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美霞  钱霞  马东平  张莉  张瑜 《现代护理》2007,13(3):207-208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首诊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系统(hospitalanxietyanddepressionscale,HADS)对137例首诊ESRD患者行2次评分,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的登记。结果肾外器官损害数、中年是首诊ESRD患者HADS指数的高危因素(P<0.05),性别因素与HADS指数无明显相关性。护理干预使HADS评分焦虑指数下降到(10.01±0.11)分,抑郁指数下降到(7.85±0.36)分;2者较入院时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诊ESRD患者应常规评估焦虑-抑郁水平,有高危因素患者应立即进行护理干预,良好的护理心理疏导能显著改善首诊ESR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在首诊肺结节患者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首诊肺结节患者4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感知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分析首诊肺结节患者HADS、PSS、PSQI评分之间的关系及焦虑抑郁在感知压力与睡眠质量中的中介作用。结果:410例首诊肺结节患者HADS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12.36±3.28、10.97±3.05,PSS、PSQI评分分别为32.89±4.82、12.69±2.98。PSS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522,P<0.001),HADS焦虑、抑郁评分与PSS(r=0.591,r=0.613)、PSQI评分(r=0.293,r=0.326)均呈正相关(均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H...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析帕金森病(PD)照料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方法:PD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55对纳入研究。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进行评分,判定分析PD照料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5例照料者HADS焦虑评分为(8.04±4.85)分,HADS抑郁评分为(8.07±6.13)分。55例照料者中,女性HADS焦虑评分为(9.68±5.11)分,高于男性的(5.92±3.57)分;女性HADS抑郁评分为(9.65±6.69)分,高于男性的(6.04±4.71)分(均P0.05)。55例照料者中,有罹患焦虑症风险20例(36.36%),其中女15例(71.42%),男5例(23.81%);有罹患抑郁症风险24例(43.64%),其中女18例(75.00%),男6例(25.00%);2组女性患者比例均占优势(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DS焦虑评分与PD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292,P0.05),与PD病程呈正相关(r=0.38,P0.05),与H-Y评分呈正相关(r=0.328,P0.05);HADS抑郁评分与PD病程呈正相关(r=0.274,P0.05),与H-Y评分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部分PD照料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女性照料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与PD患者的年龄、病程和H-Y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入组时及心理护理干预4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分别为(34.45±5.12)分比(47.34±6.56)分,(33.52±4.87)分比(42.97±5.69)分],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25.71±3.76)分比(19.25±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6,12.41,-11.8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40.22±5.73),(38.22±5.04)分],MMS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21.03±3.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1,4.29,-5.94;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16例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包括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突出个性特征进行心理护理、运用心理咨询技能等措施.运用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价,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得分.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的抑郁、焦虑标准分为(56.57±11.50)分、(59.78±10.51)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后20 d患者焦虑及抑郁标准分为(30.37±9.50)分、(39.68±8.47)分,与全国常模接近(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 重视成批伤员早期心理问题,结合多种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并将突发事件所造成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2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49例.两组均采取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结果 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1个月后,焦虑抑郁评分和卒中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后,卒中量表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不仅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进行入院指导、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析比较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9±3.0)分,低于对照组(46.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5).干预组治疗后抑郁评分为(36.9±3.1)分,低于对照组(39.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2,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随手术的临近数值均呈上升趋势,但干预组的增加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缓解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有利于神经介入手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性动脉炎所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26例梅毒性动脉炎(观察组)及26例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所致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了解其影响因素。对被确定为焦虑/抑郁阳性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行HAD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50±4.88)比(7.11±3.20)分];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9.76±3.91)比(7.34±4.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81,2.054;P〈0.05),其产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且具有相当的特殊性。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各组中焦虑/抑郁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122,7.289,5.050,10.420;P〈0.05)。结论梅毒性动脉炎所致脑卒中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状况,其影响因素复杂而特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惊恐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4周的对照研究,分别实施医院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和医院常规治疗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4周心理干预后HAMA评分(7.83±3.12)分,对照组(11.42±4.0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AMD评分(19.45±3.92)分,对照组(18.67±4.3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认知及应对方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和集体化的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7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在出院时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评分为(40.12±8.25)分,低于对照组(46.08±9.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评分为(39.02±8.21)分,低于对照组(45.72±8.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