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血液净化(CBP)技术控制不同的温度,对比观察常温和亚低温CBP对心脏瓣膜病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5例患者分为常温CBP组(N T组,47例)和亚低温CBP组(H T 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及白细胞介素(IL )‐6、IL‐8水平及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选时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 HT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下降幅度均高于NT组(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Ⅲ(APACHE Ⅲ)评分HT组在治疗后24 h较NT组低,且HT组在住ICU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BP时间、病死率均低于NT 组(P<0.05)。结论亚低温CBP通过清除炎症因子及抑制其产生,能更有效的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黄建  王晓艳 《重庆医学》2015,(15):2114-211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滤过(HF)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HP进行血液净化,而观察组则采用HP联合 HF进行血液净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血清 TGF‐β1、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血清 TGF‐β1、TNF‐α以及IL‐6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疗法治疗AOPP疗效肯定,以 HP联合HF方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易晔  卢远航  冀倩倩 《重庆医学》2015,(19):2667-2669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0例,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每组各25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LFHD组患者血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SOD、GSH‐Px显著降低(P<0.05);HFHD组与治疗前相比,IL‐6、TNF‐α、hs‐CRP、MDA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GSH‐Px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长期LFHD可加重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炎性反应,HFHD可缓解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 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CBP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集束化治疗,CBP组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CB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8d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P组治疗24h后APACHEⅡ、vWF、sICAM-1、T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AP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WF、sICAM-1、TM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AP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24h开始存活组vWF、sICAM-1、TM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APC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改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1)TNF‐α、CRP、IL‐8水平比较:于治疗后1d ,实验组CRP、TNF‐α水平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于治疗后3、7d ,实验组CRP、IL‐8及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预后比较: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2h后APAC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体内高炎症状态,改善其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24 h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分为SHAM 组、心肌梗死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强化他汀组、混合剂量组,每组14只。予以手术开胸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前常规剂量组、混合剂量组分别予以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 · kg -1· d-1)灌胃2周;强化他汀组、混合剂量组术前12 h给予单剂阿托伐他汀50 mg/kg 灌胃;各组大鼠于术后24 h采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活化因子‐1(PAC‐1)、CD62p。结果术后24 h急性炎症因子 TNF‐α、hs‐CRP水平心肌梗死对照组显著高于SHAM 组,血小板活化表面标志物PAC‐1、CD62p亦显著性高于SHAM 组(P<0.05);强化他汀组炎症因子水平,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显著低于心肌梗死对照组(P<0.05);强化他汀组与混合剂量组比较,在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他汀组在心肌梗死大鼠术后短期与心肌梗死对照组比较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强化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大鼠术后急性炎性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06例,动态测定血PCT及hs‐CRP变化,75例确诊为SAP的患者,根据PSI评分分为重症SAP组和轻症SAP组,并与非SAP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SAP组、轻症SAP组血清 PCT 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SAP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CT :(6.3±3.2) vs (0.5±0.1)μg/L,(5.6±1.3)vs(0.5±0.1)μg/L ;hs‐CRP:(28.5±7.2)vs(4.6±1.3)mg/L,(10.6±2.3)vs (4.6±1.3) mg/L ,均为 P<0.05),且重症SAP组血清 PCT 及hs‐CRP浓度和持续时间明显高于轻症SAP组(P<0.05)。第5,7 d血清PCT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第3,5,7 d血清hs‐CR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以血清PCT(3.5μg/L)、hs‐CRP(8.1 mg/L)为界,诊断SAP的灵敏度分别为94%,91%,特异度分别为90%,7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hs‐CRP可作为SA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对SIRS患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37例SIRS患者及25例sepsis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于CBP治疗前0h,CBP治疗后6、12、24、36h,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IL-6,同时观察治疗组CBP前后的APACHEⅡ、血乳酸、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28d存活率。结果接受CBP的SIRS患者TNF-α在6、24及36h后,IL-1在36h后以及IL-6在12和36h后明显低于0h(P〈0.05);接受CBP的sepsis患者TNF-α及IL-6 36h后明显低于0h(P〈0.05),IL-1在12、36h后明显低于0h(P〈0.05):在36h,治疗组TNF-α、IL-1、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SIRS患者在36h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sepsis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Pg-aCO2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28d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0%vs26.67.%,P〈0.05)。结论CBP有良好的清除细胞因子效果,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预后:在血液净化选择时机上应尽可能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胰腺癌手术后对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胰腺癌手术患者80例,分为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段血浆中各指标水平。结果(1)两组术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d血清IL‐6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d血清IL‐6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d血清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术后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3d血清IL‐10水平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1d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5dTNF‐α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d血清TNF‐α水平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5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血清TNF‐α,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疗法能明显降低胰腺癌术后的炎性反应,改善免疫抑制,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田功  ;何劲松 《湖南医学》2014,(10):1955-195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HPMCs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分为5组(每组设3个样本):正常对照组(完全培养液)、单纯TNF‐α(1μg/L)诱导组和TNF‐α诱导加低、中、高剂量川芎嗪(10、20和40 mg/L)组。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PA和PAI‐1的蛋白质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NF‐α诱导组上清液中 t‐PA的含量减少和PAI‐1含量显著升高,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与TNF‐α诱导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川芎嗪组上清液中t‐PA的含量增加,PA I‐1的含量显著降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与正常组比较,单纯TNF‐α诱导组 HPMCs t‐PA/β‐actin mRNA 下降(87±5)%和 PAI‐1/β‐actin mRNA 上升(3.63±0.12)倍( P <0.01);与TNF‐α诱导组相比,低、中、高剂量川芎嗪组t‐PA/β‐actin mRNA表达明显增加( P<0.05或 P <0.01)和PAI‐1/β‐actin mR‐NA表达明显减少( P<0.05,P<0.01),两者在蛋白质和基因水平均呈量效关系。【结论】川芎嗪干预后能促进 HPMCs在炎症状态下t‐PA生成增加并抑制PAI‐1的表达,从而减少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树脂灌流器和活性碳灌流器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中的临床应用,以判断其疗效。方法H L P患者54例,在常规胰腺炎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以降低血脂浓度,按使用的灌流器不同分为树脂组和活性碳组,分别使用树脂吸附血液灌流器(HA330)或活性碳灌流器(YTS/200),治疗时间2 h。测定血液灌流前、血液灌流治疗结束后12 h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血液灌流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TC、HDL‐C、LDL‐C、PCT、CRP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治疗结束后12 h ,两组患者血清TG、TC、LDL‐C、PCT、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活性碳组患者血清TG、TC、LDL‐C明显低于树脂组患者(P<0.01)。结论树脂灌流器与活性碳灌流器均用于治疗 HLP ,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清除炎性介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实验性贝赫切特病(B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BD模型鼠,将其分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鼻饲注入大蒜素、秋水仙碱和生理盐水。肉眼观察治疗前后皮损的变化,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和化学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力(T‐AO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模型小鼠背、腹、阴部出现溃疡,IFN‐γ、TNF‐α、IL‐4和MDA升高,T‐AOC、SOD和GSH‐PX下降。治疗20d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溃疡基本愈合;30d后实验组仅2只复发,阳性对照组有6只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FN‐γ、TNF‐α和IL‐4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AOC、SOD和GSH‐PX较治疗前升高,MDA下降(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是治疗实验性BD的有效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阻止氧化应激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章俊强  梅晓冬 《重庆医学》2016,(8):1026-1028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并分析 HMGB1和气流受限的关系,初步探讨 HMGB1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COPD组(COPD稳定期20例)和对照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测并比较两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两组 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分析COPD组 HMGB1和IL‐1β、TNF‐α间的关系及 HMGB1和肺功能(FEV1%预计值)的关系。结果在BALF中,COPD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COPD组HMGB1、IL‐1β、TNF‐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COPD组 HMGB1的含量和IL‐1β、TNF‐α呈正相关(r=0.79,P<0.01及 r=0.48,P<0.05);COPD组 HMGB1和肺功能值(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70,P<0.01)。结论 HMGB1参与和促进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BALF中HMGB1水平和COPD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抗炎、促炎指标动态变化在临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2010~2011年该院 EIC 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诊断明确后第1、3、5、7天清晨血清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促炎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抗炎指标(IL‐4、IL‐10)血清浓度,同时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结果两组 TNF‐α、IL‐1均呈早期上升,病程进展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逐渐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两组IL‐4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IL‐10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死亡组IL‐10水平呈现逐渐升高,并维持高位,第3、5、7天IL‐10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 Ⅱ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则呈上升趋势并维持高评分值。结论 TNF‐α、IL‐1在脓毒血症早期呈迅速升高并达峰值,IL‐4、IL‐10升高并达峰值时间较促炎指标延后,其中IL‐10持续维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焦虑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伴焦虑患者焦虑程度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T (hs‐cT nT )的影响。方法将ACS伴焦虑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心理干预组(B组)及心理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组(C组),观察3组治疗1周及2周后焦虑程度和hs‐cT nT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3组焦虑量表评分和hs‐cT nT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周后,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抗焦虑治疗可显著降低ACS伴焦虑患者的焦虑和hs‐cT nT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脉冲式胶体输注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度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并出现毛细血管渗漏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1例、CBP1组18例和CBP2组22例。三组患者均按2008年脓毒症全球治疗指南的早期集柬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采用脉冲式胶体输注加速尿治疗;CBP1组和CBP2组均行连续性静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72h,CBP1组同时给予胶体集中输入加速尿治疗,CBP2组采用脉冲式胶体输注加胶体后脱水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h行动脉血气分析,无创心排检测,测定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含量,并观察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结果CBP2组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对照组及CBPI组(P〈0.05),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及CBP1组(P〈0.05)。治疗72h后,CBP2组与CBP1组APACHEU评分均明显下降,CBP2组下降程度优于CBP1组(P〈0.05)。CBP2组治疗后24、48、72h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增高(P〈0.05或P〈0.01)。CBP2组治疗后24、48、72h肺水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降低(P〈0.05或P〈0.01)。CBP2组治疗后24、48、72h血清Ang-2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常规对照组(24、48、72h)及CBP1组(48、72h)同期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脉冲式胶体输注联合血液净化能明显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狄婷婷  王秋杰  张美  王瑞婷 《重庆医学》2015,(11):1466-1468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双侧海马注射凝胶态Aβ(10μ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行水迷宫实验;硫堇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形态变化及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细胞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皮层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TNF‐α、IL‐1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Aβ可激活胶质细胞及促炎因子释放,引起大鼠脑神经元损伤,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黄涛  曾恋  田井强  冉旋  冉擘力 《重庆医学》2016,(20):2801-280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血清中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及Klotho基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酉阳医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每日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比较两组间以及同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M FG‐E8及Klotho水平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s‐CRP、M FG‐E8及 Klotho 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显著下降,而 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FG‐E8及Kloth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和hs‐CRP水平,上调MFG‐E8及Klotho表达水平,通过减轻炎性反应、抗血管衰老,从而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王渝蓉  高洁  熊昕  杨健 《重庆医学》2015,(16):2225-2227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肢体活动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在控制原发病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针刺组以原络配穴为配穴原则,予针刺治疗;药物组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组予原络配穴联合口服补肾益寿胶囊,观察3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hs‐CRP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联合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1)。结论原络配穴与补肾益寿胶囊联合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及降低血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