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1年上报的158例不良反应报告,对ADR病例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以及ADR转归、预后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例ADR报告中以女性及老年患者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较多,所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和中成药发生例次较高,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及附件损害为主,严重病例1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重视分析ADR报告资料,特别是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临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葛敏  钱晓萍 《中国药业》2010,19(23):46-4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的11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ADR报告涉及11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大;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为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应重视ADR的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市2007年14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何伟珍  应小飞  华俊彦 《中国药房》2008,19(32):2534-2536
目的:探讨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市2007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45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51例ADR报告中,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2.16%);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是引起ADR的主要药物;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监测,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收集的7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上报科室、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类型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72例ADR涉及的药品有45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6例,48.65%);β-内酰胺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5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46例,63.89%);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22.34%)。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市板芙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中山市板芙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集到的30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9例ADR报告涉及14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与中药制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该院收集的ADR报告8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发生ADR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ADR发病率逐渐增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口服次之,肌内注射、关节腔注射、阴道用药最少。引发ADR的药物中抗感染药居首位(25.00%),活血化瘀药居第2位(21.43%)。ADR可累及多器官或系统。结论应加强对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2008年上报的98 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及该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 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8类52种,其中抗感染药居多(27种,占51.92%),其次为中药制剂(11种,占21.1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及神经系统、消化道损害为主.ADR发生后经停药或抗过敏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2年我院上报的287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7例发生ADR的患者中,60岁以上者居首位,为126例,占43.9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为150例,占52.26%;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为73例,占25.44%;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为98例次,占总共302例次数的32.45%。结论:临床应该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现状及发生ADR相关信息,以引起医务人员重视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10~2011年度ADR213例报告信息,按来源、报告类型、药品类别、按给药途径、患者性别、年龄、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减少甚至避免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  相似文献   

12.
刘锐锋  聂文龙 《今日药学》2011,21(8):527-531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本院2009年上报的1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和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引起ADR的抗感染药品种类、ADR累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所涉及药品的相关因素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湖南省江永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原因,以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部收集到的153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涉及的药品情况、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的类型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ADR(占37.25%);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0.20%);所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1.83%);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05%);合用药品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上报的35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所涉及的药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ADR报告中,患者以40~60岁为主,女性较男性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占54.86%)居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3.43%;ADR涉及药品172种,其中抗感染药引发的ADR最多,占31.1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药物ADR报告80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报告人身份以及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以护士上报数量最多;以抗生素发生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6.52%,中药制剂次之,占总例数的16.30%: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我市6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安虎 《中国药房》2009,(2):141-142
目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7年收集到的ADR报告635例,就报告来源、年龄分布、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35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06余种,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出现ADR的几率较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为349例,全身症状其次,为257例;新的或严重的ADR较少。结论: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用药频次相关,基层医疗机构报告中严重ADR较少,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蓉  董利红 《中国药房》2014,(10):926-928
目的:考察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上报的473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从患者的基本情况、涉及药品、给药途径、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ADR报告涉及抗肿瘤药8大类,其中顺铂居首位;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ADR多发生在给药后1 d以内,累及11个器官或系统类型,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损害为主;多数ADR给予相应处理后能痊愈或好转。结论:临床应用抗肿瘤药时,应加强监护以减少ADR的发生,及时正确地处理以降低其危害,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2009年药品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收集的955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及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系统等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955例ADR报告中41~65岁患者占34.76%(322/955),女性多于男性(1.86∶1);静脉滴注50.05%(521/955)和口服给药44.48%(463/955)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涉及18类药品。ADR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应用抗菌药物占87.96%(235/266),主要累及消化系统33.51%(320/955),皮肤及其附件27.96%(267/955)。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统计分析2012年18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探讨其发生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收集上报的1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基本信息、涉及药品种类、药品剂型、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系统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185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发生率较高(103例,占55.68%,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为主,占75.67%;ADR以已知类型及一般程度情况居多,治疗结果绝大多数为治愈或好转;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及辅助用药和中成药;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新的ADR错报情况较多,严重ADR类型临床数量差异大。结论应进一步重视ADR监测工作,规范临床用药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观察,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老年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引起的ADR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由抗微生物类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抗微生物类药中以头孢类、青霉素类发生率最高;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损伤和胃肠道反应多见。结论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加强药物质量安全管理与合理使用监管,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药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