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涵  张向东  付群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8):16-17,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和IGF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50例T2DM患者[包括14例无DR的T2DM患者(NDR)、16例单纯型DR患者(BDR)、20例增生型DR患者(PDR)]及2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Ⅰ、IGF-Ⅱ和IGFBP-3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F-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1);PDR组IGF-Ⅰ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后者又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和BDR组IGF-Ⅱ水平显著低于NDR组(P〈0.05)。NDR组、BDR组和PDR组间IGFBP-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Ⅰ和IGF-Ⅱ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过程,并与视网膜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DR患者54例,其中PDR患者24例,NPDR患者3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55例;正常对照组4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VEGF和TNF-α水平。结果:NDR组和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N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患者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又明显高于NP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的严重程度与TNF-α和VEGF显著相关(P〈0.01)。结论:TNF-α和VEGF均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460 C/T和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Met72Thr T/C基因多态性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高分辨率溶解(HRM)曲线法分析77例健康对照人群和160例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包括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92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基因型,比较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PEDF Met72Thr T/C基因多态性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无相关性。(2)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VEGF-460CC基因型频率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PDR组和对照组(P<0.05)。(3)等位基因C携带的基因型的PDR发病率是TT基因型的2.39倍。(4)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以及病程是2型糖尿病发生PDR的危险因素。(5)VEGF-460C/T和PEDF Met72Thr T/C两者基因多态性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PDR发生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PDR的易感基因。VEGF和PEDF基因型的交互作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AC)n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及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山东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测序技术检测322例糖尿病(DM)患者及98名对照者(CON)的基因型。结果(1)DR患者Z-2等位基因、含Z-2等位基因但不含Z+2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Z+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NDR者。(2)Z-2/C单倍型分布频率在DR组显著高于NDR组。结论山东地区DM患者AR基因5’端(AC)/1多态标记Z-2等位基因及C(-106)T多态标记C等位基因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性相关,Z+2等位基因可能是DR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SNP-11377(C/G)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T2D)的关系及对罗格列酮降糖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255名T2D和1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11377(C/G)基因分型,选取42个不同基因型的T2D患者每天早饭时口服罗格列酮4mg,连续服药12周。测定用药前后的TG、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脂联素水平。结果:T2D组SNP-11377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G等位基因的增加,患者的脂联素水平(P〈0.01)明显降低,FINS(P〈0.05)和HOMA-IR水平(P〈0.05)明显增高。在服用罗格列酮后,CC型FPG、PPG和HOMA-IR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突变型(CG+GG)(P〈0.05),而CC型脂联素升高幅度明显高于突变型(P〈0.01)。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11377C/G遗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和T2D有关,并且可能影响罗格列酮的降糖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阳性表达及其在不同分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间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及正常对照组。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不同分型患者血清IgG型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率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清IgG型AECA阳性表达BDR组和PDR组均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BDR组和PDR组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和正常对照组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由正常眼底向DR的转变,血清IgG型AECA阳性率呈增高趋势,表明AECA与DR存在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中生化指标水平(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再将其分为3个亚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记录相关的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视网膜病变组患者血清Hb 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血清Hb A1c水平、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血清Hb A1c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P〈0.01)。DR组血清F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血清FPG水平、BDR组血清FPG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1)。DR的严重程度与Hb A1c、FPG、d BP成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Hb A1c、FPG水平增高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资料的分析,了解DR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DR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447例2009年9月—2012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眼科、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5年以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的179例作为DR组,NDR的268例作为NDR组。结果 DR与NDR组性别、年龄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职业构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不同脂联素(APN)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407例(136例非糖尿病者和271例2型糖尿病患者)深圳地区汉族APN基因SNP-11377C/G和-11391G/A变异情况,对其中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12周。分析各位点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用药前后血糖、血脂、胰岛功能及APN的变化情况。结果:深圳地区汉族人群APN基因SNP-11377C/G多态与糖尿病发病无显著相关,但CG+GG基因型APN浓度显著下降,HOMA-IR加重(P<0.05)。深圳地区汉族人群APN基因SNP-11391G/A多态与糖尿病发病可能相关,GA+AA基因型APN浓度显著下降,HOMA-IR加重(P<0.05)。结论:SNP-11377位点C/G变异可能影响罗格列酮的降糖效果,对药物敏感性CC型优于CG+GG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1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1例DR患者血清P1GF和VEGF的变化,其中,非增生性DR(NPDR)22例,增生性DR(PDR)29例。并与5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进行比较,同时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DR患者血清P1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907和2.942,P〈0.05);PDR患者P1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NPDR患者(t值分别为19.024和16.319,P〈0.05)。结论血清P1GF和VEGF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74-227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和单纯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组)4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Hcy、VEGF和脂联素水平并比较.结果 DR组和NDR组患者血清Hcy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DR组血清Hcy和VEGF水平均高于NDR组(均P<0.05).而DR组和N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NDR组(均P<0.05).血清脂联素与Hcy和VEGF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Hcy、VEGF和脂联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3,8(5):637-63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DR患者依据DR眼底病变分为单纯型DR组(SDR组)、增殖型DR组(PDR组)和非DR(NDR)的糖尿病组(NDR组),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的变化,并与NDR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0.46±0.21)、(0.31±0.13)pg/L比(0.91±0.51)、(0.89±0.48)pg/L],hs—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NDR组[(3.9±1.0)、(5.5±2.2)pg/L比(1.7±0.4)、(2.0±0.6)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SDR组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SDR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浓度呈负相关(r=-0.54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时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各期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Hb)、血脂(TC,TG,LDL,HDL)、尿白蛋白(Ualb)的关系,探讨上述因素在DR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1例,将其分成无DR(NDR)、非增殖期DR(NPDR)及增殖期DR(PDR)三组.健康体检者25名为对照组,每个对象均进行眼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调查病程,监测GHb、血脂、Ual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随DR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阻力指数(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NDR组,NPDR组及PDR组CRA的Vmax 和Vmin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负相关;RI与病程,TC,TG,LDL,GHb及24hUalb呈显著正相关;Vmax和Vmin与HDL呈显著正相关,RI与HDL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无DR及存在DR患者均有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病程、GHb、血脂、Ualb是DR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段琦  尹洁  洪旭 《中国医药》2012,7(9):1103-110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HRV)各指数的变化,研究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19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78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62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50例),3组患者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HRV中SDNN(总体标准差)、SDANN(均值标准差)、SDNN指数(标准差平均值)、RMSSD(差值均方的平方根)、PNN50(爱丁堡指数)、LF/HF(低频与高频比),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SDNN为(125±30),SDANN为( 114±27),SDNN指数为(49±9),RMSSD为(30±9),PNN50为(6±4),LF/HF为(2.7±1.7);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分别为(112±26)、(103±24)、(44±11)、(24±13)、(4±4)、(2.7±1.6);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分别为(92±22)、(82±22)、(33±9)、(19±10)、(2±3)、(2.6±1.7).有视网膜病变组HRV各指数除LF/HF外均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HRV各指数除LF/HF外均低于单纯型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心率变异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索、血糖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20例、2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t)]2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20例和健康体检(健康组)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sVCAM-1水平,微柱法测定HbAle,放免法测定空腹INS,同时测定FBG、血脂等,并收集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直糖、血脂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组间sVCAM-1水平,sVCAM-1水平与各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PDR组、BDR组和NDR组患者的血清中s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DR组患者血清sVCAM-1的增高较BDR组、NDR组增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sVCAM-1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与病程呈正相关(r=0.338,P〈0.05),与HbAlc、FBG、CHO、TG、LDL、空腹INS均无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清sVCAM-1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sVCAM-1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监测视网膜病变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诊断糖尿病患者干眼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6例(192眼),按病程分为A组55例(病程<10年)和B组41例(病程≥10年),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NoDR组39例,NPDR组35例,PDR组22例,无糖尿病健康对照组43例(86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下泪河的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和面积(TMA,tearmeniscus area),同时进行干眼症状评分(Dry Eye Symptom Score,DES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uorescein,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采用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组数据进行比较,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TMH和DESS、FL、SIt和BU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TMH值、TMA值、DESS评分、FL评分、BUT及SIt等各项测量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A组TMH值、TMA值、BUT和SIt测量值和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S评分和FL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DR、NPDR和PDR三组之间TMH值、TMA值和SIt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DESS和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H测量值与DESS评分呈负相关(rs=-0.612,P<0.05);与FL和SIt弱相关(FL:rs=0.314,P<0.05;SIt:rs=0.363,P<0.05),与BUT呈正相关(rs=0.676,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精确测量泪河高度和面积,可以作为干眼症的客观诊断指标;糖尿病患者泪液分泌减少及泪膜功能的损害随糖尿病的病程和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根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发生情况,将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NDC)组和DMAP组,DMAP组又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同时以9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浆HCY、叶酸(FA)和维生素B12 (Vit B12)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血HC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MAP组高于NDC组(P<0.05),而FA、Vit B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患者HCY水平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 高HCY血症是DMAP的重要危险因素,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HCY、FA、Vit B12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DMA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宅权  纪宏改  王佳 《安徽医药》2014,(7):1303-130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DR的临床治疗与预测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十堰市郧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B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C组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与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B、C三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及收缩压(SB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清C肽(SCP)水平三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CP进行组间分析表明,B组SC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CP水平低于A组,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与DR存在正相关性(P〈0.05),SCP与DR的发生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是DR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肽的水平,能有效预防及预测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脂联素及TNF-α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再分为无DR组、背景组DR组和增殖期DR组)及40名健康人血清中的脂联素及TNF-α进行测定。结果①DM组血清脂联素及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②BDR组的脂联素及TNF-α含量低于NDR组(P<0.05);③PDR组的脂联素及TNF-α含量低于NDR组(P<0.01);④PDR组的脂联素含量及TNF-α低于BDR组(P<0.05);⑤DR的严重程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脂联素及TNF-α的降低在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时,血中脂联素及TNF-α水平更低,脂联素及TNF-α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