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认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结果微球栓塞效果明显,阻塞于肝窦前小动脉,使侧支循环不易形成。微球可于局部缓释出顺铂并长期保持高浓度,栓塞和化疗同时发生作用,互相促进,增强效果,减少了全身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结论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廉,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4.
5.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访,且这32例患者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分析该治疗的疗效。结果: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依次为78.8%、53.1%。影响疗效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血供、数量与范围、分期、包膜、治疗方法、碘油沉积。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是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肝功能分级、肿瘤数量及范围、门静脉栓塞是影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7.
<正> 我院于1993年12月至1995年12月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22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术前诊断均根据临床检查,甲胎蛋白(AFP)测定,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男20例,女2例,年龄30~69岁,病程15d至1年。并发轻度上消化道出血5例,轻度黄疸6例,AFP阳性17例,乙型 相似文献
8.
9.
对55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了95次经皮肝动脉置管化疗栓塞术,其中单纯化疗灌注(TAI)4例;化疗灌注加用丝裂霉素与碘油混悬乳液进行肿瘤末梢血管栓塞(TAE)13例;TAE加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较大的肿瘤滋养血管栓塞(TAE_s)38例。疗效最佳是TAE_s,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是42%和30%。在血清AFP大于400mg/L的病人中,水平显著下降占83%,其中28%转阴。40%的病人肿瘤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有3例不能切除的Ⅱ期肝癌病人经过TAE_s治疗后被手术根治。结果表明,疗效与导管的位置以及肿瘤类型有关,导管位置越接近肿瘤,效果越好,巨块型肿瘤较弥散型肿瘤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11.
沙培林碘化油乳剂免疫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4,26(1):13-14,49
目的:探讨沙培林碘化油乳剂经动脉免疫栓塞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被分成两组,其中20例接受沙培林碘化油乳剂经动脉免疫栓塞术(TIE)治疗,15例接受治疗性动脉栓塞术(TAE)。结果:通过术后随访,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生存率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方面,TIE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已无法切除,肝动脉结扎加栓塞化疗术,已公认是不能切除肝癌的最佳姑息性治疗手段。我院采用肝动脉结扎加栓塞化疗的同时,肝血管植入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DDS)治疗肝癌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32例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检塞。药物选用5-Fu,顺铂,丝裂霉素;栓塞剂为碘化油加丝裂霉素乳剂。经治疗,临床症状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肿瘤缩小。经3次以上治疗者1年生存率为58.6%。此法公认为是中晚期肝癌的最好疗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和栓塞。结果 TACE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存时间0.5、1、2、3、4年分别为77.3%(102/132)、55.3%(73/132)、37.1%(49/132)、24.2%(32/132)、11.3%(15/132)。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明显延长患者带癌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植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中晚期PHC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联合组患者行TACE治疗,术中植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吡柔比星;对照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E-钙粘连蛋白(EC)、内皮抑素(E)、VEGF和免疫细胞水平、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AFP、EC、E、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D3+、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恶心、呕吐外,联合组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术中植入氟尿嘧啶、吡柔比星及奥沙利铂可有效杀灭肝癌细胞,改善患者免疫水平及远期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作者收集300例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其中切除106例,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194例,HACE后二期切除23例。肝癌患者B型肝炎带病毒率69.8%,合并肝硬变81.6%。临床资料研究显示,肝切除疗效优于HACE,HACE后早期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坏死肿瘤周边有癌细胞残留。高供血型肝癌行HACE有效,低供血型肝癌HACE效果差。肝癌合并肝硬变时肝切除量的估计,主要依据术前5项生化指标(胆红素、谷雨转氨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及术中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早、中、晚期肝硬变)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