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家兔红细胞和血小板,以薄层色谱扫描法和显微(细胞)电泳法观察何首乌醇提取物(PmTe)对红细胞膜磷脂成发及血小板、红细胞电泳率(EM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红细胞膜磷脂成分中磷脂酰胆碱(PC)、显增多,而鞘磷脂类(SM)、磷脂酰乙醇胺(PE)都程度不等减少,特别是磷脂酰丝氨酸(PS)含量及SM/PC和PS/PC比值显减小;血小板有红细胞的EPM显高于对照组。提示PmTe对维  相似文献   

2.
老化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膜磷脂及收缩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老化红细胞变形能力与红细胞膜磷脂成分和收缩蛋白(SP)含量的关系。②方法检测42例健康人外周血老化和年轻红细胞滤过指数(EFI),膜磷脂成分中的神经磷脂(SM)、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膜SP二聚体(SP-D)及四聚体(SP-T)含量的变化。③结果老化红细胞EFI明显高于年轻红细胞(t=4.060,P<0.001),老化红细胞膜SM,SM/PC,SP-D和SP-D/SP-T明显增高,而PE,PS,PC和SP-T明显减低,与年轻红细胞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2.911~3.520,P<0.01,0.001);老化红细胞EFI与SP-D,SP-D/SP-T,SM和SM/PC呈正相关(r=0.511~0.684,P<0.001),而与SP-T,PE,PS,PC呈负相关(r=-0.552~-0.614,P<0.001)。④结论老化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与膜磷脂成分和膜SP异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G6PD缺乏时红细胞膜磷脂的氧化性损伤用氯仿:甲醇(2∶1V/V)抽提膜脂质,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磷脂,经薄层层析分离得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胆碱(PC)采用TLC扫描仪测定各种磷脂的含量用甲醇提取PE,PS及PC,经快速酯交换得到脂肪酸甲酯、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各种磷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情况结果:G6PD缺乏时,PS含量下降,红细胞膜总磷脂及PS中不饱和脂肪酸(C18∶1,C18∶2)的含量均减少,PE中C16∶0的含量也减少实验结果推测,G6PD缺乏时红细胞膜磷脂改变,PS含量的减少及PS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下降可能与氧化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了40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单纯高血压病人和4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浆五种磷脂万分和血浆胆固醇含量。结果表明,两组患者血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明显降低;而神经磷脂(SM)、脂脂酰丝氨酸(PS)、溶血磷脂(LL)以及SM/PC比值明显增高,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磷脂异常更为明显,两疾病组胆固醇怀磷脂的比值(Ch/P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  相似文献   

5.
病理生理学     
金惠铭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2):945-946
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一、缺氧与心脑血管病首都医科大学在急性重复缺氧的小鼠中观察到,1次缺氧后小鼠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含量显著升高,磷脂酰胆碱(PC)和鞘磷脂(SM)显著下降;但4次重复缺氧后脑细胞中除SM继续下降外,PE、PS、PC...  相似文献   

6.
Chen C  Jia H  Ma H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0):771-77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痴呆患者血小板及红细胞膜脂质及磷脂的改变。方法选择Alzheimer病19例、Binswanger病(BD)25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23例,单发皮质梗塞性痴呆11例,血流动力性痴呆7例,Parkinson′s病痴呆18例,健康对照组25例。分别测定血小板及红细胞膜胆固醇、总磷脂含量及磷脂各组分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D患者和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红细胞膜及血小板膜总磷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胆固醇、胆固醇与磷脂比值升高,单发皮质梗塞性痴呆患者红细胞膜及血小板膜胆固醇、胆固醇与磷脂比值升高,膜总磷脂及磷脂各组分无明显改变。结论BD患者和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血小板、红细胞膜存在磷脂代谢障碍,并与BD患者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SP)的关系。②方法采用DXC-300A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JEM-1200EX透射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64例NIDDM病人和39例正常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二聚体(SP-D)和四聚体(SP-T)的变化。③结果NIDDM病人EFI,SP-D,SP-D/SP-T明显增高,而SP-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6~11.52,P均<0.001),且有血管病变者较无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t=4.88~14.67,P均<0.001)。NIDDM病人EFI与SP-D,SP-D/SP-T呈正相关(r=0.517,0.536,P均<0.001),与SP-T呈负相关(t=-0.550,P<0.001)。NIDDM病人红细胞膜骨架结构松散,部分缺失,纤维粗丝不一,有许多纤维断裂或融合,网眼大小不一。④结论NIDDM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破坏和SP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柱层析方法从人羊水提纯Mr17.5×10 ̄2(SPB)及Mr6×10 ̄3(SPC)两种疏水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质,研究其表面活性作用。结果显示:人工合成磷脂与不同量蛋白质配比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具有不同的肺表面活性作用,人工合成磷脂分别加入SPB与SPC均能降低PS表面张力,提高其生物活性,但以联合SP(SPB与SPC混合者)效果最佳。人工合成磷脂与SP的最适比例为100:2。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关系。②方法对54例NIDDM病人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同时也检测了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③结果NIDDM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明显降低(t=3.661,P<0.001),红细胞膜胆固醇(Ch)、胆固醇/磷脂(Ch/PL)和丙二醛(MDA)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528~3.794,P<0.001),PL明显低于对照组(t=3.620,P<0.001),有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NIDDM病人E-C3bRR与Ch,Ch/PL和MDA呈负相关(r=-0.276~-0.653,P<0.05~0.01),与PL呈正相关(r=0.316,P<0.05),以Ch/PL和MDA升高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关系更密切。④结论NIDDM病人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异常可能是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G6PD缺乏红细胞膜磷脂含量及其不对称性的变化(摘要)研究生邹成钢导师田兴亚(昆明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G6PD缺乏,红细胞膜,磷脂,不对称性中图分类号Q734研究了G6PD缺乏红细胞膜磷脂含量及其不对称性的变化,以探讨这些变化与...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改变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邓华聪,邱鸿鑫,汪恕萍,沈萍菇,粟绍初,李萍本研究观察了糖尿病(DM)患者红细胞膜磷脂成分改变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探讨DM患者红细胞形态改变的发生机制。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按WHO标准确诊为非胰岛素依...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钙依赖中性蛋白酶(Calpain)活性的关系。②方法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分别检测了6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和60例老年前期高血压病人及80例健康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Calpain和Ca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膜收缩蛋白(SP)相对含量的变化。③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EFI,Calpain活性明显增高,Ca2+-ATP酶活性和SP相对含量明显降低,与老年前期病人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3.177~5.209,P均<0.001)。老年前期高血压病人各指标变化较老年前期健康人亦明显(t=2.626~3.084,P均<0.01)。老年高血压病人EFI与Calpain活性呈正相关(r=0.621,P<0.001),与Ca2+-ATP酶活性和SP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0.576,-0.496,P<0.001);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和SP含量与Calpain活性呈负相关(r=-0.511,-0.529,P<0.001)。④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Calpain活性增高所致的膜蛋白溶解和破坏有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观察甘糖酯(PGMS)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红细胞的机制。②方法以FeCl2/抗坏血酸为氧自由基发生系统和以活性氧(H2O2)作用于红细胞,观察PGMS对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红细胞变形能力(ED)的影响。③结果PGMS能明显降低红细胞溶血度,且随着浓度增加其作用逐渐加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170~4.860,P<0.01,0.001)。PGMS能明显降低红细胞膜LPO浓度和提高E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382~6.880,P<0.01,0.001)。④结论PGMS在红细胞膜水平上能直接对抗氧自由基引发的膜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膜蛋白分子在脑型疟发病中的作用边中启汪伟业王功焯谢培正脑型疟受感染红细胞(PE)表达的红细胞膜蛋白1(PfEMP-1)与脑血管内皮细胞(EC)上受体蛋白CD36、血小板反应蛋白(TSP)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SOD复合酶对肢体缺血再灌流损伤中,OFR引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其胞内SOD活力变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组红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MDA生成量明显增高(P〈0.05)。揭示OFR产生异常,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弱,SOD复合酶治疗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胞内SOD活力显著增高(P〈0.01)。由此提示,在组织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1)目的: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方法观察64例NIDDM病人外周血红细胞扫描电镜形态,同时检测了红细胞膜胆固醇(Ch),磷脂(PL),经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并与39例健康人进行对照,(3)结果NIDDM病人红细胞膜Ch,Ch/PL和LPO含量明显增高,而PL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棘形,嵴形,球形等红细胞,NIDDM病人红细胞膜C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白血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RCD)及红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唾液酸(S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RCD明显降低,红细胞膜GSHPx活生变小和SA含量明显减少(P〈0.05)。这些变化可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SOD复合酶对肢体缺血再灌流损伤中,OFR引发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其胞内SOD活力变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组红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MDA生成量明显增高(P<0.05).揭示OFR产生异常,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弱,SOD复合酶治疗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胞内SOD活力显著增高(P<0.01).由此提示,在组织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如适时补以外源性SOD复合酶,将对OFR介导的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检测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7d海马、皮层下(丘脑和纹状体)、新皮层突触体(Zaleska方法)主要磷脂组分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各脑区存在着磷脂代谢的异常,再灌注期磷脂的降解甚于缺血期。磷脂组分中以PE、PC的减少为著,在PE、PC显著减少时,也存在PS的减少;而SM无明显减少,随再灌注的延长有升高趋势。三个脑区磷脂含量的减少存在差别,反映了激动剂依赖性磷脂降解以及Ca2+依赖性磷脂酶活化的区域性,是选择性神经元损伤的生化基础。PC/SM比值的缩小可能更敏感地提示了膜损害或修复过程中膜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1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无血清成年大鼠肺组织培养,观察ET-1对PS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ET-1促进肺组织^3-H胆碱掺入,量效和时效关系显著。10^-10mol.L^-1ET-1可显著提高肺组织总磷脂及PS主要组分PC和PG的含量,而细胞膜特征性磷脂组分PE,PI,Pse和SM均无显著变化,(2)ETA受体阻断剂BQ123(10^-6mol.L^-1)可使10^-12和10^-10mol.L^-1ET-1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