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于芳  吕尧 《现代保健》2009,(36):140-141
目的 探讨巨大痛风石刮除术的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择16例有巨大痛风石的痛风患者行痛风石刮除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分析与切口愈合的关系。结果行刮除术后,有12例切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4例切口感染,后经再次皮瓣转移手术愈合。结论术前患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中对巨大痛风石的刮除要尽最大限度地处理干净,术后次日检测血尿酸,并予以调控,控制血尿酸存正常范围内,同时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抬高伤肢并制动,若能配合红外线照射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痛风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痛风患者晚期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可破坏骨质 ,压迫血管、肌腱引起功能障碍 ,压迫皮肤引起皮肤溃破、坏死等 ,均需手术治疗。我科于 1998年9月~ 2 0 0 3年 2月共手术治疗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2 8例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5例 ,女 3例。年龄 4 6~ 76岁 ,平均年龄 6 1岁。病程 5~ 2 9年 ,平均11.2年。 11例切除单个痛风石 ,15例切除 2个 ,1例切除 3个 ,1例切除 5个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术前测量切除痛风石直径 1.1~ 3.3cm ,平均 2 .4cm ,其中趾间关节 12个 ,跖趾关节 15个 ,趾跗…  相似文献   

3.
吴国隆 《现代养生》2009,(10):16-16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基础上,尿酸盐在关节腔内及周围组织沉积不断增多,引起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有痛风石形成。痛风石与痛风结节可以通用,而肾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只是习惯上的不同而已。同时由于关节炎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复发作而进入慢性期,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关节结构改变)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和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4.
陈龙凤  肖宇  陶娜 《医疗装备》2022,(18):41-43
目的 探讨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痛风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SCT痛风石检查,以关节穿刺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SCT痛风石检查对痛风的诊断价值,比较有无骨质破坏、有无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的DSCT尿酸盐结晶检出情况。结果 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显示,110例疑似患者中,痛风患者84例,占比76.36%,非痛风患者26例,占比23.64%;经Kappa一致性度量,DSCT痛风石检查结果与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6,P<0.001);有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DSCT尿酸盐结晶检出率与无骨质破坏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DSCT尿酸盐结晶检出率与无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痛风石检查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检查结果与关节穿刺液或痛风石样本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生》2014,(1):43-43
柯大夫:我患痛风病3年,近来发现足趾处有了两个黄豆大小的痛风石。请问,经过治疗,痛风石能够消失吗?有了痛风石,是否一定要消除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农村地区痛风患者的膳食模式,分析其与痛风石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2015-2016年广西痛风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的379例痛风病例数据,将调查中的痛风患者根据是否有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128例)和无痛风石组(251例),所有痛风患者既往食物消费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及实际情况进行分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无痛风石痛风病例的主食、鱼类摄入量高于痛风石组(均P0.05)。在校正了性别、职业、吸烟、痛风家族史、血尿酸水平、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内脏和酒精摄入量因素后,壮族、痛风病程≥6年和≥9年均可增加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3.08(1.58~5.98)、3.67(1.59~8.49)和3.84(1.87~7.87);当主食摄入量≥250 g/d和水果摄入量≥100 g/d时均可降低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0.46(0.24~0.87)、0.31(0.13~0.77)。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壮族、长病程(病程达6年以上者)是痛风石患病的危险因素,适量增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可降低痛风患者罹患痛风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耐心服药是关键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虽然表现在关节,却属于全身性疾病,耐心长期服药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如果服用降尿酸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因痛风不再发作而停药,血中尿酸不久后会再度升高,痛风也会不定时再度发作。即使现在不痛还是要长期服药,因为根据观察没有治疗的痛风患者几乎都会得痛风石,虽然痛风石大部分时间不会疼痛,但它对关节和器官组织的破坏是在持续  相似文献   

8.
侍晓云 《家庭医学》2006,(20):52-5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具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可见痛风可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丙磺舒治疗老年人痛风致血尿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共有痛风患者7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71.3岁,对其中4例有用药适应证的老年痛风患者,在停用水杨酸盐类、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降血糖药等药物的情况下,常规成人剂量使用丙磺舒治疗痛风,结果发生2例血尿,经调整治疗措施,在后继丙磺舒治疗痛风中,既预防了痛风的发作,又避免了血尿的发生,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一组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常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痛风发病的源头为高尿酸血症,故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痛风石检出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为痛风患者个性化综合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四川省成都市某风湿专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间的原发性痛风患者508例,调查其饮食行为情况和测量临床指标。痛风石形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508例痛风患者中合并皮下痛风石267例(52.56%),其中男性264例(98.88%),女性3例(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痛风病程、高血压、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非结合胆红素、总蛋白、血尿素氮、豆类及其制品摄入、坚果类摄入、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与痛风石形成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4次/周:OR=0.253,95%CI:0.065~0.986)、蛋类摄入(与≤2次/周相比,3~5次/周:OR=0.522,95%CI:0.313~0.871)为痛风石形成的保护因素; 痛风病程(与<1年相比,5~9年:OR=11.106,95%CI:2.263~54.492; ≥10年:OR=40.476,95%CI:8.197~199.876)、血尿酸水平(与<40.0 mg/L相比,≥100.0 mg/L:OR=5.512,95%CI:1.283~23.674)、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3次/周:OR=3.078,95%CI:1.260~7.522)、动物内脏类摄入(与<1次/月相比, 1~3次/月:OR=2.301,95%CI:1.155~4.585; >6次/月:OR=3.364,95%CI:1.239~9.134)为痛风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论 痛风病程较长且血尿酸水平较高的痛风患者,豆类及其制品、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频率较高者易形成皮下痛风石。建议痛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 减少动物内脏类、豆类食品摄入,适当增加蛋类、乳类及其制品摄入; 临床医师对痛风患者诊疗时关注其饮食行为情况,帮助患者预防或延缓痛风石形成。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肾尿酸结石及肾间质病变。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终身不表现出痛风症状。  相似文献   

13.
作者自1986年7月~1993年7月应用纤维胆道镜对68例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病人,经130例次取石,总成功率89.7%,其中1次取净32例(47.1%),2次取净15例(22%),3次以上取净者13例(19.1%)。作者介绍了操作方法并对一次难以取净的巨大结石和二级以上胆管的嵌顿性结石采用套网钢丝切割粉碎;体外震波碎石或用经络穴位刺激排石仪治疗后再取石的方法获得满意效果,作者认为一次取石的时间在4小时以内为宜,并建议行胆道手术时选用22号以上T管,取最短途径穿出腹壁,以便纤维胆道镜的操作。鉴于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痈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常见病,久病有痛风石沉积,常导致关节畸形,并伴有肾脏病变,对人体危害较大。尤其是老年病人常常在夜间因大拇指突然剧烈疼痛难忍而到医院就诊。 目前,临床上对原发性痛风还没有彻底的治疗方法。由于饮食与痛风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饮食疗法仍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痛风病人的饮食原则是: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最“痛”的疾病非痛风莫属,疼起来如虎噬铁烙,来去如风,痛不欲生;治疗不当易造成关节的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久治不愈可导致痛风石破溃,细菌感染,局部溃烂化脓甚至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致死。  相似文献   

16.
提恩思 《健康必读》2008,7(2):19-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意义。方法对155例复杂性肾结石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肾盂(含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86例。肾盂肾下后唇切开取石34例,肾实质切开取石28例。肾下盏肾部分切除2例,马蹄肾狭部离断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2例,重复肾合并肾结石患肾切除1例。肾结石并发脓肾肾切除2例。结果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20例,9例并发尿路感染。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方法应根据情况而定,开放性手术尤其在基层医院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病人过度饱和的体液中析出的尿酸钠晶体在关节或肌腱内或周围沉淀时引起的一种周围关节反复发作的急性炎症[1].具有家族遗传倾向[2].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结构改变,老年痛风在临床中已变得并非少见[3].为了提高对老年痛风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演变成慢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和致肾损害.现将我院1991年~2000年10年间收治住院的40例老年急性期痛风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低嘌呤饮食对痛风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清尿酸浓度过高,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低嘌呤饮食可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有利于体内尿酸盐的排泄。本文对34例痛风病人在临床症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以关节红、肿、热、痛或伴不同程度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痛风足一种容易治疗的慢性疾病,须耐心长期服药将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不按医嘱坚持服药,不注意饮食则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反复升高,  相似文献   

20.
《医药与保健》2010,(1):84-85
痛风性关节炎为一嘌岭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脏腑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近年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院采用内服中药加味白虎加桂枝汤,外敷慈附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