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尿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中经络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尿酸水平诊断的关系.方法:回顾315例ACl中经络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各型患者血清尿酸含量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血尿酸水平、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315例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04 μmol/L,其中高血尿酸(HSUA)165例占54.6%,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患者中HSUA分别占61%和65%.结论:以痰、瘀为主证型的ACl中经络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其他证型偏高,提示高尿酸血症与血瘀、痰凝等证候相关;ACl中经络合并HSUA与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关系较与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及气虚血瘀证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崇明地区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证型与血黏度的关系.方法:314例ACI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人院第2天进行血黏度水平测定.结果:ACI患者中风痰瘀阻证117例、气虚血瘀证76例,分别占总人数的37.3%,24.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证型中血黏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其中风痰瘀阻、气虚血瘀为主的证型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尤为明显(P<0.05).结论:崇明地区ACI中医分型以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为主,血黏度可作为ACI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分型研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ACI)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其对各证型ACI的防治意义。方法回顾研究152例ACI初诊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定量测定发病第3、7、14日的血浆D-二聚体,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I各证型在发病后第3日和第7目的血浆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在上述两个时段,ACI各证型的血浆D-二聚体升高程度各不相同,其中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以痰血瘀阻为主的证型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5);第14日,ACI风火上炎讧和阴虚风动证的血浆D-二聚体均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较第7日稍有下降(P〉0.05),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风痰瘀阻证较第7日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与ACI痰、瘀证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ACI分型研究和干预治疗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聂志红  马卫琴 《新中医》2014,46(10):43-45
目的:观察分析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300例脑梗死(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患者,中医辨证分为风火上炎、风痰瘀阻、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5个证型,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测定尿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尿酸平均水平(326.84±95.16)μmol/L,较健康对照组(247.90±88.78)μmol/L显著升高(P0.01)。脑梗死组尿酸水平升高者比例为38.67%(116/30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00%(8/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尿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尿酸水平最高者为痰热腑实证(57/300,19.00%),其次为风痰瘀阻证(107/300,35.67%),最低者为风火上炎型(31/300,10.33%)。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不同证型脑梗死患者尿酸水平不同。痰热腑实证尿酸水平比风痰瘀阻证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比风火上炎、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显著升高(P0.01);风痰瘀阻证尿酸水平比风火上炎、气虚血瘀、阴虚风动证均明显升高(P0.01),提示尿酸水平升高可能与脑梗死痰热腑实、风痰瘀阻证型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尿酸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与痰瘀有关的证型形成相关,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I患者辨证分型为5个证型组,测定血清甲状隙激素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捡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气虚血瘀型及风痰瘀阻型、阴虚风动型患者血清T3水平低于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瘀”、“虚”、“痰”为主证型的ACI患者血清T3、FT3水平较低.甲状腺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临床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中风急性期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脑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组,即风痰火亢20例、风痰瘀阻20例、痰热腑实20例、气虚血瘀20例、阴虚风动20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对照组血糖水平。结果风痰火亢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血糖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最为密切,要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重视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进而提高治疗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尿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晋  陈志伟 《中医杂志》2006,47(10):773-774,78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高血尿酸(HSUA)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208例AC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中风证型、性别、年龄、糖尿病及血脂的关系。结果:208例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09umol/L,其中HSUA125例,占60.1%;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患者中HSUA分别占71%和75%。结论:ACI与HSUA密切相关,血尿酸在形成结晶前已存在危险性;ACI合并HSUA与风痰瘀阻、痰热腑实型关系较与阴虚风动、肝阳暴亢及气虚血瘀型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诊疗思路及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4例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分为5个,以气虚血瘀证最多,其后依次为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本研究304例患者中,男性200例,占65.79%,男性患者中以风痰瘀阻证最多;女性104例,占34.21%,女性患者中以气虚血瘀证最多。肝阳上亢证与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关系密切(P0.05);风痰瘀阻证与HHcy关系密切(P0.05);阴虚风动证与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肝阳上亢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吸烟、糖尿病和HHcy;风痰瘀阻证的危险因素是HHcy;阴虚风动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 (ACI)急性血瘀期辨证分型与其关系 ,提出ACI急性血瘀期证的量化标准与意见。方法 :测定 66例ACI急性血瘀期患者 ,分别测定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 ,并与健康人 ( 2 0名 )作比较。结果 :( 1)标证中以“痰”、“瘀”为主的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均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活性下降 (P <0 0 5) ,其中以气虚血瘀证活性型t PA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1) ;而以本虚为主的阴虚风动证 ,则见活性型t PA含量增高 (P <0 0 5) ;肝阳上亢及阴虚风动证以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下降显著 (P <0 0 1)。 ( 2 )经逐步回归判别 ,虽然影响急性血瘀严重程度与t PA活性、神经系统缺损积分以及年龄增长等三因素等有关 ,但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 ,不存在密切的正负关系。 ( 3)影响神经系统缺损积分经统计学分析 ,与血瘀积分呈正相关 (r =0 70 ,P <0 0 1)。结论 :( 1)风痰瘀血、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其病变基础主要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 ,而阴虚风动和肝阳上亢证则见前列腺素系统活性降低。多指标综合分析 ,有助于中医对ACI急性血瘀期证型的判别。 ( 2 )单一指标无助于区别ACI急性血瘀期型别 ,其改变仅能说明血瘀存在 ,究属哪一型别 ,应做综合分析加以判断。 ( 3)影响神经系统缺损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选择脑卒中中经络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者,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脑卒中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中医5证型的肝经维度和焦虑维度积分,在阴虚风动、风火痰亢和痰热腑实明显增高(P0.05);而风火痰亢、风痰瘀阻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抑郁维度增高(P0.01)。PSD发生的证候频率,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风痰瘀阻、风痰火亢和痰热腑实证。结论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阴虚风动、风痰火亢证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证发生PSD的证候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2.
中风证型与内皮素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115例中风患者辨证分型后血浆内皮素检测分析表明 ,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三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 5 ) ;风痰阻络、气虚血瘀二型明显高于阴虚风动型(P<0 .0 5 ) ;风痰阻络与气虚血瘀二型相比无显著意义(P>0 .0 5 ) 。说明二种实证证型与血浆内皮素水平增高最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并观察相应中药复方联合川芎嗪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根据不同时段中医证型,在常规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运用川芎嗪联合中药复方治疗:(1)肝阳上亢型,给予羚羊钩藤汤;(2)痰热蒙蔽清窍型,给予黄连温胆汤;(3)痰热腑实型,给予大承气汤合菖蒲郁金汤;(4)气虚血瘀型,给予补阳还五汤。对照组按西医的常规治疗。结果: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存在着一定的演变规律,即发病前3天以肝阳暴亢型、痰热蒙蔽清窍型、痰热腑实型多见,经临床治疗后,肝阳暴亢型患者比例逐渐下降,而痰热瘀阻和痰热腑实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而且随访半年则以气虚血瘀型、阴虚火旺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胃虚寒型多见,气虚血瘀型为主,其次为脾胃虚寒型。经4周的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存在着一定的演变规律,即急性期以实证为主,经对证治疗后则相应的实证减轻或消退,进而凸现的是虚证本质;依据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中医证型,运用与证型相应的中药复方联合川芎嗪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天宁饮类方对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了解天宁饮类方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16例偏头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08例,研究过程中剔除1例,脱落15例。最终有效病例200例,两组各100例。其中风痰瘀阻证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风痰瘀阻兼肝阳上亢证治疗组44例,对照组48例,风痰瘀阻兼气血亏虚证治疗组19例,对照组17例,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证两组各15例。风痰瘀阻证治疗组口服天宁饮,风痰瘀阻兼肝阳上亢证治疗组口服平肝潜阳天宁饮,风痰瘀阻兼气血亏虚证治疗组口服益气养血天宁饮,风痰瘀阻兼肝肾阴虚证治疗组口服补益肝肾天宁饮,对照组均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个疗程为15 d,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同一证型患者用药前后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个证型两组患者头痛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4个证型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个证型的总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天宁饮类方可明显改善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作用机制与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江苏省8家医院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统计患者病程、年龄、地区,并检测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总结各证候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湿热蕴结证150例,占33.78%;瘀热阻滞证131例,占29.50%;痰浊阻滞证117例,占26.35%;肝肾阴虚证46例,占10.36%.瘀热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病程长于湿热蕴结证和痰浊阻滞证(P<0.05);年龄较轻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蕴结证,较长者主要表现为瘀热阻滞证(P<0.05);急性期以湿热蕴结证为主,间歇期以痰浊阻滞证为主,慢性期以瘀热阻滞证为主(P<0.05);各地域间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证候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炎性指标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湘芳  粟俊 《中医杂志》2005,46(2):128-130
目的:观察脑梗死、脑梗死兼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对住院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72小时内行多导睡眠图监测,作出睡眠呼吸障碍诊断,并对所有的患者按中风(中经络)分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3型.结果: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紊乱,血压变化大,心脏变异性较差,血氧饱和度下降.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标最高,而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型基本正常.结论:脑梗死(特别是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患者与睡眠呼吸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15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收集其肾脏病理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IgA肾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31.58%)、阴虚质(26.32%)、湿热质(19.08%)、血瘀质(7.9%)、阳虚质(5.9%)、气郁质(5.3%)、痰湿质(2.0%)、平和质(1.3%)及特禀质(0.6%);Lee氏分级气虚质以II、III级为主,阴虚质以III、IV级为主,湿热质以II、III、IV级为主,气郁质表现为II、III、IV级,血瘀质和阳虚质病理最重,表现为III、IV、V级;Katafuchi积分阳虚质、血瘀质积分大于阴虚质积分,阴虚质积分大于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积分。结论:IgA肾病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多见,体质类型与肾脏病理分级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方 《中医药研究》2010,(8):895-897
目的观察加味红龙夏海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兼有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胶囊,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中医证候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降压疗效相近(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各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红龙夏海汤对于肝阳上亢兼有痰瘀型的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将152例IgA肾病进行体质分类,并记录其临床分型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IgA肾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31.58%)、阴虚质(26.32%)、湿热质(19.08%)、血瘀质(7.9%)、阳虚质(5.9%)、气郁质(5.3%)、痰湿质(2.0%)、平和质(1.3%)及特禀质(0.6%);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和镜下血尿型为主,阳虚质以大量蛋白尿型为主,痰湿质以高血压型为主,血瘀质可表现为血管炎型;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各项指标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痰湿质体质指数和平均动脉压最高,湿热质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血瘀质和气郁质各项指标均处于"中间型"。结论:IgA肾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多见,体质类型与发病形式及客观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