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10月10日起,全国降低22种药品400多个剂型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这是第17次药品降价。这次的降价有何新变化、新措施呢?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它,关注它——  相似文献   

2.
曼鹿 《医药世界》2005,(10):52-53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达到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此次降价从10 月10日起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这22种药品降价,是因为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价格虚高空间较大,也是各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07,18(5):353-353
2007年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正式发出通知,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的品种价格下调,平均降价幅度20%,最大降幅达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  相似文献   

4.
关于药价虚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雷 《安徽医药》2006,10(3):237-238
今年6月份就打算出台的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推迟了3个月之后,日前终于公布了,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的降价幅度是40%左右,最大的降价幅度达到63%.其实这是第17次降价,但我们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能感觉到药价太贵,费用太贵,过去16次药品降价,药价虚高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市场药价越高折扣越大越好销的"逆调节" [1],直接危及社会诚信.所谓虚高就是物不所值,是药品流通行业日益竞争以及医疗领域所暴露出来的顽疾.在此就其原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知识精神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药价虚高”问题,国家发改委酝酿再次对药品实施大幅度降价。参加降价专家论证会的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日前透露:将对22种抗感染类药品实行降价,最高降幅达90%,平均降幅达60%,最低降幅为20%,其中专利药将降价30%。  相似文献   

6.
干荣富 《上海医药》2007,28(3):106-109
医疗与医药行业是息息相关的两大领域,从1997年10月国家政府部门对药品实行第1次降价起至2006年12月底公布的第21次降价止,据统计降价金额已达416.6亿元。其中以2005年9月第17次降价的平均降幅为最大,达40%;2007年1月26日实施的第21次降价总金额为最高,达70亿元/年。降价是为了  相似文献   

7.
王军 《中国药店》2012,(5):40-41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调整消化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从5月1日起53个品种、300多种剂型规格的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平均下调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 对于本次降价,市场反应总体冷淡,多方人士认为本次降价将淹没在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潮水中.  相似文献   

8.
杨朝楼 《上海医药》2007,28(11):492-492
《中国经营报》10月21日报道,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官员表示:“发改委20多次药品降价,国家未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他同时透露,在医疗体制不能得到有效变革前,希望通过限制仿制药和药品价格的方式降低医疗成本,将难以达到目标,而在药品市场的下一轮“价格博弈”中,市场化控制价格的手段将成为主角,以往粗放式以行政限价手段,将在未来退出舞台。国家发改委考虑从源头上改变药价虚高问题,对仿制药品采用10%幅度“价格递减”,仿制次数越多,价格就越低,同时鼓励直销,控制出厂价和销售价之间的价格差。其实,“久治不愈”的看病贵、药品价格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市各大医院已经开展医疗机构联合由市招标办,进行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开始从几种扩大到几十种,使药品的实际成交价下降了10%~50%之间。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对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低价药和微价药中标较多。从2000年3月国家公布部分药品降价,同年5、6、7月,又有9个品种57个规模的常用药品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再次开始大幅降价,平均幅度为30%。2001年12月11日又有十几个品种的药品降价,而且降价的大部分药品是国家定价的国产抗生素类药品。由于几次药品的大幅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的第22次降低药品价格正式执行。主要涉及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降价金额50亿元左右,平均降价幅度15%,最大降价幅度达到81%。  相似文献   

11.
药价虚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晨珂 《药品评价》2006,3(2):94-96
药品价格虚高已经成为医疗改革中的一大难题。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行政手段来抑制或降低药价。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并没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切的实惠。老百姓到医院看病的负担越来越重。药价的持续上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持续关注。17次的药品降价、限制最高零售价、药品招投标、医药分管等措施并没有真正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现行的药品价格依旧偏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药品价格的虚高,如何才能使药品的价格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呢?  相似文献   

12.
对部分抗生素产品降价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国家发改委宣布对24个品种400多个规格的抗生素产品实行降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最高降幅达到56%,降价金额约35亿元,是历次降价中降幅最大的一次。降价分2次进行,第一次是6月7日,对3种数十个规格的抗感染药品实行降价,第二次是同月21日,对其余21个品种400多个规格的抗感染药品实行降价。那么实行降价后药品的市场究竟如何?医院用药的增幅是否受到影响?药品是否还有继续降价的空间?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以药品销售的最大终端——医院用药,作为本文分析的数据支撑和思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看病贵中,药物贵是最大的一块。那么,如何能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是否可以由政府来统制药价且实行降价?自1998年以来,政府有关机构已有过19次“药品降价令”,但效果并不明显。第18次药品降价,估计110个品种降幅25%,部分廉价药首次升价5%~10%。前17次降价的效果之所以不明显,问题在于,利益驱动之下,所降价的药品或称“普药”几乎进不了城市的大医院,而是很快被驱赶到乡间,甚至渐渐被驱赶出市场。今天我们在城里已经很难见到几分钱一粒的阿司匹林或者几块钱一支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01,12(9):555
本刊讯国家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自1997年以来先后10次降低了中央管理药品的价格.由国家计委公布的降价药品达200多个品种,降价总额累计约100亿元. 这10次降价的具体情况是:1997年10月,国家计委公布了15种抗生素类药品和32种生物制品的价格,平均降幅约为15%,年降价总额约20亿元;1998年4月,国家计委公布了中央管理的解热镇痛类等药品38种,平均降幅约10%,年降价总额约15亿元;1999年4月,国家计委发出《关于重新审定头孢类等部分中央管理的药品价格的通知》,降低头孢类等21种中央管理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约20%,年降价总额约20亿元;1999年6月,国家计委降低了西力欣等150种进口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约5%,年降价总额约8亿元;1999年8月,国家计委降低了降纤酶等2种生化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约15%,年降价总额约1.2亿元;2000年1月,国家计委降低了人血白蛋白等12种中央管理生物制品的价格,平均降幅约10%,年降价总额约3 4亿元;2000年6月,国家计委降低了头孢拉定等9种药品的零售价,平均降幅约为15%,年降价总额约12亿元;2000年10月,国家计委降低了氨苄青霉素等21种药品的零售价,平均降幅约20%,年降价总额约18亿元;2001年4月,国家计委制定公布了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69种抗感染类药品的零售价格,零售价格平均降低20%,年降价总额约20亿元;2001年7月,国家计委制定公布了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49种中成药的零售价格,零售价格平均降低15%,年降价总额约4亿元.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宣布第18次药品降价,平均降幅23%。一些专家认为,这次有新特点,但仍属治标不治本。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67种抗肿瘤药品的零售价格。降价涉及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23%,最大降幅57%,降价金额23亿元。与以往  相似文献   

16.
《首都医药》2007,14(9):33-34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第22次降低药品价格,降价金额高达50亿,最大降价幅度达到81%。随后,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和140多家国内大型医药企业联合上书国务院,呼吁停止单纯的药品降价。但国家为抑制药价虚高的新一轮降价风暴已成定局,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又发布了第23次药品降价通知。为此,关于药价到底该不该降的声音再一次激烈碰撞着。有人认为,要想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只有降低药品的价格,才能从源头上控制虚高的药价,而有人则认为,一味地降低药品价格,不仅会影响制药行业的发展,而且患者也无法真正从降价药中受益。本期辩论会特邀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就药品该不该降价这个辩题展开了辩论。  相似文献   

17.
传媒广场     
《经济日报》2005年9月29日发表记者许红洲的文章《22种药品降价涉及金额40亿元》和《“许多药品仍有降价空间”———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报道,国家决定大幅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以抗感染类药品为主,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达63%,降价总额约40亿元,从2005年10月10日起执行。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指出,此次降价幅度较大,为什么药品多次降价后依然有如此大的降价空间?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药品受技术进步、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实…  相似文献   

18.
尹婷  江滨 《中国药学》2018,27(11):799-804
研究三明市药品限价采购政策的效果。通过对比福建省七八标和三明市第一次药品限价采购数据和实地调研,分析限价采购在品种、价格、供应、企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发现:(1)限价采购后,采购品种和企业数量减少,品种和企业结构得到优化。(2)采购药品总体可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但小部分药品存在断货现象。(3)药品价格总体下降,单价5元以上国产药品降幅约10%,进口药品降价少,单价低于3元的低价国产药品有一定涨幅。三明市药品限价采购政策在优化采购结构、控制"药价虚高"、完善产业结构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但也存在部分药品供应不足、进口原研药难降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决策点击     
<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酝酿新一轮药品降价据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正在酝酿之中,将择期出台。药品降价所涉及的具体品种和幅度仍在酝酿中。据悉,此次药品降价的目的是尽量挤压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这些中间环节的虚高价格,既保障医药企业的合理利润,又让老百姓从降价中获得更多实惠。业内人士表示,挤掉药品的虚高价格是必须的,但前提是挤掉的必须是“虚高”的那一部分。否则,过高的降幅,很可能让一些品质好的药品“无利可图”,以至于厂家不再生产,而这样的直接受害者肯定是患者。记者同时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能够确认的是,这将是我国最大幅度的药品降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莉 《淮海医药》2006,24(6):522-523
自1997年政府重新对药品价格实施管制以来,国家已多次出台降价措施,降低了1 000多种药品的价格.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1年以来,药品零售价格连年下降,政府有关部门在降低药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但老百姓对药品降价的感受并不明显.当前,群众对药品价格虚高反映十分强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现行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