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与防治经验。方法将我院2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全部病例确诊后即进行抗凝治疗,症状均明显改善,无肺栓塞发生。结论气腹、肥胖、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时间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人群;术前术后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中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间歇性低气压气腹,术后脉冲低压治疗,按摩,早期下床活动及高危人群预防性用药均有助于预防DVT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2%,低于对照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预防血栓知识宣传、指导下肢活动、饮食指导及给予抗血栓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标准化护理,对照组未进行特殊护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花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接受标准化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20例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中,10例血液高凝状态,占50.0%;5例静脉血流缓慢,占25.0%;3例静脉壁损伤,占15.0%;2例术后活动较少,占10.0%。根本原因是术后处理措施不当。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较多,应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DVT)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妇科2005年1月到2012年1月妇科术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住院手术病人4762人次,经血管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例,发生率为0.57%.27例中子宫肌瘤4例,子宫内膜癌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后3例),卵巢癌5例,宫颈癌7例,外阴癌1例,子宫脱垂1例,良性卵巢肿瘤1例.结论恶性肿瘤、肥胖、老年、膀胱截石位、手术时间长、气腹、口服避孕药、合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全麻是下肢DVT形成的高危人群,术前术后补液、缩短手术时间,双下肢气压泵治疗,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性用药均有助于预防下肢DVT.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 1991~ 1999- 10两个医院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部静脉血栓 10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文 10例年龄在 33~ 55岁。 10例中 ,子宫肌瘤 5例 ,子宫肌腺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1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2例 ,输卵管妊娠破裂 1例 ,右侧巧克力囊肿 1例。均为子宫全切术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后发病。 10例中 ,9例为左下肢深部静脉血栓 ,1例为右下肢。术前轻度贫血 2例 ,重度贫血 1例 ,手术时间均 <2 5h ,术中失血均 <2 0 0ml,术后均用一种止血药 (止血敏、6-氨基乙酸、立止血 )…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的发病率近年有升高的趋势 ,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 ,多有血栓形成 ,长时期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少数并发肺栓塞 ,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故术后预防 ,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笔者对我院 1 8年来共发生的 1 8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984— 2 0 0 1年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患者 360 0例 ,1 8例患者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以此为研究对象 ,抽取每一位血栓形成患者后一位住院行同样手术的病例作为对照。两组在所患疾病、手术方式、麻… 相似文献
8.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55岁.因恶性神经鞘流行左侧阔韧带、膀胱恶性神经鞘瘤切除及左附件切除术,术中出血800 ml,输血600 ml,术后予抗感染、止血治疗.术后第1天患者即感左侧髂棘水平以下肿胀,术后第2天测量左大腿周径46 cm,右侧大腿周径38 cm,左下肢张力较右侧高,足背动脉搏动好.深静脉通畅试验示:左下肢深静脉回流受阻.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16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尿激酶4万u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另予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患侧下肢抬高.术后1周余左下肢肿胀减退,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9.
分析9例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治疗,并对其早期诊断,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用弹力袜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预防措施,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法加用医用弹力袜,术后2 d~10 d对可疑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后1个月再次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试验组LEDVT形成1例,对照组LEDVT形成8例,传统方法加医用弹力袜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传统常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方法配合医用弹力袜能有效地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275例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其术后1周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n=26)和非DVT组(n=249).收集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年龄、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将12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比较,并对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3%,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为(25.5±3.4)cm/s,对照组患者为(19.1±2.2)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预防患者在妇科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进行相关护理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妇科接受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LEDVT个性化防治护理方案,并在术后观察LE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EDVT的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D-二聚体(D-dimer)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指标升高,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防治护理方案,能显著降低LEDVT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促进患者手术后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袁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8):2484-2485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妇科恶性肿瘤、妊娠相关性疾病、患者年龄及手术时间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经抗凝、溶栓、对症治疗后出院,1例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死亡。结论妇科术前进行高危评估、缩短手术时间、鼓励患者术后正确活动、预防性使用抗凝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抗凝、溶栓及对症综合疗法是DVT的有效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临床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200例。对研究组采取血栓预防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住院天数与血栓发生状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在研究组的200例患者中,发生血栓患者1例;对照组200例患者中,发生血栓患者10例,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组住院天数为(16±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2±4)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过程中,精致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痛苦,从而促使病情早日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8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DVT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生下肢肿胀疼痛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血栓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3例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各种因素有关.结论 术后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广泛开展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屡有报道。我科 1994年 8月~ 1998年 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12例 ,发病率 2 0 69%。国内文献中统计发病率为 2 6% ,而西方国家报道高达 18 8%~ 2 3 3%。现就其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因胆囊结石或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 58例 ,男 2 6例 ,女 32例 ,年龄 2 1~ 62岁。其中先期 2 8例 ,病人按常规手术护理 ,DVT发生 7例 ( 2 5% ) ,此后 ,对 30例病人除按常规措施护理外 ,还采取了针对DVT的预防性措施 ,DVT发生 5例 (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妇科盆腔手术患者40例,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20位接受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采用专业的超声波检测对治疗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患者的血栓溶解率约为91.15%,其中仅有4例患者出现肺栓塞病状,发病率为10.00%,而整个LEDVT在医院所有患者的发病率约为0.25%~6.54%。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会大大提高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