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从离体肠组织P糖蛋白(P-gp)活性的角度,探讨中药“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与甘草合用产生禁忌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罗丹明123(R123)作为指示剂,采用Ussing-chamber技术观察“藻戟遂芫”与甘草合用对大鼠离体回肠组织P-gp转运活性的影响。结果 甘草能明显促进R123的分泌(P<0.01),该作用可被P-gp抑制剂维拉帕米抑制;海藻、甘遂与芫花显著促进R123的分泌(P<0.05);海藻、大戟、芫花与甘草合用后R123分泌量与甘草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而甘遂与甘草合用后差异不显著。结论 甘草能明显诱导P-gp活性,与海藻、大戟、芫花合用后甘草对P-gp活性的诱导作用被拮抗,该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毒性成分外排减少,肠组织损伤加剧,提示一些有毒中药与甘草合用后,肠组织P-gp活性的改变可能引起减效或增毒的相反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离体肠组织通透性的角度,探讨中药“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与甘草合用产生禁忌的可能机理。方法 以FITC-右旋糖苷4 kDa (FD4)及FITC-右旋糖苷40 kDa (FD40)为指示剂,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分别观察“藻戟遂芫”与甘草合用对大鼠离体回肠组织旁路途径通透性及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甘草与芫花明显提升回肠组织FD4通透量,大戟和甘遂对FD4透过量影响不显著;芫花、海藻、大戟、甘遂与甘草合用后,FD4透过量与甘草组相比均显著降低。甘草、海藻、甘遂对FD40透过量没有显著影响;大戟和芫花单用能显著增加FD40透过量,二者与甘草合用后FD40透过量不变或略下降;海藻、甘遂与甘草合用后FD40透过量与单用组比显著上升。结论 “藻戟遂芫”与甘草合用阻碍了甘草增加肠道通透性的效应,可能是其与甘草“相反”的机制之一。另一方面,大戟和芫花对于离体肠组织屏障功能可产生明显损伤,合用甘草之后有一定改善,体现了甘草的黏膜保护作用;海藻和甘遂单用对肠组织屏障功能影响不明显,而与甘草合用后肠道屏障功能受到明显损伤。“藻戟遂芫”和甘草合用后肠道旁路转运能力及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导致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减效或增毒等“相反”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配伍前后及其相应经方甘遂半夏汤对大鼠脏器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考察配伍对十八反药对甘草与甘遂的毒性变化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甘草组、甘遂组、甘遂+甘草组及甘遂半夏汤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给药,连续7d。取血清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并取心、肝、脾、肾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各组间脏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甘草+甘遂组与对照组及甘遂半夏汤组ALT和AST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八反药对甘草配伍甘遂对肝功能有损伤,即配伍之后毒性增加,属于配伍禁忌,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吻合;但甘遂半夏汤全方配伍之后可显著降低甘草伍甘遂的毒性,说明十八反药对只要合理配伍也可用于临床,研究结果也为十八反药对自古至今的广泛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离体回肠运动的角度,探讨中药“十八反”中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存在配伍禁忌的科学依据.方法 制作大鼠离体回肠模型,以回肠收缩张力为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的单煎液、合并液、合煎液对大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甘草单煎液呈现抑制回肠收缩作用,而大戟、甘遂,芫花各单煎液则表现为不同程度促进回肠收缩作用;甘草分别与大戟、甘遂、芫花合并给药后,可减弱后者促进回肠收缩的作用;各合煎液促进回肠收缩的作用均弱于其单煎液,其中甘草-甘遂合煎液的作用弱于其合并液,而甘草-大戟合煎液与甘草-芫花合煎液强于其合并液.结论 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合用后能显著抑制后者促进回肠收缩作用,从该角度探讨和揭示了甘草与具有峻下逐水功效的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作用特点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期灌胃甘草甘遂不同配伍比例水煎剂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遂组,甘遂配伍甘草1:0.25组、1:0.5组和1:1组,每组10只大鼠,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给药28天。检测大鼠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各用药组大鼠血Cr和BUN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以甘遂组最为显著(P<0.01,P<0.05);甘遂甘草配伍组,随甘草比例的增加,大鼠血Cr和BUN的含量逐渐降低(P<0.01,P<0.05)。各用药组大鼠肾脏形态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以甘遂组最为严重;甘遂甘草配伍组,随甘草比例的增加,肾脏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结论:长期使用甘遂对大鼠肾脏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甘草与甘遂配伍具有减轻甘遂对肾脏毒性作用的功效,且与甘草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CYP2E1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理论中甘遂配伍甘草的药理机制.方法利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CYP2E1 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CYP2E1蛋白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CYP2E1酶活性.结果甘遂组、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均明显诱导大鼠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并发现甘草组和甘遂甘草配伍组对CYP2E1活性的诱导作用显著高于甘遂组.结论甘遂可能通过诱导肝脏CYP2E1的表达与活性上升,促使其所含的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导致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甘遂甘草配伍使用时,甘草对CYP2E1活性的诱导能力更强,故而甘草可促进甘遂所含前致癌物质和前毒物转化成为致癌物和毒物的过程,并导致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增强,从而表现出"十八反"中药物配伍禁忌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第一次的论文报告中曾经对甘遂反甘草的问题作了一些报导(1),鉴于中药在临床上对甘遂与甘草配伍的运用有着不同的看法,为了进一步了解甘遂与甘草同时运用其作用究竟如何,本文就中药十八反中的甘遂反甘草进行了专题的研究。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甘遂反甘草,因此直到今天在临床上还很少同时使用此二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大枣各分离部位拮抗甘遂致炎毒性的效应进行评价,初步确定大枣中具有解毒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以MTT法分析脾淋巴细胞增殖和Griess法分析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情况。首先观察甘遂各提取部位对脾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以确定毒性部位;再以确定的甘遂毒性部位评价大枣不同提取部位对该毒性部位的拮抗作用。在整体动物水平上,采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的影响。结果: 甘遂致炎的毒性以RK-3(二萜)部位最为明显;大枣提取部位B(小分子糖和氨基酸)、D(黄酮苷)、E(三萜)对甘遂毒性部位RK-3的致炎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大枣有效部位对甘遂提取物致小鼠胃肠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以细胞模型对甘遂致炎的毒性部位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了大枣拮抗甘遂致炎毒性部位的活性部位,为进一步进行大枣的减毒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是广谱抗肿瘤活性成分,已发现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查耳酮A、甘草查耳酮E、甘草素、光甘草定、光甘草素和甘草醇等8个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对异甘草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可望将其开发成低毒抗癌药。综述了甘草粗提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草拮抗附子心律失常毒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附子含大量乌头碱,对心肌呈明显毒性作用,中毒时出现心律失常。本实验结果表明:对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甘草甜素无对抗作用,而甘草类黄酮与异甘草素有明显拮抗作用,提示甘草解附子心脏毒性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  相似文献   

11.
观察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同用后的毒副反应。分为单味药组 5组和配伍药组 4组 ,每组又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灌胃给药 ,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用药 7d后检测肝功、肾功及心肌酶谱 ,同时作肝脏、肾脏及心脏组织病理切片 ,并观察实验动物各系统症状指征。结果 :单味药甘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导致ATL升高 ,而甘遂和芫花可导致CPK(肌酸磷酸激酶 )、LDH(乳酸脱氨酶 )、HBDH(γ 羟丁酸脱氢酶 )的升高 ,配伍药物对实验大鼠循环、消化、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甘草配甘遂、甘草配…  相似文献   

12.
甘遂炮制前后量变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甘遂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并对变化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比较生、醋炒和醋煮甘遂的HPLC—ELSD指纹图谱,对变化明显的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甘遂炮制后,大部分成分含量下降,个别成分含量升高,不同成分间的含量比例发生了变化,成分的种类没有变化。分离得到含量下降的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巨大戟二萜醇、大戟二烯醇和β-谷甾醇3个成分。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解释甘遂炮制减毒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草因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被陆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16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甘草有效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主要生产甘草黄酮类成分。综述了近年来从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方法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及毛细管电色谱法、HPLC法、免疫测定法等检测甘草化学成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耀  汪俊松  孔令义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0):1733-1739
甘遂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在植物分布中比较罕见,是一类数量较少的三萜类化合物。为了进一步研究甘遂烷型三萜,通过查阅有关甘遂烷型这一类化合物的文献,对该类三萜的植物分布、化学结构分类及典型核磁共振碳谱数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并与一些美白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其美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氢醌、熊果苷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 几种化合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后细胞黑素生成量显著减少。甘草黄酮和维生素C磷酸酯的细胞毒性较低,而氢醌和熊果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 甘草黄酮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美白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种典型的甘草黄酮化合物(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新的抗阿霉素心脏毒性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试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的能力;用 MTT 法测试化合物对心肌细胞 H9c2 和乳腺癌细胞 MCF-7/ADR 活力的影响,以及对阿霉素细胞毒性的干预作用。 结果 6种甘草黄酮中,只有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具有较强的清除O-的能力,同时能明显减轻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甘草苷几乎没有清除O-的能力,但也显示一定的心肌细胞保护活性;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既无清除O-的能力,也不能减轻阿霉素心肌细胞毒性,在高浓度时还拮抗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结论 查耳酮类化合物较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但如果A环的4′-OH位被芹糖葡萄糖取代,不但会失去心肌细胞保护活性,而且可能拮抗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遂古今炮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查阅各种文献整理出甘遂古今炮制方法演变过程及甘草制甘遂现代炮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甘遂不同提取物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制备甘遂水提物、醇提物、先醇提后水提物;将甘遂不同提取物按几何级数设置浓度梯度,添加到鱼只生活的水中,观察给药后96 h鱼只的死亡情况,以此为判断待测药物毒性大小的依据,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各药物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斑马鱼对甘遂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急性毒性反应,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毒关系;甘遂水提物LC50为31.00μg/mL,甘遂醇提物LC50为6.89 μg/mL,甘遂先醇提后水提物LC50为4.26 μg/mL.结论 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发现甘遂先醇提后水提物急性毒性最强,水提物毒性最弱,为进一步认识与评价甘遂的毒性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附子-甘草作为经典药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通过综述近些年来中药药对附子-甘草的研究概况,并参考现代研究文献,从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包括影响附子毒性成分的溶出)、与毒性成分形成沉淀或复合物、影响毒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配伍后对附子原有药效的影响几个方面阐释了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存效的作用机制,并用中医药传统药性理论“四气五味”解释了附子-甘草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期以这一经典药对为切入点探讨中药配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甘草与双氢克尿塞不宜合用甘草(复方甘草片、中药甘草饮片及其制剂)与双氢克尿塞合用,能引起血钾过低症,这是因为前者内含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经体酶水解生成甘草次酸(Glycyrrhitinic acid),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糖皮质激素,故有相似之作用。文献指出:糖皮质激素有从组织中动员钾的作用,并使其从肾脏排泄。然而,双氢克尿塞亦能引起低血钾,两者合用可能加重引起低血钾之危险。甘草一日剂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