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感染药学》2017,(2):352-354
目的:分析某医院传染科患者抗感染类药物致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感染类药物致患者ADR报告75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和给药途径、抗感染药物种类以及涉及ADR损害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结果:50~59岁患者用药ADR发生率较高,占25.33%;男性多于女性;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为最高,占70.67%;抗感染类药物中抗菌药物引起ADR占88.00%;而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和利福霉素类引发ADR分别占21.33%和22.67%;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40.00%。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的比例、引发ADR抗感染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要合理分析总结ADR引发的相关因素,加强药物使用的管理和ADR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2012—2018年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讨ADR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应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2018年上报的404例铂类ADR进行信息汇总,分别从患者基本情况、药品名称、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ADR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ADR相关因素的关联情况。结果 ADR报告中,41~50岁患者比例最高;顺铂所致ADR例数最多;含铂化疗方案最常见的ADR是骨髓抑制;51.83%的ADR发生在用药几天后。顺铂与血液系统及胃肠系统损害关联较强;洛铂与血液系统损害关联较强;ADR发生时间为2~10 d与血液系统损害关联较强;关联规则显示:1~24 h内发生的ADR与奥沙利铂所致ADR严重程度较低。结论医护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DR信息上报,总结不同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给出合理的监护建议,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214例抗菌药所致ADR,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发生时和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以老年患者居多,抗菌药致ADR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ADR发生时间多数为用药初期,ADR累及损伤系统主要为皮肤附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结论抗菌药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抗菌药ADR检测工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23):3217-3219
目的:探讨动物骨多肽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动物骨多肽类药物ADR发生情况,对96例ADR从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发生时间、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关联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例ADR(含17例严重的ADR)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34∶1;40岁以上患者居多(56.25%);ADR多发生在用药后15 min内(39.58%),以静脉滴注为主;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4.81%),其次为呼吸系统损害(18.35%)和全身性损害(16.46%);ADR关联性为很可能的有41例(42.71%),可能的有55例(57.29%);出现ADR并给予停药或相应处理后43例(44.79%)患者痊愈,53例(55.21%)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结论:医护人员应掌握动物骨多肽类药物致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及临床用药监护,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吴海燕  韦炳华 《中国药事》2013,(10):1103-110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2年上报的241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大类,其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其次是心脑血管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累计的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坚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74+176-174,176
目的了解本院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报告,从ADR报告涉及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的药品种类,前5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主要累消化系统、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多,医生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我院肿瘤内科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164例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64例ADR中男性76例,女性88例;40岁以上154例;细胞毒类药物的发生率居首,占77.9%;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其次为骨髓抑制.结论 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药师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2年上报的33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8例ADR报告涉及药物9大类10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全年ADR报告34.02%,位居第一;中药制剂占19.23%,位居第二,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78.99%。ADR类型主要以皮肤系统及胃肠系统受累为主。结论必须加强静脉注射给药ADR的观察,对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应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宋培光 《安徽医药》2006,10(8):638-639
目的观察本院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87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较易发生ADR,构成比为49.43%;抗感染类药物易发生ADR,构成比为42.5%。结论应积极开展ADR监察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医院254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国栋  顾媛媛  桂月 《中国医药》2013,(12):1788-1789
目的分析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上报至北京市ADR监测中心的254例ADR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收集的ADR病历资料按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疑似不良反应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等情况的相关例数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254例患者发生ADR共316例次,老年患者137例(53.9%),有既往史者44例(17.3%),静脉滴注218例次(69.0%)。疑似西药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为主,占37.7%(119例次)。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湖南省江永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原因,以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部收集到的153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ADR涉及的药品情况、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的类型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3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ADR(占37.25%);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0.20%);所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1.83%);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9.05%);合用药品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法,对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收集的965例ADR报告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 965例ADR涉及药品486种,抗感染药引起ADR 139例,占28.60%;皮肤、黏膜损害562例,占37.85%;ADR报告填写质量较差.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应加强严重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ADR)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09-2014年139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情况等方面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9例ADR中,女性占总例数的52.52%(73例),略高于男性;年龄以大于60岁以上人群发生最多,占总例数的29.50%(41例);65例(占总例数的46.76%)在用药后1~30 min时出现不良反应;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分别占总例数的27.46%和18.31%;除1例发生有后遗症外,其余ADR的预后转归较好。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我院2008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总结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我院2008年上报的100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中老年病人为主;引起ADR的药品以抗菌类药物为主.发生ADR最主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328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报告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师(占90.5%);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占81.1%);ADR涉及的药品抗感染类药物居首位(占51.5%),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9.2%);临床表现以全身性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 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重视ADR的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药品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宪军  张晓兰 《首都医药》2009,16(16):56-57
目的探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52.4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6.02%);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2.72%)。结论加强临床ADR监测,掌握ADR发生规律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2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6岁以下患儿占65.0%;静脉给药途径引发不良反应占82.5%;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占66.67%:临床表现以皮疹、红斑、瘙痒等最为多见.结论: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减少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5年至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78例,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途径与剂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有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ADR患者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表现多样,以全身性损害最常见,占24.88%;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d以内,占83.33%.结论 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减少加替沙星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提前规避风险,为肿瘤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上报的124例铂类药物致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使用及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铂类药物致ADR报告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ADR主要发生年龄段为50~69岁,共89例,占71.77%;病例数排序居前2位的药品为顺铂(38例,占30.65%)、奥沙利铂(26例,占20.97%);ADR多见于用药3~14 d后,共78例;其中累及血液系统的ADR 106例,占85.48%。结论 对具ADR高危发生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有效预防和减少铂类药物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1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青  李俊  吕雄文  刘丽萍 《安徽医药》2013,17(11):1993-1995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情况、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某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上报的10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09例ADR报告中,女性(61.47%)多于男性(38.53%),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23.85%;以口服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居多,占57.8%;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以及中药制剂分别位列前三位;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积极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漏报,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