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肿瘤标记物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翟庆云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14-1615
目的探讨α-L-岩藻苷酶(AFU)、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β2-微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四项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法检测AFU,酶联免疫法检测SCC—Ag、AF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G。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5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他恶性肿瘤、肝硬化比较,除β2-MG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健康组比较四项标记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U、B2.MG、SCC.Ag、AFP阳性率分别为84%、76%、80%、80%。结论AFU、SCC—Ag、AFP、β2-MG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α-L-岩藻糖苷酶测定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α-L-岩藻糖苷酶(AFU)在甲胎蛋白(AFP)阳性相关疾病及原发性肝癌(PHC)中的活性水平并与AFP进行比较,评价AFU在诊断PH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氯-对硝基酚α-L-岩藻吡喃苷(CNPF)连续监测法检测AFU的活性水平;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AFP。结果 PHC患者血清AFU、AF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疾病组,与其他各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AFP、AFU阳性率分别为75.0%、76.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FP诊断PH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联合检测AFU、AFP,其诊断的敏感性可提高到93.1%。结论 AFU在诊断PHC方面确实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ISA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0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健康对照患者GP73、AFP和VEGF含量,分析GP73联合AFP、VEG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健康对照组GP73、AFP和VEGF含量明显低于原发性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GP73、AFP和VEGF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分别为93.2%、95.6%和92.3%,敏感性分别为62.5%、67.2%、72.3%,联合检测GP73、AFP和VEGF可提高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8.9%,单项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GP73、AFP和VEGF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L-岩藻苷酶(AFU)、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β2-微球蛋白(β2-MG)、甲胎蛋白(AFP)四项检测对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速率法检测AFU、酶免法检测SCCA、AF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G。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50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结果 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它恶性肿瘤、肝硬化比较,除β2-MG无差异(P〉0.05)外,其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比较四项标记物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U、β2-MG、SCCA、AFP阳性率分别为60%、76%、80%、80%。结论 AFU、SCCA、AFP、β2-MG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姚涛 《华夏医药》2009,(3):229-231
目的研究3种血清检测指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60例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AFP(甲胎蛋白),速率法检测AFU(a-l岩藻糖甘酶),γ-GT(谷胺酰转肽酶)。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它恶性肿瘤组,肝硬化组比较三顼都有明显差异。原发性肝癌组单顼AFP,AFU,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4%,64%,68%。AFP,AFU,γ-GT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1%,84%,79%。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6%,与单顼AFP(74%)检测敏感性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联合测定AFP,AFU,γ-GT可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丁宁  胡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6):791-792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价值。方法:以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对肝癌组65例、良性肝病组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的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SF)进行联检。结果:肝癌组AFP、AFU、SF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同时血清AFP、AFU、CEA、SF联检能大大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结论:应用多项指标联检对肝癌的检出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7.
肝功能相关指标联合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功检测项目中的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PHC)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PHC患者、50例肝炎患者及50例健康人进行AFU、GGT、TBA、ALP、AFP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GGT〉ALP〉AFP〉TBA〉AFU,特异性依次为AFP〉AFU〉GGT〉ALP〉TBA〉AFP与其他4项参数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提高,特异度则有所下降。结论:AFP、AFU、GGT、TBA、ALP进行联合试验对肝癌诊断有意义,可提高敏感度,适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检和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P7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73和AFP浓度。结果GP73蛋白在肝癌组织强表达,癌旁组织细胞浆表达较弱,正常肝脏组织无表达,58例肝癌组织中GP73阳性为55例,AFP阳性为40例,两者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PHC患者GP73平均浓度为(238.1±121.6)ng/mL,42例GP73阳性,敏感性为72.4%;AFP平均浓度为(885.6±498.6)ng/mL,30例AFP阳性,敏感性为51.7%,GP73和AFP联合检测能将敏感性提高到85.9%(50/58);PHC患者肿瘤大小之间、肿瘤个数之间血清GP73浓度无确切关系。结论GP73是一个诊断PHC良好的血清标志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GP73和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许可银  张弘  朱郁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86-3687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α-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糖类抗原(CAI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测定70例PHC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FP、AFU、CA19-9的含量,并分析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PHC组AFP、APU、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CA19-9单个肿癌标志物诊断PHC的敏感性分别为65.7%、87.1%、50.8%,特异性分别为92%、62%、78%;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和98%,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单项检测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AFU、CA19-9联合检测对PH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可提高AFP阴性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AFP、CA199、β2-MG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99、β2-MG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正常相比较三项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CA199、β2-MG阳性率分别为68%、58%、76%,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结论AFP、CA199、β2-MG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符合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FP-L3、GPC3、AFU三者联合检测模式对诊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选择肝癌患者100例(PHC组),肝硬化患者50例(肝硬化组),正常对照者5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出AFP-L3、GPC3和AFU的浓度。然后分别按照检测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PHC组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的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HC组的GPC3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的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HC组的AFU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AFP-L3、GPC3、AFU三者联合检测时,高于任何单项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 AFP-L3、GPC3、AFU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AFP,采用速率法检测AFU、GGT,原发性肝癌组38例,良性肝病组49例和健康对照组62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AFU、GGT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肝病组AFP、AFU、GGT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4.7%。结论 AFP、AFU、GG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及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慢性肝炎患者75例以及肝硬化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DCP和AFP检测结果,并与病理金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DC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0.95%,特异度为85.96%,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762);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57%,特异度为91.23%,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824);DCP和AFP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1.43%,特异度为96.49%;与病理结果金标准的一致性好(Kappa=0.883)。结论 DCP和AFP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1例PHC及3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其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及对PHC发生的判断价值。结果:PHC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Hc=19.672,P〈0.05);血清VEGF与AFP呈正相关(r2=0.488,P〈0.05);血清VEGF、AFP预测PHC发生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为0.819和0.774,二者均能预测PHC发生(P〈0.05);以VEGF≥106.6 pg/mL和AFP≥30.06 ng/mL作为预测指标,ROC为0.76(495%,CI为0.633~0.866),其特异性达86.1%;以血清VEGF和AFP为参数,拟合预测PHC发生的Logistic二元回归方程,模型方程拟合优度高(χ2=6.097,P〈0.05),预测PHC发生的准确率达78.9%。结论:VEGF和AFP可用于预测PHC发生,如二者联合作为预测因素,其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以及AFP联合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肝脏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00例肝脏疾病患者(肝脏疾病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瑞士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A199、CA125和CEA。并研究分别探讨AFP单独、AFP分别与CEA、CA125、CA199联合以及4种标志物联合应用在不同肝脏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肝脏疾病组中,肝癌734例(36.70%),为肝癌亚组;良性肝病1266例(63.30%),为良性肝病亚组。肝癌亚组血清含量AFP、CA199、CA125、CEA与良性肝病亚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亚组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AFP检测特异性为92.41%高于其他检测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联合诊断敏感性最高达98.39%,与其他检验项目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对肝病的鉴别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AFP,AFP异质体(AFP-L3)以及α-L-岩藻糖苷酶(AFU)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81例,肝硬化72例,慢性乙型肝炎28例,健康对照27例,分别检测每例的血清GP73,AFP,AFP-L3及AFU,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项检测中AFP-L3特异度最高为88.8%,AFP灵敏度、准确度最高分别为60.5%、73.2%,而联合检测组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9.2%、60.5%及77.03%,高于各单项检查组;ROC曲线分析提示联合检测组的线下面积最大为0.765,大于各单项检测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与各单项检测相比,均高于单项检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血清GP73,AFP,AFP-L3及AFU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并与肝硬化、慢性肝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