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产前诊断中,人们所关心的不仅是绒毛膜绒毛采样(CVS)所造成的胎儿丢失的程度,而且也涉及采样期基础的胎儿丢失率。为了估计那些有可能接受CVS的妊娠妇女的基础胎儿丢失率。作者调查了2组妊娠8~12周妇女的自发流产和胎儿死亡情况。在所调查的1978~1981年间1,519名超过35岁预约做羊膜穿刺的妇女中,有149人(9.8%)在妊娠16周以前发生了自发流  相似文献   

2.
应用Simoni等人的直接法制备孕早期绒毛胎儿染色体标本,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分裂相少,且质量不佳,难于显带研究.针对这些难点,本文作者对Simoni等人的直接法进行了某些修改,提出了一种简便,可重复的方法.高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及水化固定的绒毛是本法两个独创的步骤.用活检钳钳取约5mg样品,收集在含有20%胎牛血清的RPMI或Ham-F_(10)培养基中,立即送实验室.绒毛不剪碎,直接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微阵列芯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在孕早期产前诊断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就诊的100例超声异常的孕早期孕妇的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rray-CGH技术检测资料。了解超声引导下经腹绒毛穿刺的安全性及比较核型分析和 array-CGH检测结果。结果 100例经腹绒毛穿刺、检测全部获取成功(100%),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4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4%;array-CGH技术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5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5%,但另有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平衡易位array-CGH漏检为正常,染色体核型及array-CGH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产前诊断指征及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布主要以21、18、13三体,45,X为主,终止妊娠46例。结论孕早期胎儿绒毛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简便可靠,成功率高,联合array-CGH检测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能在孕早期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疾病,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4.
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移动和增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生成主要包括内皮细胞的移动与增殖 ,它不仅存在于胚胎发育、黄体形成等生理过程 ,而且在许多病理过程如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屑病、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血管生成与抑制的研究近年受到广为关注 ,特别是研究抑制血管生成为控制肿瘤生长和抗转移开辟新途径而日益受到重视[1 ] 。由于大多数血管生长抑制剂都是抑制内皮细胞 (endothelialcell,EC)的移动与增殖 ,因而 ,研究EC移动与增殖的实验方法显得很重要。本文介绍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horioallantoicmembran…  相似文献   

5.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在微血管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胚的绒毛尿囊膜薄膜(CAM),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在第4天和第5天的胚胎发展期间由被膜尿囊内脏中胚层和绒毛膜中胚层融合而成[1]。CAM是鸡胚孵化至第19天的(总期间21天)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是具有丰富血管的薄膜。CAM微循环具有连续的微血管分叉状扩张[1],在生理状态下,承担适应发育中的胚胎氧需求。鸡胚CAM血管系统的发育既复杂又高度程序化。CAM血管生长于正常的鸡胚发育期间,经观察大体上经过早、中和晚三期:早期(从第5天到第7天)通过毛细血管以“出芽”方式生长;中期(从第8天到第12天)是普遍的吸收式微血管的生长,毛细血管内壁内…  相似文献   

6.
约有15~20%临床确诊的妊娠以自然流产告终,其中大多数(80%)处于胚胎发育早期,其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由于方法复杂,不能对所有的流产胎进行常规的核型分析,因此,需要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来区别流产胎的染色体是正常还是异常。据以往研究认为,染色体异常胎多伴有胎盘和绒毛的组织学改变,但有关胎盘组织学诊断的预测价值尚无充足的资料证明。本文对123例妊娠6~19周自然流产胎进行了联合的组织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组织学研究是在不知道核型的前提下进行的,以正确评价胎盘组织学诊断在区别染色体正常或异常自然流产胎中的准确性和重要性。本研究材料取自123例妊娠6~19周的自然流产胎,每份材料随机取2~3克,在不知核型的前提下进行组织学分析,余下的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几个欧洲和北美的实验中心,已把绒毛膜取样(CVS)做为对血红蛋白病、代谢病和染色体异常等高风险妊娠的一种诊断工具。在几次WHO会议(Fetal Diag-nosis of Hereditary Diseases,1984;Kuliev et al;1984;Report of a WHO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产前超声在诊断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和羊膜囊数并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88例双胎妊娠的系统产前超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产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388例双胎妊娠中,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11例,发生率6.17%;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27例,发生率19.14%;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6例,发生率8.69%。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发生率最高。结论系统产前超声诊断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和羊膜囊数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临床及时干预与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生长因子能促进侧支血管的发育,且多种因子协同效果更为明显,骨髓液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目的: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的骨髓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受精蛋70枚在(37.5±0.5) ℃条件下孵育,第7天开窗,第8天将存活鸡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正常血清组、正常骨髓液组、损伤血清组、损伤骨髓液组以及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0.
产前诊断遗传性疾病是杜绝患儿出生,提高人口质量,实行优生的主要措施.据报道已有近100种先天性代谢病能作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的时间,近来正由孕中期向孕早期发展,诊断方法亦由羊水细胞渐转向绒毛组织的生化测定.绒毛细胞是合子有丝分裂的产物,可以反映胎儿的遗传特征.目前国内外除已广泛开展了绒毛细胞遗传学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绒毛细胞培养及其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及自然流产病因的应用。方法采用绒毛细胞培养分别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150例孕妇由B超介导下经腹壁穿刺术留取绒毛及早期胚胎停育的620例患者留取绒毛,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核型分析及结果比较。结果 (1)产前绒毛培养成功率(95.3%)高于流产胚胎绒毛细胞培养成功率(89.4%),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8.3%,产前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0.6%,(2)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为56.3%(312/554),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分别占异常核型的96.5%,3.5%,数目异常主要为三体(51.9%),以16-三体为高发、其次为单体(17.9%)和多倍体(15.1%)。(3)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中,年龄≥35岁者的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有明显差异(P0.01);(4)自然流产病例中,女性胚胎占61.6%(341/554),男性胚胎占38.4%(213/554),两组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5.7%和63.6%,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绒毛细胞培养检测染色体的方法,同时适用产前诊断绒毛和流产胚胎绒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因性发育问题就诊的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帮助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各项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方法 分别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中性染色体的异常分类及核型特点。结果 在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技术检测的33例患者中,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的为25例,其中都正常16例,异常9例(以性染色体异常为主)。结果不一致为6例,4例为核型分析未见嵌合,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嵌合;有2例核型分析检查为两种性染色体异常的嵌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三种性染色体嵌合的异常。此外,有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做出更为准确的结果。结论 针对已经有明确症状的性发育异常的患者或者高度怀疑是性发育异常的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建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FISH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绒毛、羊水和脐血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优缺点,合理选择产前诊断技术,提高产前诊断效率。方法分别进行绒毛、羊水、脐血穿刺和细胞培养,通过G显带分析核型。结果绒毛细胞异常核型比例比羊水和脐血要高,但绒毛穿刺难度大。结论绒毛、羊水和脐血细胞核型分析是分别适用早、中、晚期的产前诊断技术,各有利弊,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采用哪一种方法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直流电场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流电场(electric fields.EF)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于发育第8天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植入明胶海绵载体,其中加载不同强度EF,计数长入载体的血管和载体内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ly.MVD)。结果:150mV/mm、200mV/mm组在CAM上长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和MVD与对照组间的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强度为150mV/mm、200mV/mm的直流电场能促进CAM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AT)被认为是“染色体不稳定疾病”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征是小脑性共济失调,眼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以及增加了患癌的倾向性,患病的个体对电离辐射也非常敏感。从暴露于γ射线和博莱霉素(BLM)处理的正常绒毛膜取样(CVS)标本的直接、半直接  相似文献   

16.
胎儿绒毛组织与肠道外器官中轮状病毒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胎儿绒毛以及其他肠道外器官轮状病毒 (RV)受体的存在情况 ,初步探讨RV宫内感染及肠道外感染病毒吸附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RV受体存在情况。结果 :受检的 10例胎儿中 ,8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8例心肌、9例肺泡上皮细胞、4例肝细胞、5例肾集合管上皮细胞均存在RV受体 ,脑组织均阴性。受检 15例绒毛上皮细胞均存在轮状病毒受体。结论 :胎儿绒毛组织及肠道外器官广泛存在RV受体 ,提示RV宫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存在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宫颈取绒毛膜标本(CVS),有将微生物带入宫腔的危险,虽然有几种潜在致病菌与CVS后宫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娩时胎儿脑电图波形变化,探讨直接胎儿脑电图可以用于分娩时监测,提供一种新的产时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自制的经阴道胎儿脑电电极对65例产妇在第一产程末至第二产程结束前进行直接胎儿脑电图监测,观察脑电图波形变化;比较胎儿缺氧组和正常组胎儿脑电图波形异常率;并根据分娩时胎心监护、羊水性状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胎儿缺氧组两组,将两组脑电图结果进行比较;再根据胎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胎儿酸中毒组和正常组,将两组的脑电图进行比较;最后将新生儿预后与产时胎儿脑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自制的能经阴道接触胎儿头皮的脑电电极设计合理,通过其记录的脑电图符合新生儿脑电图特点;正常组、胎儿缺氧组产时脑电图波形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胎儿酸中毒组和正常组产时脑电图有显著性差异;产时胎儿脑电图异常与新生儿预后相关。结论1、自制的经阴道胎儿脑电电极可准确地采集胎儿脑电信号,且不损伤胎儿头皮,是安全、可行的;2、胎儿脑电图可用于产时胎儿状况的监护,胎儿脑电波异常可反映胎儿官内缺氧的状况,可作为产时胎儿监测的直观指标;3、产时胎儿脑电图可用于分娩时监测,可反映胎儿酸中毒的状况,4、产时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早期妊娠检查的40621例孕妇,其中绒毛膜隆起(chorionic bumps,CB)44例,为CB组;随机抽取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 hematoma,SCH) 310例,为SCH组,正常早孕334例,为正常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384例孕8~12周的孕妇绒毛,同时将绒毛标本进行FISH检测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84例绒毛标本FISH检测均得出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FISH检测共检出54例阳性结果,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4.1%。384例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中364例检测出结果,12例污染,8例无原因细胞不贴壁生长,检测成功率为94.8%。364例检出结果中异常核型检出5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5.4%。结论 FISH检测绒毛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等优势,但只能检出非整倍体和嵌合体,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规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操作技术要求高,培养时间长,但是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即能检出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又能检出染色体结构畸变。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