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但应注意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2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23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经常规制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特点,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以淋巴结灶性淡染坏死灶及其边缘增生的组织细胞、转化的淋巴细胞为主要镜下表现,但偶可坏死不明显,并出现大量转化淋巴细胞及显著核分裂象。结论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良性自限病变,但镜下形态极易与淋巴瘤等病变混淆,应严格把握诊断标准,避免漏诊或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个自限性淋巴结病变,在临床上及组织学上易与淋巴瘤相混淆。  相似文献   

4.
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6例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减少5例,升高1例。病理特征:淋巴结碎片样坏死什不同程度淋巴细胞增生5例,淋巴细胞高度增生1例。结论: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在临床上及组织学上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相混淆,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5.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菊池)病,无粒细胞浸润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常简称为坏死性淋巴结炎。本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多累及颈部淋巴结,无论是临床还是病理均易误诊为淋巴瘤。现收集2005~2008年间病理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9例,重新复习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组织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个自限性淋巴结病变,在临床上及组织学上易与淋巴瘤相混淆,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7.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9例临床病理及彩超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改变、彩超改变。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分析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与彩超对比。结果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无一例在淋巴结活检之前明确诊断,组织学上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的或融合的病灶,病变区以坏死为主伴散在核碎片,多种组织细胞增生,缺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含有多量核碎片坏死灶的形成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重新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随访全部病例。结果:本组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组织病理学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形成大小不等的坏死灶;坏死灶内可见大量核碎片及极小量的中性、嗜酸性白细胞。其周围除有大量胞质较丰富,且无或仅具轻度异型性的组织细胞呈灶片状增生外,还可见吞噬核碎片、淋巴细胞或红细胞的组织细胞,坏死明显的病例甚至有泡沫细胞聚集。同时,还可出现浆样单核细胞、免疫母细胞等增生。病变主要累及淋马结的皮质和副皮质区,其次为髓质。病变区与残存淋巴组织交错混合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增生的组织细胞、吞噬细胞Max-387、Lysozyme阳性,大多数浆样单核细胞、免疫母细胞UCHL-1和Ber-H2阳性,L26阳性细胞在病灶内几乎见不到。随访4个月至6年,全部存活。结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和独特病理形态特点的淋巴结炎性病变,愈后良好。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有助于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2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并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以细胞凋亡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淋巴系疾病。以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为主,易误诊。结论病理学诊断是唯一可靠依据。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见显著效果并缩短病程,抗生素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数周或数月,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淋巴结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本病的病理形态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现对我院1990~2008年间病理诊断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标本33例回顾总结分析如下已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HNL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病变淋巴结多位于颈部,呈轻、中度肿大(<3cm),男女之比为119,活检标本多破碎(22/32),形态特征为细胞碎片、增生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大小不一凝固性坏死灶,无中性粒细胞。结论根据组织形态、细胞成分,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治疗的11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粒细胞减少为特点,淋巴结活检是关键,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副皮质区的多处坏死,不同程度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应注意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并有持续性发热,淋巴结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细胞及T细胞较多,很少见到B细胞。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显微镜下淋巴结结构破坏,常见凝固性坏死,细胞异型性较大,容易误诊为淋巴瘤、结核,必须认真阅片,结合病史,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附7例临床病理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610041)汤如勇,王影,廖琼,陈茂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在临床及病理上较易误诊,现将我们确诊的7例报道...  相似文献   

15.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 phabenitis ,HNL) ,又名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Kikuchi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多见于青年人的良性自限性疾病。 1972年首先由日本人Kikuchi和Fujimoto描述。由于本病病因不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与淋巴瘤、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相混淆 ,误诊率高达 30 %~4 0 % [1]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现将我院1993— 2 0 0 0年的 15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例资…  相似文献   

16.
张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214-1215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sing lymphodenitis,HN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独立的淋巴结非肿瘤性疾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工作中遇到3例,报道如下,诊断此病主要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淋巴结肿大,发热为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本例患者以高热、全身多处淋巴结明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强的松治疗后体温正常,血细胞恢复正常,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说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组织细胞性垃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30例。结果:30例均获痊愈,随诊3个月无复发。结论:中医药辨治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病1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年龄15-28岁,临床上有发热、颈部及其它表浅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淋巴结中心多灶性坏死及组织细胞浸润。皮质激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临床表现是诊断线索,病理所见是诊断依据,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