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118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探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经右胸外侧腋下小切口手术72例,胸部正中切口46例,合并心内其他畸形13例;不阻断心肌循环手术63例,阻断心肌循环手术55例;直接缝合44例,补片缝合74例。结果:手术治愈116例,1例残余分流,死亡1例。结论:室间隔缺损诊断不难,但应注意合并畸形的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但应视患者缺损大小、部位、分流情况及有无肺动脉高压而区别对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1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右房切口探查,并分别通过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全组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病例。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均未见残余分流,无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结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解剖位置特殊,自然闭合机会小,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易造成主动脉瓣病变。一经诊断,应尽早行补片修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325例双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双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干下室缺 )临床表现 ,恰当掌握手术适应证。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干下室缺 3 2 5例 ,观察各年龄组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窦瘤破裂 ) ,室缺大小与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病变的关系。结果 :1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该型室缺 2 94例 ,符合率 90 5 %。 2 随着年龄增长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机率减少 ,程度减轻。年龄 <1岁 ,肺动脉高压发生率 70 % ,14岁后为 3 0 %。 3 随年龄增长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明显增加 ,14岁后出现主动脉瓣病变 4 3 4 %。 4 随着干下室缺增大 ,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机率、严重程度及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显著增加 ,干下室缺 >10mm ,肺动脉高压达 4 0 %以上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达 3 8%以上。 5 中、小室缺 ( <2 0mm)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发生率有随缺损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但≥ 2 0mm的大室缺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发生率反而下降。室缺直径≤ 10mm ,~ 2 0mm ,≥ 2 0mm ,3组的主动脉瓣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 8 3 % ,4 1 2 % ,8 3 % (P <0 0 5 )。 6 手术方式以补片修补者 3 11例 ,占 95 7% ,手术治愈率 98 2 %、死亡率 1 8% ,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液动力学特点 ,无自然闭合倾向 ,且易?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外科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21患者存活,1例合并多种并发症者死亡(病死率4.5%)。除3例发生残余漏,2例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多发性室间隔缺损行手术矫治疗效满意。术前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术后残余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66例10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患儿年龄2~34个月,平均(8.52±7.66)个月,体重4~10kg,平均(6.52±1.18)kg。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1.2%),手术死亡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紊乱和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4例随访2~50个月,患儿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和死亡。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87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共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7例,其中属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60例、膜周型者27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直接修补室间隔缺损,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31例,10例无法做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余46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做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全组病例无死亡,心功能Ⅰ级55例,Ⅱ级32例。结论对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方法 常规全麻后,取仰卧位,自第3肋间水平至剑突根部做皮肤切口,正中锯开胸骨下段,达胸骨角水平,保持胸骨柄的完整,切开并充分悬吊心包,建立主动脉插管和上腔静脉插管、开始体外转流,然后行下腔静脉插管和套带,进一步完成心内纠治手术。结果 32例均成功地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短,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纵隔引流少,无并发症出现,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切口仅为平常的1/2~2/3。结论 该术式安全、方便,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经右房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手术修补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小儿外科中心通过右侧腋中线直切口经三尖瓣途径手术修补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96例,分析围术期结果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年龄和体重为(27.6±17.5)(7~101)月和(11.8±4.4)(6~27)kg,室间隔缺损的平均直径为(6.7±2.4)(3~14)mm;2例患者合并主动脉瓣下隔膜,2例患者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75例患者采用补片修补,21例患者采用直接缝合;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48.2±14.3)(23.3~101)min和(30.4±12.1)(12~84)min,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别为(3.1±2.6)(0~14) h和(23.1±32.6)(0~264) h;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28.4±14.9)月,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提示2例患者(2.1%)室间隔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无恶性心律失常、胸廓畸形或乳房发育不对称发生。结论 经三尖瓣途径右侧腋中线直切口外科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行的,为胸骨正中切口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金辉  刘景 《山东医药》2002,42(23):41-41
在新生儿或婴儿期出现危重症状的先天性心脏病 ,如不及时手术治疗 ,将危及患儿生命。1997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对 8例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进行了急症手术 ,均痊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8例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 12个月 ,平均 (6 .5± 3.2 )个月 ;体重 4~ 10 kg。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4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1例。均根据病史、体征、心电图、X线胸片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本组术前均存在肺炎、心力衰竭 ,经儿科治疗 3~ 7天无效。 8例均合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 ,术前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压与主…  相似文献   

10.
706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婴幼儿VSD706例,男417例,女289例,月龄0.067~36个月,平均(14.6±8.7)月。体重3~22.5kg,平均(10.8±8.3)kg,小于10kg者476例(67.4%)。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436例,补片修补270例。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重视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结果术后30d内死亡18例(其中11例年龄小于6个月),死亡率2.55%,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2%。结论婴幼儿VSD修补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小于6个月龄以内的低体重婴儿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右心房行肌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86年1月至2005年5月,经右心房修补肌部VSD5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15~49个月,平均(30·2±12·12)个月;体重7~15·5kg,平均(12±2·81)kg。2例单纯肌部VSD,3例合并其他部位VSD。结果: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随访5个月至3年,无残余分流及严重心律失常,效果满意。结论:经右心房行肌部VSD修补术,可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术后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16例,其中直接缝合70例,补片修补46例,同时矫治合并畸形42例。手术死亡3例,无晚期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14年,除2例有轻度右心功能不全外,其余效果满意。作者认为,严密修补室间隔缺损并防止损伤心传导束和主动脉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体外循环灌注技术和术后监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 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 m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AVB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部分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部分房室隔缺损外科治疗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部分房室隔缺损病人 2 75例 ,年龄 9个月~ 6 0岁 ,平均 ( 14 4± 11 1)岁。男性 117例 ,女性 15 8例。术中见均有较大的原发孔缺损呈半圆形 ,二尖瓣裂隙为完全性的 179例 ,部分的为 81例 ,有二尖瓣双开口 1例。合并畸形有卵圆孔未闭4例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房缺 ) 2 5例 ,左上腔静脉 4例 ,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单心房 2例 ,三房心 1例。所有病人均修复二尖瓣裂隙 ,以心包修补原发孔房缺。结果 :早期死亡 11例 ,4 %。晚期死亡 5例。其余病人经 6个月到 2 5年随诊 ,其中心功能已达Ⅰ级 2 0 6例 ,Ⅱ级 5 2例。晚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行二尖瓣替换。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6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3例。结论 :对于部分房室隔缺损的病人一经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 ,妥善修复二尖瓣裂隙 ,严密闭合原发孔房缺 ,防止传导阻滞的发生 ,尽量修复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取得良好远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32%),而膜周部是其最常见类型,占70%~80%。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往往由于紧邻三尖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房室结区位于室间隔膜部后上方并在膜周部后下缘分出左、右束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相对较多〔1〕,操作时间长、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以往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有创伤、住院时间长,需要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及输血,并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而介入治疗不需要开胸,创伤小,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不需要全麻、体外循环及输血,疗效确切〔2~4〕,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CAVSD患儿142例,手术年龄2个月~6岁,平均(12.5)个月,中位年龄7个月,年龄<6个月65例,6~12个月43例,12个月以上34例.体质量3.5 ~ 19 kg,平均(7.1±3.3)kg.采用改良单片法105例(73.9%),37例室间隔缺损高度超过缺损宽度50%以上的患儿采用双片法(26.1%).结果:全组手术早期病死率4.9% (7/142),分别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3例,败血症2例.不同手术年龄的三组病例手术病死率分别为4.6%、4.7%和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改良单片法和双片法分组手术病死率分别为3.8% (4/105)和8.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改良单片法组明显低于双片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二尖瓣反流在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VSD应该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3~6个月月龄是适宜的手术时机,改良单片法可适用于大部分病例,有效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瓣膜修复效果于双片法相仿.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319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的临床结果与体会。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1319例VSD患者行修补手术,男791例,女528例,年龄2个月~40岁。其中婴儿111例,体重6.0kg以下26例。全组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105例合并其它畸形同期矫治。结果术后30d内死亡6例(病死率0.45%),出现并发症88例(发生率6.67%),随访1203例无远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VSD修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封堵器材的不断改进,膜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成为外科手术修补膜周VSD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是膜周VSD封堵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膜周VSD介入治疗后CAVB的发生率为1.9%~5.3%[1-4],高于外科手术[5].  相似文献   

19.
2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8例,年龄2个月~38岁;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下狭窄;瓦氏窦破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直接分离结扎导管8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早期5例死亡,病死率1.9%,1例死于顽固心律失常,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合并肺部感染,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7.2)kg。左室造影测量PVSD左室面直径2~18(6.5±3.1)mm,右室面直径2~12(4.2±2.3)mm;195例合并膜部膨出瘤。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直径4~18(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0枚,对称型封堵器218枚。术后每天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持续7天,系统分析影响PVSD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10余种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的PVSD均获得完全关闭。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35例,发生率为37.7%,其中严重心律失常23例,发生率为6.4%。统计学处理后,PVSD封堵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封堵器型号、类型、PVSD与三尖瓣隔瓣的距离和是否合并有膜部膨出瘤密切相关。结论 封堵器型号大[≥(8.6±2.7)mm]、偏心型封堵器、PVSD与三尖瓣隔瓣距离≤3mm及合并有膜部膨出瘤是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