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其中试验组治疗方案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为单纯缩宫素,观察比较两组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宫缩恢复时间、子宫切除率。结果:试验组各时段出血量及宫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子宫切除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与对照组7.1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较单纯缩宫素治疗更为理想,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7,(3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单纯缩宫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记录两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药前、给药后2 h内出血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药前出血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2 h两组出血量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出血减少幅度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率(8.89%)与对照组(6.67%)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临盆产妇,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防治,B组单纯给予缩宫素治疗.A组与B组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A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仅为2.0%,B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率高达7.0%.结论:选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提高临盆产妇子宫收缩能力,对防治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将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足月产妇192例,依据防治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96例.单一组予以缩宫素防治,联合组予以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防治.统计对比两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1.0%,明显低于单一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显著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血凝酶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疗效。方法将300例因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注射用白眉蛇毒针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后药物止血率、保留子宫率分别为96.7%、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93.3%,手术治疗率、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血凝酶治疗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曾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8):116-117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石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8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联用米索前列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80例足月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实验组予以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对照组单纯给药缩宫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71%;对照组有8例,发生率为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产妇,为了提升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选择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效果显著,是改善足月产妇宫缩质量以及缩短第三产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持续出血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不良反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有效率及子宫切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产后2h内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并对比两组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285.47±48.57)mL,低于对照组的(414.78±54.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显著减少产后2h内出血量,提高止血有效率,且不会增加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就诊的8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产妇使用缩宫素,对治疗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出血控制率为95.00%,对照组产妇的出血控制率为80.00%,治疗组的出血控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止血情况较好,耐受力较强,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产后出血量(产时15.12±7.25mL、产后12h 33.21±16.11mL、产后24h 75.16±43.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米索前列醇同缩宫素共用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4)患者接受缩宫素治疗,观察组(n=5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同时施以相应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长、第三产程用时、术后1日凝血酶原时间、术后2h、1日的出血量及不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8,(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缩宫素实施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392,P<0.05)。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比较(t=0.146,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然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006、8.833,P<0.05)结论临床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其止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07年~2009年间的294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产后症状及对症处理结果。结果宫缩乏力性出血占总出血人数的83.3%。出血量〉800ml者占26.7%,休克发生率为13.3%。给予缩宫素静点结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处理,抢救成功率为100%,未发生1例孕产妇死亡事件。结论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以子宫收缩乏力为主。缩宫素结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预防、控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670例单胎头位孕妇,排除高危妊娠,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肩娩出后于产妇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肌注缩宫素针20μg,对照组于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针20μg,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缩宫素膜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11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到本院分娩的82例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产后给予对照组缩宫素肌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给予观察组缩宫素静脉滴注及米索前列醇直肠置入,记录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子宫收缩能力增强,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实验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探讨将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用于治疗和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剖宫产生产并出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均等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出血量为(479±19)mL,对照组患者的总出血量为(561±27)mL,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生产并出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的几率,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