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西药房为医院重要部门,为药品调剂终端,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责任重大,然而,门诊西药房工作量较大,处方数量、种类多,处方调剂过程中难免因各种原因发生差错,处方调配差错可影响患者疾病治疗,严重者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为近年来临床常用有效管理模式,在提高工作效果及工作人员积极性方面具有良好效果[2]。本研究于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对我院门诊西药房医开展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旨在探究其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药学人员工作能力及状态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尤君芬  王茹稼 《海峡药学》2012,24(3):261-262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结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生的差错,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PDCA循环实施8个月,门诊处方调剂质量明显提高,总的差错率由十万分之三降低到百万分之六。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提高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玲  陶松  徐娟  冯新  李卫星  陈志高 《安徽医药》2019,23(10):2090-2094
目的探究运用 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 2017年 4—11月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 0.031 2%降至 0.015 4%,差错率降低了 52.06%,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法的开展有效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使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DCA循环用于西药房药品差错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对某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1250例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再将其与2014年7月~2015年7月采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后的1450例门诊西药房房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PDCA循环实施前后西药房药品发生差错的情况以及患者的取药满意度。结果: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药品差错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PDCA循环用于西药房药品差错预防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6):1165-1167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5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以及2016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差错处方,统计和分析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并比较实施管理法前后的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率以及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973%;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552%;管理前后药品调配差错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管理中,产生了较理想的效果,减少了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住院药房的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降低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提高药房调配质量.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查找与分析处方调配差错的关键因素进行改进.结果 改进措施后处方调配差错率低于改进措施前.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法适用于医院药房的处方调配质量管理,能够减少了处方调配差错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的差错下降率,说明此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措施后,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有效地减少了药师在调配处方中的差错率,提高了调剂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15年1月开始,2016年1月结束,采取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设立前半年(2015年1~6月)的处方数据作为对照组,设立后半年(2015年7月~2016年1月)的处方数据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数据是循环后的数据,对比PDCA循环管理方式实施前后的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预设目标为差错率降低达到25%.结果:①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药品差错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药品差错,提高患者对药房药师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降低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对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调剂差错率由原来的0.174%下降至0.084%,下降了51.8%.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能明显降低住院药房口服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了我院2011-2014年所开出的门诊西药房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存在的调剂差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44张处方出现了调剂差错现象,其中2011年140例(占0.053%)、2012年84例、2013年72例、2014年48例,其差错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所有的处方调剂差错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品种差错,其次为数量差错、用法用量差错、用药禁忌差错以及其他差错等;对品种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药品名称类似是最高的诱发因素,其次为同品不同规、外包装相似、其它原因等。结论:加强我院对门诊西药房各个环节的处方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中,对于改进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为参照,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以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以后,我院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率降低,由之前的0.0325%降低至0.0176%;药房摆药差错次数下降了59.87%;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冲配错误率由之前的5.9袋/周,降低至1.6袋/周,降低了72.88%;激素类不合格处方率由原来的18.56%降低至4.22%;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6.78%提升至95.42%.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从调配中发现问题,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使门诊药房的安全质量、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程序,根据门诊中西药处方调剂流程设计门诊药房差错检查表,统计本院2014年3-5月门诊药房普通处方错误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不断提高门诊工作质量.结果:经过相关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实施改善措施前差错率为1.76‰,实施措施后差错率为0.83‰,差错率降低了52.8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主观疏忽,其次是药品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调配差错,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药房调剂质量,防范调剂差错。方法:我院2012年成立PDCA管理小组,每次运行PDCA循环管理体系历时4个月,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运行第一次,2014年1-4月运行第二次。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调取医院药房2012年5-10月、2013年2-7月、2014年5-10月三个时间段共2 454 986张处方,统计其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记录12 518起并进行分析。结果:经2次PDCA循环管理后,调剂差错率由0.85%(2012年5-10月)降低至0.10%(2014年5-10月)(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体系能显著提高医院药房调剂质量,使调剂差错率降低到预定目标值,是防范调剂差错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19):2684-2686
目的:为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按照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4个阶段,对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的补药、发药两大模块进行优化,并分析比较改进前(2013年7-9月)、后(2014年5-7月)的各项工作记录和质量指标。结果:通过对软件系统、硬件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改进前比较,补药差错率下降95%,日均补药盒数提高30.9%,每月机损药盒数减少80%,落药差错率降低96.6%,机器故障率下降87.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化的工作效率,降低处方调剂的差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并实施传统管理;将2019年6-12月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并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析不同因素所致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处方调剂差错类型。结果研究组不同因素所致的药方调配差错率、不同差错类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加强PDCA循环管理可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提高、药房管理质量的改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降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率,提升医院药剂科服务水平.方法 将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减少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中,分析处方调剂内差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处方调剂内差件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超过50%;提升了药师对服务品质管理手法的认识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结论 提高了药房服务的品质,降低了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内差件数,保证了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的处方,总结原因,提出预防差错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门诊西药房差错处方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差错产生的原因。结果 2010年3月~2014年3月门诊西药房差错处方为62张,医师因素导致差错的处方12张,差错率19%;药师因素导致差错的处方39张,差错率63%;其他因素导致差错的处方11张,差错率18%。结论门诊西药房应该提高药师专业水平,规范药品的调配,及时更新医师的药学信息,有效防止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苏炳杰 《海峡药学》2016,(2):285-286
目的:探究在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西药房处方调剂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差错的原因、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在2014年一年里共有5000例西药房处方,其中共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处方34例,在处方调剂差错中品种差错出现最多,紧接着是数量差错、错发患者、用法用量出错等其它差错。结论在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中差错因素的原因分析中显示针对出错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应用,从而规范管理,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张金义 《海峡药学》2016,(11):284-285
目的 研究并探讨PDCA循环法降低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的作用.方法 于2014年1月~12月,对该阶段内我院西药房药品调剂中出现的内部差错事件共320起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于2015年1月~12月,在该阶段内我院西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对2014年1月~12月和2015年1月~12月这两个阶段内我院西药房管理中的药品调剂内部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及药品调剂管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月~12月,我院西药房药品调剂内部差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易混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占比为37.50%、25.00%、21.88%、15.63%.2015年1月~12月我院西药房共发生170起药品调剂内部差错事件,较2014年1月~12月明显更低(P<0.05),同比下降46.875个百分点.2015年1月~12月的药品调剂管理质量评分为(89.36±9.26)分,较2014年1月~12月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西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可有效减少药品调剂内差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用药安全性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