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一类重要的非特异免疫细胞,涉及机体免疫监视,特别是能抗肿瘤,病毒还涉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近年来对NK细胞活性的研究日超广泛。我们采用~(125)IUdR标记K562靶细胞的同位素释放试验法研究了355例健康个体外周血NK细胞活性。现将结果报导如下。实验分组一、年龄与NK细胞活性(1) 二、性别与NK细胞活性比较男性健康个体193例和女性健康个体162例NK细胞活性。三、月经与NK细胞活性 1、正常月经与绝经妇女NK细胞活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对26例怀疑鼻腔内NK/T细胞型淋巴瘤患者进行病理活检检查.其中7例反复活检5次以上,并临床观察12个月以上,排除该病;19例确诊为NK/T细胞型淋巴瘤.19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21~73岁,平均53.3岁.  相似文献   

3.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存在于■啮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类不需要经过抗原致敏不依赖抗体和补体介导对靶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亚群。由于NK细胞能够非特异地识刚病毒、八侵的细菌等感染性病原体和外源性细胞、肿瘤细胞对机体抗感染和免疫监视等功能起重要作用。近十年来国外对NK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与效应有一些报道,国内有少量报告。我们研究了老年个体NK细胞活性以及性别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鼠DC、NK细胞体外诱导、增殖及示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增殖及其过继免疫后示踪的方法.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黑素瘤模型,体外诱导、增殖小鼠脾源性NK细胞及骨髓源性DC,进行电镜观察,并在体外以Brdu、DAPI标记,混合两种细胞回输荷瘤小鼠体内,观察肿瘤组织中两种细胞的示踪情况.结果DC、NK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下体外成倍扩增,电镜下可见典型的DC、NK细胞.Brdu对细胞的标记率约65%,DAPI对细胞的标记率可达100%.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切片中外源性DC、NK细胞的分布.结论Brdu、DAPI均可作为外源性细胞体内示踪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临床研究发现重型脑外伤患者均伴有血中细胞免疫功能损害 ,而且不同脑区受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 [1 ] 。本研究拟观察重型脑外伤后患者血中 T细胞亚群、NK细胞和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1)实验组 :1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 (GCS≤8)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年龄 18~ 5 4岁 ,平均 33岁。(2 )对照组 :15例健康成人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5例 ,年龄2 0~ 5 5岁 ,平均 31岁。1.2 方法 采集患者伤后第 1、7、14和 2 1天时的静脉血 2ml,利用 EPICS XL MCL流式细胞仪分析其 T细胞亚群和…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己培育的615近交系小鼠,已广泛地用于免疫学及实验肿瘤学的研究。迄今未见有关615系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活性的报道。本文报道正常615系成年小鼠脾细胞对~(125)I-udR标记的肿瘤靶细胞的体外NK效应。材料与方法一、动物:615系小鼠,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引入,在本室繁殖饲养,鼠龄2~2 1/2月,雌雄均有。二、脾细胞(效应细胞)制备:按常规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人NK细胞的方法,探讨扩增后NK细胞对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抽取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与基因修饰K56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的表型,铬51释放法测定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基因修饰K562细胞在体外刺激NK细胞扩增202倍;扩增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HL60的杀伤率分别为77.1%、61.2%(效/靶比为8∶1),扩增前NK细胞对K562、HL60杀伤率分别为39.0%、35.4%;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NKp30和NKp44表达增强;这些活化受体特异抗体能部分抑制扩增后NK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结论基因修饰K562细胞刺激NK细胞有效扩增,扩增后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明显增强,扩增后NK细胞表面部分活化受体上调可能为扩增后NK细胞抑制白血病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NK细胞治疗在白血病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79年以来,对部分经手术及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者57例,均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现将疗效初步分析如下。一般资材本组57例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鳞癌2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男:女=6:1。未分化小细胞癌1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男:女=4.6:1。腺癌12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男:女=1:3。与国内报道大致相仿,男性以鳞癌占大多数,女性以腺癌居多。年龄:26~35岁4例,36~45岁14例,46~55岁17例,56~65岁2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成人NK、NKT和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单平台法检测13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NK、NKT、CD3^+T、CD3^+CD4T、CD3^+CD8^+T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数。结果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成人外周血NK、NKT、CD3^+T、CD,CD4^+T、CD3^+CD8T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数等参考范围;男性NK细胞数量和NK%高于女性,其余各指标男女无明显差别。35岁以下成人CD8^+T细胞数量高于60岁以上成人(P〈0.05),CD8^+T细胞数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01,P〈0.05。结论 中国东北地区成年人NK细胞数量明显高于西方人群,且NK细胞数量和百分数与性别相关,而CD4^+T细胞数量与国外参考范围相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目的是建立上海地区正常人外周血 NK 细胞的活性水平。应用4小时 NK 细胞溶解~(51)Cr 标记人体髓样白血病肿瘤靶细胞的微量细胞毒性试验,测定了上海浦东地区128名正常人(年龄20~60岁)NK 细胞的活性。外周血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比例为50∶1时,平均活性为45.5±16.7。男性64例 NK 细胞平均活性为48.3±15.4;女性64例 NK 细胞平均活性为43.1±17.3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还提出,各年龄组间,男女同年龄组间 NK 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就人体 NK 细胞的作用与其临床医学和基础免疫生物学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李芬 《西部医学》2016,28(11):1540-1544+1548
目的 探讨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病理诊断质量,规范临床治疗。方法 复习16例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常见皮肤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基本构成、大体皮损及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探讨病理诊断和诊断要点。结果16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5例,男女比2.2∶1,中位年龄52.5岁。病程2月~16年不等,临床皮损形态多样且无特异性。病理诊断为非肿瘤性的皮肤淋巴细胞浸润3例,淋巴瘤13例包括蕈样霉菌病4例、淋巴瘤样丘疹病3例、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1例、皮肤NK/T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10例行EBER1/2原位杂交检测,仅1例皮肤NK/T细胞淋巴瘤阳性。9例行TCRγ基因或IgH/IgK受体基因重排分析,蕈样霉菌病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检出克隆性重排。结论 本组皮肤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中,T细胞淋巴瘤居多,以蕈样霉菌病最为常见;与EB病毒关系不密切;诊断与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2.
田锋  文振华  李敬扬 《重庆医学》2013,42(13):1559-1560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N)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类型,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男性多于女性。此病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1],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被误诊为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详细资料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的百分率,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为合理诊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双色直标免疫荧光法检测更年期女性轻度、重度抑郁症患者各15例和1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百分率、构成比及NK细胞表达的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血中CD3^+、CD4^+、NK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百分率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程度有关。结论更年期女性抑郁症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失调,其免疫调节功能变化与抑郁症患者病情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大颗粒淋巴细胞(LGL)是一种胞浆丰富的大型淋巴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可见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大量理实证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即LGL。NK细胞作为肌体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对271例正常儿童及31例再生障碍性盆血(AA)和3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癫(ITP)患者的LGL数量进行检测与比较,现报道如下c1观察与对象1.1271例我院体检合格的正常儿童,男性149例,女性122例,年龄2~6.sa。无发热、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为4~10X109/L。1,231例AA…  相似文献   

15.
皮肤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以外周血出现白血病细胞之前发生皮肤白血病细胞浸润为特征。作者报道1例有原子弹辐射暴露史的皮肤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患者。一57岁日本女性最初表现为主要发生于躯干部位的多发性红色丘疹和斑块,病史20周。组织学检查示真皮层不典型单核细胞浸润,但外周血中未发现白血病细胞。发疹后23周,外周血中首次检测出白血病细胞。皮肤活检标本免疫组化检查和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这是一种髓系/NK细胞祖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罕见表型。本例为英文文献中首例报道的髓系/NK细胞祖细胞急性白血病表现为皮肤…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3H-TdR释放试验,观察了SAV和CPV对不同肿瘤病人外周血NK细胞的体外刺激效应。结果表明,在受到SAV和(或)CPV刺激后,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且与其分泌NKCF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外周血CD3+ CD4-CD8-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DNT细胞)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6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其中不孕症36例,复发性流产(RSA)70例,≤30岁56例,>30岁50例.根据狼疮抗凝初筛实验结果、狼疮抗凝确认实验结果、抗精子抗体实验结果分组统计.另选38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和健康体检女性外周血DNT细胞与T细胞亚群.结果 与健康体检女性相比,不孕不育患者CD3+、CD3+ CD4+ CD8-、CD3+ CD4-CD8+、NK细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RSA患者、不孕症患者的DNT细胞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RSA患者与不孕症患者的DN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0).≤30岁患者CD3+、CD3+ CD4+ CD8-、CD3+ CD4-CD8+、DNT、NK细胞与>30岁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抗凝物(LA)初筛阴性患者的DNT细胞高于LA初筛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7),而CD3+、CD3+ CD4+ CD8-、CD3+ CD4-CD8+、NK细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确认阴性患者的DNT细胞低于LA确认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CD3+ CD4-CD8+ LA确认阴性患者高于确认阳性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7),而CD3+、C3+ CD4-CD8+、NK细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3+ CD4+ CD8-、CD3+ CD4-CD8+、DNT与NK细胞在抗精子抗体(AsAb)阴性患者与As-Ab阳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DNT细胞升高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在不孕不育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塞病合并淋巴瘤病例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3例。本文报道国内第1例(世界上第2例)白塞病合并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病例,患者为26岁青年男性,确诊白塞病后予泼尼松龙、环磷酰胺、沙利度胺、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自然病程2年后因急腹症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回肠末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白塞病合并淋巴瘤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国内外报道的病例特点,在免疫机制、EB病毒感染、药物应用等方面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立娣  王静莉  秦晶 《吉林医学》2009,30(20):2543-2543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细胞组织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其中的一类。据有关资料报道[1]年发病变为2-15/10万人口,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7%,侵袭性较强,以睾丸为首先发病的患者更加少见。我科收治了1例以睾丸病变为首发的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探讨克疣灵对尖锐湿疣(CA)病人NK细胞活性,凋亡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以阐明克疣灵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抽取105例男性CA病人静脉血,采用自然沉降法获取白细胞、Ficoll-Urog分层液离心处理获取非黏性淋巴细胞、Percoll非连续梯度密度离心处理获取NK细胞,并进行NK细胞与不同剂量的克疣灵体外共同培养,采用放射免疫法;培养48 h后按不同的E/T测定NK细胞活性,培养12、24、36 h后测定NK细胞的增殖率,采用ELISA法于培养48、96 h后测定NK细胞凋亡调控蛋白sFas及NK细胞表面活性因子sCD226的表达水平。结果克疣灵高剂量组在培养12、24、36、48 h后能显著改善NK细胞的增殖率与活性,培养48 h后NK细胞凋亡调控蛋白sFas表达水平显著下调。NK细胞表面活性因子sCD226表达水平显著下调,NK细胞表面活性因子sCD226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上述指标与IL-15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克疣灵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或〈0.001)。结论高剂量克疣灵能显著改善NK细胞的功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降低NK细胞对凋亡的易感性,具有较强的正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