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慢性肺心病(CCP)患者与右心导管对照评价肺阻抗血流图(IPR)预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意义。分析IPR各单项参数与mPAP的相关性,提示IPR主要参数P_2-Y间期,B-Y间期及Q-B/B-Y与mPAP呈中度相关。建立IPR预测mPAP多元回归方程式,r=0.774。结果提示IPR可作为临床近似预测COPD及CCP患者mPAP的简便方法,但尚不能取代右心导管作出精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探讨运动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癌(COPD)患者并发肺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COPD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20名进行运动肺功能测试,运动前后分别测定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及心排指数(CI)等(阻抗法)。结果:运动前两组肺循环动力学参数无差异。运动后,COPD组的mPAP、PVR均显著增高(P〈0.01),CI无明显变化;对照组mPAP、PVR下降,CI增加(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静注02mg/kg咪唑安定进行诱导,局麻下插SwanGanz导管到肺动脉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用热稀释法测CO。结果: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和右室每搏功(RVSW)在给药后10min明显下降,对左室每搏功(LVSW)、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心率(HR)无明显影响,气管插管和劈胸骨时,SP、DP、MAP上升到给药前值,但CO、CI、每搏量(SV)、mPAP、PAWP仍有显著差异,术毕SP、DP、MAP、CO、CI、mPAP和PAWP均明显低于诱导前值。结论:咪唑安定对心功能差的患者有一定的心肌抑制作用,但尚平稳,且能降低mPAP、PAWP,故尚能安全地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氧对肺动脉压、肺血管重建及对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两组:①对照组;②低氧组,每天8h,共4周,4周后观察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游离壁(RV)/左心室+室间隔(LV+S)。通过图像分析仪测量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外径百分比(MT%)、管理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及血浆中ET-1的水平。结果:①低氧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mPAP明  相似文献   

5.
培哚普利抑制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关系,并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的干预作用。实验分五组。结果:①缺氧四周组(F1)与八周组(E1)AngⅡ浓度和mPAP都比正常对照组(C)明显升高(P<0.01),且两者成正相关(r=0.811,P<0.01)。②相对应的用培哚普利四周组(F2)与八周组(E2),其AngⅡ与mPAP分别比F1组、E1组低(P<0.05,P<0.01),与C组相比无升高(P>0.05)。提示:慢性缺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压升高与AngⅡ有关,培哚普利有阻抑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9例慢阻肺、30例肺心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浆LPO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慢阻肺、肺心病组LPO水平增高、SOD活性降低,肺心病急性期LPO水平和SOD活性分别高于和低于缓解期;PaO2与LPO水平无相关,与SOD活性呈正相关,LPO水平与mPAP呈正相关。提示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在肺动脉高压发病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中的作用,观察了不同时间(8小时~28天)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组织NO合成酶(NOS)基因mRNA表达及cGMP含量(血浆、肺组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缺氧8小时~28天,mPAP逐渐升高,而cGMP含量随缺氧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mPAP与cGMP含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Northern和斑点印迹杂交表明NOS基因mRNA转录水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而内参照β-actin基因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缺氧抑制了NOS基因表达,NO释放减少,可能是介导HP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20例肺心病并呼衰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同时估测了肺脉平均压(PAmP)。提示缺血缺氧时,可促进肺组织生成和释放ET增加,清除和代谢ET减少,ET对肺血管和呼吸道平滑肌致痉挛效应可能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法,观察口服汉防己甲素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近期疗效。结果表明,实验组服药两周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收缩压(sPAP)均显著下降(P<0.001),右室功能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对体动脉平均压(mSAP)和心率无不良影响,而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各指标改变不明显。提示汉防己甲素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降低肺动脉高压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L-Arg)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作用,将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Arg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按分组分别口服L-Arg和安慰剂3.0g/日共4~6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X线胸片征象及血气变化。结果表明:L-Arg组心电图指标PⅡ、RV1+SV5、电轴、V1R/S、V5R/S和aVRR/S均明显改善(P<0.05),肺动脉凸度也明显改善(P<0.05),且PaO2、SaO2明显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而右下肺动脉宽度、右下肺动脉宽度/气管横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安慰组心电图指标、X线征象及血气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口服L-Arg可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心电图指标、肺动脉凸度及血气,提示L-Arg可望成为降低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咪唑安定在瓣膜置换术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静注0.2mg/kg咪唑安定进行诱导,局麻下插Swan-Ganz导管到肺动脉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用热稀释法测CO。结果: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和右室每搏功(RVSW)在给药后10min明显下降,对左室每搏功(LVS  相似文献   

12.
金先桥  张珍祥 《上海医学》1997,20(11):640-641
本文观察正常鼠和注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后鼠肺动脉压和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B链样物质分布的变化发现,注射PAF三周鼠肺动脉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同时,注射PAF后在鼠肺动脉压升高的同时肺小动脉血管内皮和大动脉及支气管周围间质有正常鼠所没有的PDGF-B链样物质分布。上述结果表明,在PAF致肺动脉压升高的同时伴随着肺内皮和间质细胞PDGF的合成增加,提示PDGF参与P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史疫法检测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3例慢性肺心病及21例正常对照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显示:COPD、肺心病组血清H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肺心病组血清HA水平又高于COPDta(P<0.01)。作者认为: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COPD、肺心病病程进展的指标,对评价COP0、肺心病肺组织损害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对32例急性加重期和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t—PA抑制剂(PAI)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2例正常人作对比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期肺心病患者血清MDA、血浆PAI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而急性期肺心病患者血清SOD、NO、血浆t—PA显著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MDA、血浆PAI高于正常人,而血清SOD、NO、血浆t—PA低于正常人,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总之,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含量减少,纤溶系统功能失衡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缺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SD大鼠于常压低氧高二氧化碳下饲养1、4、8周,分别采取动静脉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对50例慢阻肺病、肺心病患者采肘静脉血测ACE活性。结果缺氧组大鼠ACE活性动脉血降低,静脉血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静脉血ACE差值缺氧4、8周组比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AⅡ浓度缺氧4、8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Ⅱ浓度与mPAP呈高度正相关(r=0.711).单纯慢阻肺病组、肺心病组ACE活性比正常健康人组明显降低(P<0.01,P<0;001)。提示慢性缺氧时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ACE能力降低,而肺外组织产生ACE量增多,AⅡ水平仍然升高,故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肺心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牛立志  刘维永 《医学争鸣》1996,17(5):368-370
目的:研究吸入0.008%一氧化氮(NO)对肺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特制多功能撞击台撞击兔右侧胸壁,建立兔肺挫伤模型,并观察吸入NO对肺挫伤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32只新西兰纯种兔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肺挫伤组;B组为肺挫伤加NO吸入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D组为单纯NO吸入组。结果:①A组和B组动物与C组相比,伤后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及肺内分流(Qs/Qt)明显增加,而  相似文献   

17.
明确吸入NO对肺循环及血气的影响,观察吸入NO对急性肺损伤实验犬肺循环的效应,以寻找选择性肺血管舒张剂。方法给12只实验犬制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通过特制装置吸入40ppmNO与50%O2的混合气体。分别于造模后、吸入NO前后及停吸NO后记录各种实验参数。结果造模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由2.02±0.30kPa升至3.77±1.05kPa,吸入NO使mPAP下降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改变不明显。血气有轻微好转(PaO2从5.75±0.41kPa升至5.91±0.56kPa),分流有所减轻。结论吸入NO可显著降低mPAP,但不能完全逆转ALI模型所致的肺动脉高压。而MAP、CVP、PCWP、CI及SVR无变化。吸入40ppm的NO,虽能使ALI实验犬的动脉血氧增加,肺内分流轻度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高压可由许多心脏和肺血管疾病所引起,目前多主张以安静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2.66kPa(20mmHg),运动时的mPAP≥4.0kPa(30mmHg)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包含两个病理过程,即血管收缩和血管构型重建。近年来,肺血...  相似文献   

19.
李超乾  梁国容 《广西医学》1995,17(6):467-469
通过68例正常人及162例慢性肺疾病患的肺阻抗血流图(IPR)及其微分图(DPIP)与右心导管同步测定肺动脉平均(PAMP)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IPR及其DPIP指标与PAMP的关系,发现P2-Y及含P2-Y的指标与PAMP相关性最好,并以产好地反映病情及PAMP的变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择优推荐以下方程作为无创性估测PAMP的方法:(1)PAMP=26.6507-144.7508.(P2-Y)(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三磷酸腺苷(ATP)-硫酸镁(下称Mg^2+)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PAH)者21例,观察其肺血管选择性舒张作用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血管顺应性(Cpa)在用药1分钟后及用药后最低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以下),但多数作用时间仅维持5 ̄10分钟,除1例作用时间维持34分钟外,15分钟后均恢复原水平。耐肺心病组的MPAP及Cpa用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