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MRI观察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观察58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的鼻窦MRI的改变,并对鼻窦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的发生率为55.2%,放疗后窦炎发生率为87.9%,其中放疗前无鼻窦炎放疗后92.3%患有鼻窦炎。【结论】鼻咽癌患的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发生率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增高。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7):1163-1166
临床观察发现 ,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发病率较高 ,放疗后更高 ,放疗可能对鼻窦炎是雪上加霜。为提高对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认识 ,笔者收集近年的文献 ,就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发病原因、临床及CT表现、防治等情况作一概述。1 发病率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中 ,既往常见口腔黏膜炎的报道 ,而对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很少有比较完整详尽的文献资料 ,这可能与早前相对落后的影像学检查限制了对该病的认识有关。事实上 ,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周永等〔1〕 报道放疗前为4 3 9% ,放疗后升至 93 2 %。作者〔2〕也统计过一组资料 ,放疗前鼻窦炎…  相似文献   

4.
何小进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39-39,41
目的对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7(1例放疗前无鼻窦炎而放疗后出现鼻窦炎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应的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后鼻窦炙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70例鼻咽癌患者中,有56例患者发生了鼻窦炎,占80%,其中处于T3+T1期的22例患者,有16例发生了鼻窦炎,占72.7%,处于T3+T4期的48例患者,有40例发生了鼻窦炎,占83.5%。T3+T4期的鼻窦炎发生率高于T1+T2期的鼻窦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70患者在放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以上发生鼻窦炎的比例不同,分别为50%、62.9%、75.7%和429%,各阶段鼻窦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率较高,多数集中在放疗后的6~12个月内,与年龄、鼻腔受侵犯范围、病理分型及肿瘤分期等因素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伊宁 《广西医学》2003,25(6):898-901
目的:调查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率。方法:观察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后半年至3年的耳鼻咽喉临床资料。结果: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51.33%,鼻窦炎30.97%。放疗后有13种耳鼻咽喉疾病,其中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为96.46%、92.92%、74.34%、61.95%、36.28%、29.2%。在放疗后半年时,放射性咽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的发病率分别达到96.46%、79.65%、53.98%、36.28%、23.89%。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发病率为50.57%。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容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及鼻窦炎。放疗后容易并发放射性咽炎及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干燥与萎缩性咽炎、鼻钻连.发病高峰期除干燥与萎缩性咽炎在2年—3年时外,余以上5种常见并发症均在半年时。  相似文献   

6.
邓鹏  唐安洲  周永 《广西医学》2005,27(5):701-703
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的研究已经比较广泛深入。放疗后鼻窦炎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86.8%-93.2%,其发病机理及演变过程与普通鼻窦炎有明显不同.研究的深广度尚比较局限。本文对慢性鼻窦炎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它们,特别是放疗后鼻窦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鼻窦炎3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有完整资料的42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放射治疗前与放射治疗后CT扫描,局部体征,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424例鼻咽癌患中放射治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11.3%(48/424),放射治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79.5%(337/424),以放射治疗后6个月的时段发病率最高(57.6%),分段放射治疗和连续性全程放射治疗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68.0%(153/225)和92.5%(184/199),结论:放射性鼻窦炎发病率较高,有逐年增长趋势,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预后效果,采取适当方法及时开放引流窦口,定期冲洗窦腔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黏膜形态学变化与鼻窦炎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从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角度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方法 按病例纳入和剔除条件选出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 d内各取同侧中鼻甲黏膜组织一块,在光镜下观察黏膜组织形态;随访1年以上,根据病史、鼻内窥镜检、鼻窦CT检查结果观察鼻窦炎发病情况;根据鼻黏膜组织形态改变和鼻窦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4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有68例病人鼻黏膜组织形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异常,则放疗后其损伤更为严重.(2)随访1年以上,7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中有63例并发鼻窦炎,占85.14%,其中,Ⅰ型1期9例、Ⅰ型2期54例.(3)放疗前,鼻黏膜组织形态正常50例,异常24例,放疗后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2%、91.67%(P>0.05);放疗后,鼻黏膜组织形态损伤和正常者的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89.71%、33.33%(P<0.05).结论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鼻黏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鼻黏膜放射性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首位。放射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但会带来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痛苦,有患者甚至因此终止治疗,所以对NPC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诊疗原则做一综述。1鼻窦炎鼻咽癌放疗后常并发鼻窦炎,有研究报道[1],93.2%的患者在放疗后1年半内并发鼻窦炎,放疗后5~10年的患者中鼻窦炎的患病率高达76.9%。放疗后并发的鼻窦炎中,上颌窦、前组筛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最易受累的区域[2]。1.1病因一般认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鼻腔鼻窦黏膜纤毛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脱落,可导致纤毛系统运送功能、清除功能下降或丧失[3],而且鼻窦引流口周围组织的粘连和炎性肉芽组织的阻塞可使鼻窦炎长期不愈[1]。1.2诊断目前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多与普通鼻窦炎相同。放疗后出现鼻塞、多脓涕等症状,亦可伴有长期低热和头面部疼痛,结合影像学改变基本可以明确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生以放疗结束后6个月~1年为...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NPC首选放疗,放疗后1年半累积发病率,鼻腔粘连和鼻窦炎分别为30%与90%,表明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发病率很高.2001年12月至2004年3月我科对12例NPC放疗后鼻窦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Zou GR  Lin XH  Wu JH  Hu JZ  Zhang C  Li JS  Li YH  Cao XL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171-1174
目的观察早期鼻咽癌(T1-2N0-1M0)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急性放射性损伤、无疾病进展生存的关系。方法以32例健康志愿者的平均血清TGF-β1水平(50.2±3.2)ng/ml作为本试验患者的标准值。57例早期鼻咽癌初治患者按照放疗前血清TGF-β1含量分为两组:A组29例:血清TGF-β1值低于或等于标准值的患者;B组28例:血清TGF-β1值高于标准值的患者。检测患者放疗前、中、后的血清TGF-β1含量,评估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程度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35.4±1.4)、(58.8±1.0)n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粘膜、皮肤损伤程度明显高A组(P<0.05)。急性放射性粘膜、皮肤损伤3级的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3级以下的患者[(54.0±2.2)ng/ml vs(42.0±2.3)ng/ml,(54.3±2.4)ng/ml vs(43.4±2.2)ng/ml,P<0.05]。A、B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3.4%vs 7.1%,3.4%vs 10.8%)、无疾病进展生存率(DF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能降低早期鼻咽癌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早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的血清TGF-β1水平能预测患者急性放射性粘膜及皮肤损伤的程度,但与DFS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鼻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NPc放疗后鼻出血(nosebleed,NB)患者1例,NB并鼻窦炎(sinusitis)1例进行诊治,并回顾性分析该2例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一号在多次填塞止血无效后采用鼻内镜(Nasalendoscopy,NE)下电凝止血,疗效显著,且随访1年未复发。患者二号采取NE下激光止血,并使用抗生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NE下应用激光以及电凝法止血能有效治疗NPC放疗后并发NB,抗生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期患者口腔反应及念珠菌负荷状况及生物分型。方法:同期观察NPC放疗期患者48例(实验组)和健康对照者42例(对照组)的口腔反应,并采取漱口法进行口腔念珠菌的定量检测,利用革兰染色法、厚壁孢子生成实验、CHROMagar显色培养和API 20 CAUX鉴定系统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实验组中有30例主诉口干、疼痛,其中10例伴有味觉障碍;8例有放射性口炎;7例为口腔念珠菌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为50.00%,高负荷检出均来自有口干主诉的患者,而对照组仅为16.67%,负荷均低于500CF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值=3.000,95%CI 1.44~6.24);24个分离株中白色念珠菌15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高里念珠菌2株,法氏念珠菌2株,其它3株。结论:NPC放疗期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受损,主要表现为口干和放射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发生率增高。口腔念珠菌的检出率增加,除白色念珠菌外,其它菌型亦可能成为NPC放疗患者口腔念珠菌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晓宁 《广西医学》2003,25(12):2381-2383
目的 :研究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 4 3例 (金龙组 ) ,与同期单纯放疗病人 4 3例作为对照组 (单放组 )比较。观察肿瘤消退率 ,NK细胞、T细胞亚群、射野皮肤粘膜反应。结果 :放疗结束时金龙组颈部肿瘤全消率为 88.4 %,明显高于单放组的 6 7.4 %(P<0 .0 5 ) ,鼻咽部却无统计学差异 ;与治疗前相比 ,金龙组 NK细胞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T细胞亚群改变不明显 ,两组口腔粘膜及皮肤急性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放疗加金龙胶囊综合治疗鼻咽癌可以提高肿瘤全消率、免疫功能 ,不增加放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疗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轻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2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9例。研究组在放疗前、中、后采用拟定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3%碳酸氢钠水溶液含漱。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放疗,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观察口腔粘膜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口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第3周、放疗第7周和放疗结束后2周口腔粘膜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延缓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因口腔粘膜反应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射治疗前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于放疗前后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β2微球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8例鼻咽癌患者和24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VEGF水平,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方法测定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对其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为(174.0±130.0)ng/L,稍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34.1±66.6)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TNM分期T4和临床分期Ⅳa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高.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267.3 ng/L者,无远处转移生存期短(P<0.05).β2微球蛋白水平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治疗前VEGF水平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NPC)患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鼻咽癌患放疗前和放疗后半年、1年和3年行听诱发电位、鼓室导抗图和纯音听阈检查。正常对照组为30例健康。结果:与放疗前比较,患组放疗后半年听功能减退明显,以中度以上听力损伤的例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1-3年听觉稍有改善,但未能达到放疗前水平;此后,再次出现听功能减退现象。结论:放疗可影响鼻咽癌患的听功能,放疗后患的听功能呈起伏式、不可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免疫治疗在放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放疗+免疫增强剂治疗组,采用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和电子线局部外照射,观察放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单纯放疗组后CD3、CD4、CD8与疗前比均明显降低(P〈0.05)。放疗+免疫增强剂治疗组放疗前后对比,CD3、CD4、CD8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