=24):对照组(A组)、戒断组(B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C组)、MK801组(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第6天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western blot技术,鞘内注射NMDAR抑制剂MK801,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脊髓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 A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并未出现戒断症状及痛觉过敏.与A组相比,B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45.2±7.3)分]、痛觉过敏评分[(14.4±3.7)分],C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44.7±6.2)分]、痛觉过敏评分[(13.2±2.7)分],D组大鼠戒断症状评分[(28.3±1.6)分]、痛觉过敏评分[(5.9±11)分]明显增加(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MK801后戒断症状评分[(28.3±1.6)分]、痛觉过敏评分[(5.9±1.1)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848±621)、C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579±396)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C组大鼠脊髓水平p-ERK5(12 579±396)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MK801后脊髓水平p-ERK5(5123±546)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脊髓水平NMDAR-ERK5信号通路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小鼠吗啡戒断症状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A组:皮下剂量递增法给药建立吗啡依赖模型;B组: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C、D、E3组:吗啡用药均同A组,最后一次吗啡注射30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0、8、16 mg/kg氯胺酮。观察纳络酮催瘾后戒断症状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变化。结果 与C组相比,D组可缓解吗啡戒断症状(P<0.05),而E组则明显缓解(P<0.01);D组和E组吗啡戒断所致的体重下降显著减轻(P<0.01)。脊髓GFA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相对面积,A组与B组比较,D、E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结论 氯胺酮可缓解小鼠吗啡戒断症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活性可能未参与介导吗啡依赖和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9.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唯物事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GDN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T12脊髓,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NS和GDNF,分别取不同时间的伤段脊髓进行切片,应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中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结果:GDNF组较NS组ChE活性显著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水平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5,ERK5)在大鼠吗啡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质量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n=24):生理盐水一纳洛酮-DMSO组(A组)、生理盐水一纳洛酮一BIX02188组(B组)、吗啡一纳洛酮一DMSO组(C组)、吗啡一纳洛酮一BIX02188组(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第6天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结合药理学手段鞘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及戒断所致的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A、B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并未出现戒断症状及痛觉过敏。与A组相比,C组大鼠戒断后咬牙(7.5±1.1)分、湿狗样抖动(4.6+0.7)分、戒断后跳跃(5.3+0.7)分、扭体(8.9±I.9)分、腹泻(7.1±1.6)分、流涎(2.8+0.6)分、体质量减轻(7.9+0.9)分、戒断症状总评分(44.8+5.9)分、痛觉过敏评分(14.6±2.4)分及D组大鼠戒断后咬牙(3.1±0.5)分、湿狗样抖动(1.5+0.D)分、戒断后跳跃(2.2+0.5)分、扭体(7.9±1.6)分、腹泻(1.8+0.5)分、流涎(2.8+0.9)分、体质量减轻(3.7±0.6)分、戒断症状总评分(23.1±1.3)分、痛觉过敏评分(3.5±1.1)分明显增加(P〈O.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鞘内注射BIX02188后戒断症状如咬牙(3.1±0.5)分、湿狗样抖动(1.50.4)分、戒断后跳跃(2.2±0.5)分、腹泻(1.8+0.5)分、体质量减轻(3.70.6)分、戒断症状总评分(23.1±I.3)分、痛觉过敏评分(3.5±1.1)分明显得到缓解(P〈0.05);而扭体(7.9±1.6)分及流涎(2.80.9)分并未得到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通过鞘内注射BIX02188拮抗脊髓ERK5可显著减轻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d移植NSC。实验分为3组:NSC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d,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d GDN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SC在移植后可上调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rtor-β,TGF-β)超家族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不仅特异性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还对外周神经系统及非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作用。文中就近年来对GDNF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痛觉调制中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4组:C组(对照组),鞘内注射0.9%生理盐水10μL;M组(吗啡组),吗啡10μg;MK组(吗啡加氯胺酮组),吗啡10μg加氯胺酮25μg;K组(氯胺酮组),氯胺酮25μg。每日给药2次,连续8 d。用药前和用药后30 min通过甩尾实验观察各组热痛阈的变化。最后一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动物,取L4~5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REB在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结果随着用药天数增加,M组对吗啡逐渐耐受,到第7 d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K组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M组,尤其是用药后4~8 d(P<0.01)。MK组与C组和K组在任何时点都有差异。M组脊髓背角pCRE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MK组与C组比较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氯胺酮有延缓吗啡耐受作用,机制与其抑制pCREB蛋白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2组。吗啡组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吗啡,2次/d,起始剂量5mg/kg,逐d递增5mg/kg,至第10d达50mg/kg;干预组大鼠在每次注射吗啡(同吗啡组)前30min腹腔注射地卓西平0.075mg/kg。末次注射后3h及72h,2组各取6只大鼠取脑并冰冻切片,留取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中脑导水管灰质(PAG)、杏仁核(AMG)、海马CA1区(HIPCA1)的脑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突触素ImRNA的表达。结果:末次注射后3h.干预组大鼠AMG、HIPCA1突触素I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72h时,干预组大鼠NAc、HIPCA1突触素ImRNA的表达高于吗啡组(P均〈0.05)。其他脑区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卓西平可促进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突触素I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吗啡依赖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刺五加皂苷对脊髓损伤后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GF)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刺五加皂苷对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刺五加皂苷干预组,每组15只。将实验动物用10%水合氯醛麻醉后运用改良Allen’s法进行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造模后假手术组予正常饲养,模型组造模后进行连续7 d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刺五加皂苷干预组造模后进行连续7天相应剂量的刺五加皂苷持续腹腔注射。ELIS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通过病理切片分析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内BDNF和NGF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刺五加皂苷干预组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加(P﹤0.05),SOD的含量降低(P﹤0.05),脊髓有明显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NGF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皂苷组大鼠后肢功能具有明显改善,血清中中MDA含量降低(P﹤0.05),SOD的含量升高(P﹤0.05),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NGF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 刺五加皂苷促进脊髓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内BDNF和NGF表达,利于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吗啡戒断大鼠中缝背核FOS、NADPH -d酶表达的变化。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吗啡戒断大鼠动物模型中缝背核FOS、NADPH -d酶表达的变化。结果 吗啡戒断组FOS、NADPH-d阳性神经元、纤维和终末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一氧化氮参与吗啡耐受、依赖和戒断的转导与调控 ;中缝背核可能是介导吗啡耐受、依赖和戒断的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嗅神经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恢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方法 将成年大鼠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组(A组),脊髓半切洞损伤+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B)和脊髓半切洞+嗅神经鞘细胞移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测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均A组>B组>C组,统计分析均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移植嗅神经鞘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