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诊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是诊断SLN是否存在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决定乳腺癌患者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影像造影技术也应用于SLN中。CT淋巴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 CTLG)在SLN定位、检测以及SLNB中的应用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对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考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atic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乳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SLN)用活性染料异硫蓝标记。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58例中有50例发现有前哨淋巴结,鉴别成功率86.2%,20例39个前哨淋巴结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均末转移29例,SLN转移、ALN末见转移0例,SLN及ALN均见转移2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切片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见微小转移灶。结论 SLNB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有效、准确的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术(SLN biopsy, SLNB)对单侧多发乳腺癌(multiple synchronous tumor, MST)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判断的可行性。方法在23例确诊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术中行SLNB,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如患者拒绝或者两病灶位于乳房同一象限,改行保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 ALND)。术中不送检SLN,ALND后由手术医师分离出SLN送检。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23例患者有21例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91.3%。 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假阴性率、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15.4%,84.6%,90.5%。结论 SLNB假阴性率高,不推荐在单侧多发乳腺癌患者中实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低位腋窝淋巴结清扫(low partial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LPALND)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学习曲线中取代标准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术前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临床评估为阴性、接受SLNB、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冰冻病理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验证组,分别以1∶1的比例分成LPALND组和ALND组2个亚组,并进行不同的腋窝手术处置,主要研究终点为不同腋窝处置方式的SLN阴性符合率[(最终石蜡为SLN阴性例数/总例数)×100%]。结果 共151例患者进入初步筛选,SLN检出率为91.4%,最终共100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63.6岁,总SLN阴性符合率为86.0%,2/3的SLN不一致出现在前30例学习中。验证组SLN的阴性符合率为92.5%,且验证组中,LPAL...  相似文献   

5.
自1894年Halsted报道了乳腺癌根治术以来,如何掌握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部分。近来大量早期乳腺癌的研究发现,约75%患者被证明没有转移。若行ALND,除经济损失外,还可造成并发症如腋部皮肤的麻木及上肢淋巴水肿。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biopsy,SLNB)将使乳腺癌治疗更加合理,更加个体化。我科2001年5月-2003年3月,采用蓝色染料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行SLNB,以探讨SLNB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有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node ,SLN)阴性患者、1枚阳性SLN患者与2枚以上阳性SLN患者的非前哨淋巴结( non-sentinel lymphnode,NSLN)转移状况。方法:对90例T1-2N0M0乳腺癌患者应用美蓝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sentinel lymphnode biopsy,SLNB),进再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SLN(-)组、SLN(+)=1组及SLN(+)≥2组,并对各组的NSLN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32例SLN (-)组检出NSLN阳性1例,阳性率3.1%,39例SLN(+)=1组检出NSLN阳性4例,阳性率为10.3%,19例SLN(+)≥2组检出NSLN阳性9例,阳性率为47.4%,SLNB检查假阴性1例,准确率为96.9%;SLN(+)=1组的NSLN阳性率略高于SLN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2组患者的NSLN阳性率显著高于SLN(-)组及SLN(+)=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1枚SLN阳性患者可仅行SLNB免行ALND,但≥2枚SLN阳性患者则需常规行ALN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48例乳腺癌患者,采取美兰染色SLNB+术中超声,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术中冰冻切片。结果 44例成功行SLNB,成功率91.6%,术中冰冻切片发现5例SLN癌转移,4例未蓝染,行进一步腋淋巴结清扫术。结论美兰染色SLNB成功率较高、安全、价廉,前哨淋巴结状况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重要预示价值,术中淋巴结彩超可增加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对54例 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 tio 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T1肿瘤直径< 2 cm,T2肿瘤直径2~5 c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勘测用活性蓝示踪法识别.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病理分析及连续多层切片检查.结果:54例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100%发现前哨淋巴结,共切除168个,1 5例29个前哨淋巴结见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均未转移38 例,SLN癌转移、ALN未见转移5例,SLN及ALN均见转移1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发现微小转移灶.结论:SLND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转移有高的敏感性,是一个有用的、准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及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入院并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84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各种临床病理参量与SLN及NSLN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 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脉管侵犯、Ki?67、p53是SLN 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大小、PR状态、脉管侵犯是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SLN阳性患者中进一步行胶窝淋巴结清扫术160例,其中NSLN未转移130例(81.3%),NSLN转移30例(18.7%)。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R状态、SLN阳性数量是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SLN阳性数量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大小、PR状态、脉管侵犯是SLN 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SLN阳性数量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医学文选》2013,(5):627-627
2012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患者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仍推荐对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首选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前哨淋巴结(SLN)阴性者不需接受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淋巴结转移较少的特定SLN阳性者可避免ALND,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注:既往《指南》建议对SLN阳性者应行ALND)。  相似文献   

12.
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哨兵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检测乳腺癌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方法,并研究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2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LN,与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k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后的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27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SLN26例,成功率为96%。共检出SLN56个,每例SLN1-4个 ,平均检出2.2个。本研究共出现1例假阴性结果,未有假阳性,假阴性率为12%,假阳性率为0。26例患者中有10例SLN阳性,阳性率为38%;共检测出SLN22个,其中18个为转移癌,转移率为82%(18/22)。SLNB预测ALN的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结论: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13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NSLN转移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患者136例,其中NSLN阴性62例,NSLN阳性74例,比较资料发现原发肿瘤大小、脉管癌栓、SLN阳性数目及SLN阳性比例是影响乳腺癌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P < 0.05)。将上述资料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是乳腺癌患者NSLN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是乳腺癌患者NSLN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乳腺癌患者存在脉管癌栓、SLN阳性比例≥0.5时更容易发生NSLN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按癌瘤长径分组,用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76例患者有69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0.79%.69例检测到的前哨淋巴结中65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0,12.50%,87.50%,94.20%.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乳腺外科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的一个里程碑.淋巴转移是乳腺癌重要的转移方式,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以SLNB评价腋窝淋巴转移的情况为乳腺癌的手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这种微创方法可以筛查出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清扫,保证了患者的美观和上肢功能.SLNB的活检方法主要有蓝染技术、淋巴放射显影技术、蓝染与淋巴放射显影结合技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最先接受原发肿瘤细胞引流的第一站区域淋巴结。1993年Krag等[1]首先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定位SLN,随后Giuliano等[2]报道了用染料法定位SLN的临床意义。近20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应用的不断普及,有望改变近一百多年来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 ALND)作为外科治疗乳腺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历史,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对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诊断更预示着SLNB正在往更简练、创伤更小的方向进发。本文就过去20余年来乳腺癌SLNB的研究状况、新的检测方法,以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荧光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检出率及淋巴管显影情况,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荧光引导寻找前哨淋巴结(SLN),并送快速病理检查。术中病理确定SLN无转移者,不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SLN阳性者行ALND。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行SLNB,其中5例患者术中冰冻检查发现SLN转移癌,并立即行ALND。其余15例患者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均未发现转移癌。共检出淋巴管52条,平均每例2.6条。共检出SLN 53枚,平均每例2.65枚。结论:荧光导航能够应用于SLNB,具有检出率高、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36-438
目的: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基础上,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活检,探讨其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手术的指导。方法: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0例,其中单纯SLNB阳性74例。术前应用SLNB联合乳腺癌腋窝可疑淋巴结选取进行活检,术后将可疑淋巴结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进行ALND。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81例,单纯SLNB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分别为91.36%、8.64%、91.82%,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分别为100.00%、0.00%、100.00%,二者敏感性、假阴性率、准确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8.96,6.67,P<0.05)。行改良根治术81例,保乳术29例。结论:早期乳腺癌腋窝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选取与SLNB比较,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提高ALND范围。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术中癌周注射1%亚甲蓝溶液4ml,15min后行SLNB并独立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出22例,检出成功率为95.7%,敏感6/7,假阴性率为4.76%(1/21)。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有效手段。方法以^99mTc标记的硫胶体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使用7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对41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收集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SLN行多层次连续切片,分别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9例乳腺癌检出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5.1%(39/41例)。在常规病理学检查SLN无转移的20例中,连续切片H—E染色发现4例SLN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7例SLN微小转移癌。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P〈0.05)。结论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可提高SLNB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