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孙静  张琨  吴丽萍  张莉  谢志军 《浙江医学》2018,(20):2273-2277
目的系统评价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ceLibrary、WileyOnline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电子数据库,时间截止2016年12月,收集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评分的核心标准(ACR20、ACR50、ACR70即28个肿胀和触痛关节数改善率达20%、50%、70%)和疾病活动度计算法(DAS28即对28个关节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初步获得154篇相关文献,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15篇文献,共1382例受试者,15项试验的Jadad评分均超过4分。其中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后ACR20、ACR50缓解率高于对照组(OR=3.54、2.85,95%CI:2.47~5.08、1.96~4.13,均P<0.01)。其中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ACR70缓解率较对照组高(OR=1.84,95%CI:1.02~3.29,P<0.05)。其中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后DAS28低于对照组(OR=-0.99,95%CI:-1.23~-0.74,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组,安全性与甲氨蝶呤组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对预防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 、EBSCO 、Cochrane 、CNKI 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托烷司琼预防 PONV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并且提取出有效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 Rev Man5.0软件。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18篇,共包括2901例试验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1)托烷司琼能有效降低全身麻醉 PONV 发生率[OR =0.43,95% CI (0.33~0.57)],相对早期[OR =0.66,95% CI(0.44~0.98)]而言,托烷司琼更能有效降低后期[OR =0.41,95% CI(0.25~0.65)]PONV 发生率;(2)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与单用托烷司琼相比较,能更有效降低 PONV 发生率[OR =0.37,95% CI (0.22~0.64)]。(3)托烷司琼与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别为[OR =1.08,95% CI(0.68~1.73)],[OR =0.77,95% CI(0.27~2.21)]。(4)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06,95% CI(0.49~2.30)]。结论托烷司琼能明显降低全身麻醉患者 PONV 的发生率,与其他非5-HT3拮抗剂类止吐药如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与CKD 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13年5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合计31659例社区老年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CKD组比较,CKD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风险明显增加[OR =1.28,95% CI(1.06-1.55),P =0.01],并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下降,发生认知障碍风险越高,eGFR 45~60 mL/(min?1.73m2)组[OR =1.27,95%CI(1.03-1.57),(P =0.02)],eGFR<45 mL/(min?1.73m2)组OR =1.53,95%CI(1.73-3.72)( P <0.00001)。结论:CKD是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改良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5.2.5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RCTs共计1080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对于不同干预方式总有效率OR=9.66,95%CI(6.01,15.54);Z=9.35(P〈0.00001);对于治疗前后ESR改善的比较,MD=18.63,95%CI(16.01,21.25);Z:13.94(P〈0.00001),且在纳入研究的7篇文献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中药酒剂相对于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药酒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但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均属低质量文献,其疗效须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搜集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的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ev Man5.3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数据开展Meta分析.结果:共7篇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被纳入.研究对象共有459例.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优于不采取艾灸治疗(RR=0.15,Z=4.25,P<0.001,95%CI为0.08~0.22);与不采取艾灸治疗组相比,艾灸联合西药组ACR50%有效率明显增加(MD=3.28,RR=3.28,Z=3.67,P<0.001,95%CI为1.74~6.20),DAS28疾病活动度降低(RR=0.38,Z=3.35,P<0.001,95%CI为0.16~0.61).结论: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 、VIP、万方、CBM 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应用 Meta 分析 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合并 OR 值及95%CI 。结果最终进入 Meta 分析的文献共有31篇,其中 OSCC 组1604例,对照组864例(包括正常口腔黏膜对照452例和癌前病变对照412例);Meta 分析结果:合并 OR 值为11.92,95%CI 为6.71~21.18;CyclinD1与 OSCC 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 <0.05),而与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P >0.05)。结论 CyclinD1的过表达与 OSCC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 CyclinD1有助于 OSCC 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王倩  刘玉琳 《重庆医学》2016,(7):961-964
目的:系统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纳入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度[相对危险度(OR)=4.64,95%CI:3.11~6.92,P<0.01)]、患者满意度(OR=3.76,95%CI:2.45~5.75,P<0.01)、住院时间[权重均数差(WMD)=-2.22,95%CI:-2.40~-2.03,P<0.01]及住院费用(WMD=-546.56,95%CI:-572.31~-520.81,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但由于纳入分析文献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相关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以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病死率、再次出血率、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作为测量指标。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文献纳入分析,共7373例患者,其中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3092例,采用手术夹闭治疗患者4281例。介入栓塞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OR=1.25,95% C I:1.12~1.40,P<0.0001)和再次出血率(OR=0.43,95% CI:0.28~0.66,P=0.0001)均低于手术夹闭组;两组术后1年病死率(OR=1.13,95% CI:0.92~1.39,P=0.23)、血管痉挛发生率(OR=1.41,95% CI:0.99~2.02,P=0.06)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OR=0.66,95% CI:0.42~1.05,P=0.08)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证据表明,使用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相比手术夹闭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增加再次出血率,而两种手术患者的术后1年病死率、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方程  龙行华 《重庆医学》2016,(3):383-386
目的:评价PTE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已发表的关于乳腺癌患者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表达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并对研究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偏倚评估。结果共28篇研究文献(3172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雌激素受体(OR=3.16,95%CI:2.01~4.97,P<0.01)、孕激素受体(OR=2.27,95% CI:1.70~3.04,P<0.01)、淋巴转移(OR=0.36,95% CI:0.27~0.49, P<0.01)、临床分期(OR=2.59,95% CI:2.04~3.30,P<0.01)和组织学分级(OR=2.19,95% CI:1.74~2.75,P<0.01)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PTEN异常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进展、浸润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和内分泌治疗中较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 )与开腹脾切除术(OS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CNKI及CBM数据库,查找2000~2013年发表的关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LS及OS术后并发症对比的文献资料,进行M 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合计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S与OS在术后出血发生率(OR=0.52,95% CI 0.25~1.06,P=0.07)及术后胰瘘发生率(OR=1.09,95% CI 0.33~3.60,P=0.89)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S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OS(OR=0.17,95% CI 0.07~0.38,P<0.01), LS相较OS更易发生术后门脉系统血栓(OR=2.14,95% CI 1.23~3.73,P=0.00)。结论 LS与OS在术后出血及胰瘘发生率上相同,但LS术后感染率低于OS ,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风险高于O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烟酒茶嗜好因素与中国女性乳癌的关系,探索乳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国1994-2008年间有关烟酒茶嗜好因素和乳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检索出的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再分析,定量综合评价烟酒茶嗜好与乳癌的关系。结果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文献共8篇,乳癌病例共1580例,对照者共2399例。吸烟合并OR=1.89(95%CI:1.27~2.81),饮酒合并OR=0.73(95%CI:0.53~0.99),饮茶合并OR=0.84(95%CI:0.70~1.02)。结论吸烟尤其是被动吸烟是乳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倡导全民戒烟,减少乳癌的发生;饮酒饮茶与乳癌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与胆囊恶性疾病、胆结石、胆囊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EM base、Pubmed、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收集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胆囊恶性疾病、胆结石、胆囊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5月。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胆囊恶性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31,95% C I:2.34~12.05,P=0.000);胆结石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OR=1.84,95% C I:1.13~2.98,P=0.014);胆囊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OR=9.92,95% C I:4.04~24.39, P=0.00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胆囊恶性疾病,胆结石,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荟萃分析主动脉内气囊泵辅助治疗不伴有心源性休克的高风险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检索以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治疗高风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为主要内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2013年4月,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6个研究)1595例患者,其中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组784例,未经 IABP治疗组(对照组)8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ABP治疗组30 d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3,95%CI=0.43~1.23,P=0.24),IABP治疗组6个月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69,95%CI =0.49~1.05,P =0.09),IABP治疗组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事件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09,95%CI =0.77~1.53,P =0.63),IABP治疗组再次发生心肌缺血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71~1.51,P =0.85)。IABP组的治疗相关出血事件高于对照组(RR=1.44,95%CI=1.16~1.79,P =0.001)。结论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相比,在高风险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并不会降低其心梗后30 d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2012.6)、CNKI(1979~2012.6)、MEDLINE(1950~2012.6)、PubMed(1950~2012.6)、EMbase(1970~2012.6)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全面收集关于注射肉毒杆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及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8个RCT,包括88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短期总有效率: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安慰剂[OR=43.79,95%CI(7.39~259.49),P〈0.0001];气囊扩张治疗高于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47,95%CI(0.30~0.73),P=0.0007]。2)长期总有效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31,95%CI(0.13~0.70),P=0。005];3)临床复发率: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高于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OR=8.88,95%CI(3.31~23.79),P〈0.0001]。4)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OR=0.14,95%CI(0.04~0.44),P=0.0008]。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治疗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且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依患者具体病情选用。  相似文献   

15.
敖平 《广东医学》2016,(Z2):222-228
目的:比较TACE+RFA联合或不联合DC-CIK/CIK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纳入的文献为DC-CIK/CIK联合微创( TACE+RFA)与单独微创( TACE+RFA)比较治疗肝细胞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搜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PubMed 和 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1日。用Jadad评分法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6篇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共399例患者( DC-CIK/CIK+TACE+RFA=215, TACE+RFA=184)。 Jadad评分法提示2篇为1分,其余为2分。 Meta分析结果提示DC-CIK/CIK联合TACE+RFA与单独TACE+RFA比较,可提高1年无疾病生存率(I2=0%, OR=3.96,95%CI:1.84~8.52, P=0.0004)及1年总生存率(I2=0%, OR=3.73,95%CI:1.38~10.09, P=0.01)、降低1年及2年复发率(I21-year=0%, OR=0.36,95%CI:0.19~0.67, P=0.001; I22-year =0%, OR=0.36,95% CI:0.15~0.88, P=0.02)。结论 DC-CIK/CIK联合TACE+RFA与单独TACE+RFA比较,能延长生存率并提高疗效,但是,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牙周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OVID,1950~2013年9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CENTRAL,2013年第9期)、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4年~2010年9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3年9月)、CNKI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应的中文口腔期刊,收集有关牙周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相关性的相关文献.两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0.23对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5篇英文,1篇中文),纳入研究对象3156名,其中病例组285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OR值为4.64,95%可信区间为3.18~6.78,且总体效应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Z=7.95,P<0.00001),说明牙周炎与RA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牙周炎和RA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冉娅娟  魏来  李頔  匡扶  赵春景  钱妍 《重庆医学》2015,(35):4980-4984
目的:用M eta分析方法评价乐卡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 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Wiley、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3年6月纳入二者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通过质量评价后再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质量较高的RCT文献,共计1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标率、降低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与氨氯地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安全性M eta分析结果示: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发生率、面部潮红发生率与氨氯地平相当;而下肢水肿发生率[OR=0.38,95% CI (0.25~0.58),P=0.000]、因不良反应放弃治疗率[OR=0.57,95% CI(0.37~0.86),P=0.008]和因下肢水肿放弃治疗率[OR=0.24,95% CI(0.12~0.47),P=0.000]却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结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8.
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的疗效。方法: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及其检索策略。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用统一的表格提取资料,采用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35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8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能降低死亡率,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优势比(OR)0.12,95%CI(0.08~0.20),P〈0.01]。结论:目前资料表明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毒鼠强中毒有效,但是本研究纳入的资料是非随机对照研究.结论的论证强度受到限制,有必要进行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与纤维蛋白胶在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NKI ,CBM ,万方等数据库有关关节置换术应用氨甲环酸和纤维蛋白胶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采用Rev M an 5.2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2个回顾性试验,共4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甲环酸与纤维蛋白胶在总失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92.24,95% CI(—496.16,111.69),P=0.22],血红蛋白丢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9,95% CI (—1.19,0.20),P=0.16],输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0,95% CI (0.18,0.52),P<0.01],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0,95% CI (0.36,3.99),P=0.76]。结论氨甲环酸在控制关节置换术术后输血率方面比纤维蛋白胶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董红  施幽林  龙明生 《海南医学》2014,25(1):125-128
目的探讨PTE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f临床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PubMed、CNKI、VIP、万方、CBM等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病例组及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评价应指标,然后应用RevMan5.0.1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进入Meta分析的文献13篇,其中口腔鳞癌组7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3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TEN在口腔鳞癌组与正常口腔黏膜对照组[OR=0.03,95%CI(0.01,0.06)]、VI腔鳞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OR=5.08,95%CI(2.16,11.95)]、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OR=0.27,95%CI(O.09,O.8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目前相关研究,PTEN蛋白表达的下调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的异常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