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湖南农村改水水质对及水源防护卫生的改善情况。改水后与未改水者比较,水质感官性状显著改良,细菌学指标合格率大幅度大升,各项指标都达标的水样数由2.9%提高到33.8%(X^2=24.91,P<0.01);水质综合指数改水后6.65,而未不者达34.84;水源防护卫生状况明显好转(X^2=11.91,P<0.01)。未改水对照点的条件与调查点改水前一致,故调查结果可视为改水前,后水质和水源卫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地区自备水源的卫生状况,为自备供水单位加强水源管理、水质净化 和消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方法 采集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地区自备水源(浅 井水、深井水和泉水)水样共61份,对水质的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以及微生物学指 标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 61份自备水源水均合格的仅有4份,总合格率为6.56%。在感官性状指标、一 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中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微生物学指标(68.85%)、感官性状 指标(67.21%)、一般化学指标(24.59%)和毒理学指标(6.56%);不同水源类型(深水井,浅水井和 泉水)之间比较,不合格率最高的是浅水井(96.88%), 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706,犘= 0.271);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和硝酸盐均有超标现象,其中砷不合格率最高(4.92%)。结论 黑龙江省 东部边境地区自备水源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其次为毒理学指标中的砷超标,此外氟化物和硝 酸盐风险也应该得到重视。建议加强水源保护以及水质净化消毒,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防止介水传染病 的发生。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评价;黑龙江省;水源;自备井 中图分类号:R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3 0201 04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2010年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加强广东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东省所有涉农县(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每个监测县(区)均选择不少于20个监测点。集中式供水监测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农户家中储水器水样l份。对色度、浑浊度等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并调查全省纳入监测范围的县(区)全部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分类饮用人口、水处理方式、供水能力等。结果广东省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共有15606个,供水人口比例为63.98%(4187.89万/6545.91万),以泉水为水源水居多,占37.78%(5896/15606),其中52.31%(8164/15606)没有采取任何水处理措施;分散式供水点有l673639个,供水覆盖人口比例占36.02%(2358.02万/6545.91万),基本以浅井水为水源,占总数的80.13%(1341065/1673639),其中手压泵式占总数的51.24%(857528/1673639)。枯水期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50.00%(1895/3790);丰水期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63.73%(2694/4227)(P〈0.01)。其中集中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53.33%(1784/3345)和66.61%(2529/3797),分散式供水水质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24.94%(111/445)和38.37%(165/430),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均低于集中式供水(均P〈0.01);枯水期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4.28%(1262/2325)和43.2l%(633/1465),丰水期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8.77%(1806/2626)和55.47%(888/1601),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地下水水质合格率均低于地面水(均P〈0.01);全省农村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前3项分别是:总大肠菌群、pH值、菌落总数,其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30%(2566/3930)、87.80%(3492/3977)、89.44%(3514/3929)和75.38%(3239/4297)、90.09%(3871/4297)、92.32%(3966/4296)。结论集中式供水比例低、水质合格率不高仍然是当前广东省农村安全饮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微生物超标是导致水质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1-1993年广东省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了系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合格率为44.3%、77.2%、80.3%、60.5%。水源水超标指标主要是铁、总大肠菌群、锰、PH等;出厂水超标指标主要是余氯和四氯化碳;二次供水和末梢水超标指主要是细菌学指标。三年来水源水质量有所提高,主要是生物性污染指标含量,出厂水、末梢水余氯合格率出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永安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对2008年辖区11个乡镇自来水厂30个村级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结果]监测的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率为91.7%(110/120),各自备水源大部分没有沉淀、过滤和消毒设施。乡镇自来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2.8%、81.8%和81.8%。[结论]永安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普遍较差,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邹城市农村水源水质总体情况。方法对2006--2007年邹城市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达到二级标准值为合格。结果共检测地下水208份.合格率为35.10%。2006年合格率为33.60%,2007年合格率为3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氮、总硬度、锰、铁等。深水井合格率为79.10%,浅小口井合格率为28.10%,大口井合格率为21.30%,不同水源类型水样合格情况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1)。结论水源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重点解决细菌学指标和硝酸盐氮超标的问题。建议加强水源防护,多打深水井,对水源水采取净化、消毒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冯长俊  何立霞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135-1136
目的 了解甘肃省金昌市近1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改善饮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金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990--2005年对该市、郊区生活饮用水在丰、枯水期根据人口密度选点20个,监测项目28项,共监测水质482份。按照水源水、水厂水、管网水和地下水4种类型分析丰、枯水期水质变化情况,自来水厂建成前后水质变化情况。结果 水源水合格率最低,为20%,其他分别是地下水52.22%,管网水57.2%,水厂水61.1%。水源水、地下水丰、枯水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厂水、管网水丰、枯水期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丰水期气温较高,微生物易污染水质,致使微生物指标明显超标,而水厂水、管网水是自来水厂(或水质净化站)消毒处理的结果;2000年前后水厂水和管网水合格率有明显差别,是自来水厂建成投入营运的结果,地下水在2000年前后合格率有明显差别是农村改水,加强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饮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与动态变化,为制定《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要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词查、水质采样检验方法。结果被词查701家集中式供水水源监测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源。2002年最低,占调查总数的12.08%;2003年最高,占35.29%。3年集中式供水合格现状,地下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63.47%、三级水为79.80%。地表水以二级水为标准总合格率46.88%、三级水为65.26%。3年集中式供水水质单项指标检测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安徽农村集中式供水存在水源污染,水质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需加强对集中式供水水源防护、水质处理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河源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河源市区的水源水、出厂水、二次供水、末梢水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共检测市区各种水质852份,合格533份,合格率为62,56%。其中水源水共检测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为100.00%;出厂水共检测66份,合格43份,合格率为65.15%;二次供水共检测168份,合格63份,合格率为37.50%;末梢水共检测606份,合格415份,合格率为68.48%,在所检项目中理化指标100.00%合格,不合格项目均为微生物指标。结论河泺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Ⅰ类标准,其它饮用水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应加强消毒。  相似文献   

10.
1994—1997年广东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省16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县(市)1994—1997年的水质监测报表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水源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中位数值从1995年分别为130CFU/ml、230个/L升至1997年的900CFU/mL、2380个/L.亚硝酸盐氨、总硬度、总固体、总碱度等主要指标中位数值也有所升高;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出厂水1997年、末梢水1996、1997年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经水质综合评价.1994—199/年水源水五级水(严重污染)所占比例由364%升至85.4%,出厂一级清洁水由65.1%升至79.9%.末梢水一级清洁水由22%升至82.5%.显示出厂水及末梢水水质明显改善,但水源水污染严重f,并日趋恶化.结合分散式给水监测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在20-40%之间,提示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做好饮水常规处理和监测工作,是提高饮水卫生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预防介水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烟台市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20个包含农业人口的行政村,以集中式供水行政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水源水水样各1份,检测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结果]2009年抽检出厂水110份、末梢水110份,2010年抽检出厂水113份、末梢水113份,2年合计检测水源水446份。2009和2010年合计,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41.48%、84.30%、88.79%(P〈0.01);项次合格率,出厂水、末梢水分别为75.34%、67.71%(P〈0.01),2009、2010年分别为68.33%、74.63%(P〈0.01)。2009~2010年合计,检测水源水446份(深井水285份、浅井水113份、水库水48份),细菌学指标项次合格率分别为75.09%、66.37%、56.94%(P〈0.01);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均为深井水最高,浅井水次之,水库水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细菌学指标合格率较低,水质二次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台山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和政府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在台山市所辖20个镇集中式供水厂设25个监测点,于丰水期、枯水期各采样1次,检测水样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共24项,并现场调查各监测点的水源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结果台山市农村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64.428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9.46%。共调查集中式供水厂25家,均是以地面水为水源,其中对水完全处理的水厂18家,占72.00%,不完全处理的7家,占28.00%。水质总合格率为57.00%(57/100),项次合格率为96.08%(2306/2400)。完全处理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8.33%(42/72),不完全处理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3.57%(1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丰水期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54.00%(27/50),枯水期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为60.00%(3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的指标有:总大肠茵群、耐热大肠菌群、茵落总数、浑浊度、锰、耗氧量、氨氮和余氯/ClO2。结论台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建议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制水设施,保障制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加强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水质卫生指数对农村不同地理类型的33个生活饮用水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水质综合指数(KI)结果显示:五级水占15.15%,四级水占75.75%,三级水占9.1%。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四级水占3.03%,三级水占87.87%,二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对水质分级影响较大。改良农村饮用水选择二~四级的水源为宜,在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达到一级清洁卫生水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4.
韶关市区自来水水质与介水传染病十年(1982~1991)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出厂水枯、丰水期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均合格,唯浊度及细菌学指标超标,二期平均超标率:浊率9.2%,细菌总数6.6%.总大肠菌群7.9%.从1987年始,水质等级全部达1级水(卫生安全水)标准.水质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呈负相关,与传染性肝炎、痢疾、伤寒关系不明显,说明要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除改善水质外.还必须抓改善环境卫生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分质供水水质的卫生状况,探讨分质供水水质卫生安全及卫生评价标准和措施。方法对2005—2007年广州市分质供水的水源水、处理水、末梢水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参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源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79.23%-100.00%;检测处理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93.46%~100.00%;检测末梢水260份,各项指标合格率为92.31%-100.00%。末梢水主要超标项目为色度、浑浊度、pH、耗氧量、锰、铅、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结论需加强广州市分质供水的卫生管理,另外,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分质供水卫生学评价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用水水质动态,方法:1991-1998年对全省6个县共71个供水点水质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1991-1998年湖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样合格率为46.4%-73.5%,分散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27.3%-56.5%,均无明显升高或下降趋势;集中式供水地面水源水样合格率高于地下水源(P<0.05),地下水源合格率集中式供水与分布式供水无明显差异(P>05),影响农村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学指标。结论:加强农村改水工程建成后的卫生管理是提高农村供水水质的关键,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未改水地区,采用分散式地下供水仍是饮水改良的一种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部队(陕、甘、宁、青4省区)营区自备生活饮用水水源卫生状况,为改善水质、保障广大官兵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表结合实验室检验的方法实施,各项目检验方法均按《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执行。结果调查的165个水源均没有完善的沽治消毒设施;部分单位水源防护存在问题、水源管理制度未完全落实。水质监测:一般化学指标超标28份(17%),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毒理学指标超标16份(9.7%),主要超标项目为氟化物;细菌学指标中细菌总数超标50份(30.3%)、总大肠菌群超标70份(42.4%)。结论西北地区部队营区白备水水源在洁治消毒、水源防护、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水源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细菌学指标超标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宜州市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为保障饮水安全,改善饮水条件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对宜州市各类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2010~2012年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个供水单位地面水水源占20.59%,地下水占79.41%;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70.59%无水处理设施或设施不完善、饮用水不消毒或人工不定期投含氯消毒剂消毒,26.47%有消毒设备但未按要求消毒。2010~2012年合计检测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样806份,合格的404份,合格率为50.12%。水质合格率,2010年为68.09%,2011年为33.22%,2012年为55.95%(P〈0.01);市政供水为87.19%,乡镇集中式供水为30.99%,学校自备水为8.11%(P〈0.01);水源水为31.16%,出厂水为54.55%,管网末梢水为53.81%(P〈0.01)。2010-2012年检测的806份水样中,水样指标检测合格率为色:99.63%,浑浊度:96.03%,肉眼可见物:98.64%,铁:99.26%、锰:99.38%、耗氧量:99.50%、镉:99.88%、硝酸盐:99.75%、氨氮:99.38%、菌落总数:44.42%、总大肠菌群:94.79%、耐热大肠菌群:97.39%,其他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宜州市集中式供水水质较差。微生物污染是供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刘恕安  徐建华  林静佳  李诚 《职业与健康》2014,(13):1821-1822,1825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按照(GB/T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水样的评价。结果2009-2012年共检测水样1503份,合格1107份,总合格率为73.65%。各年合格率依次为76.66%、75.15%、70.78%、7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44,P〉0.05)。各类生活饮用水中合格率由高到低为末稍水(87.31%)、二次供水(77.20%)、深井水(57.67%)、出厂水(51.69%)、山泉水(41.67%)、水源水(3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P〈0.01);不同检测项目中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氨氮(67.48%)、pH值(80.34%)、菌落总数(84.30%)、锰(92.98%)、总大肠菌群(93.41%)、浑浊度(93.45%)、游离余氯(93.70%),其他检测项目合格率介于95%~100%之间。结论广州市白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超标项目主要为氨氮、pH值、锰、菌落总数、浑浊度、游离余氯等指标,今后需加强对饮用水的卫生监测,水源水的保护和治理是改善饮用水水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德保县2008--2012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系统水质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以2005年以后水利部门建成的国债项目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监测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原则,每年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乡(镇),根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源类型、水处理工艺、供水规模及其覆盖人口等再进行分层,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4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监测点.分枯水期、丰水期2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进行水质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砷、氟化物、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茵群等19个指标。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标准的规定为合格。结果5年共抽取92个监测点364份水样,其中合格水样116份,合格率为31.87%,枯水期、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32.78%(59/180)、30.98%(57/184),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均为31.87%(58/182),丰水期与枯水期、出厂水与末梢水间水质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水源水为地面水、地下水的合格率分别为22.73%(40/176)、40.43%(76/188),其中丰水期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8.89%(17/90)和42.55%(40/9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处理、仅消毒处理和未处理3种供水方式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4/4)、48.30%(85/176)、14.67%(27/184),不同处理方式的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中总大肠茵群、耐热大肠茵群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31.86%(116/364)、37.08%(135/364)、78.02%(284/364),浑浊度为76.65%(279/364),肉眼可见物为96.70%(362/364),pH为99.73%(363/364),其他各项均为100.00%。结论德保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主要是微生物污染严重,提示应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工艺处理和消毒,以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