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含挥发油类中药材低温吸附干燥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娓  赵义  丁静  杨晓西 《中成药》2005,27(10):1135-1138
目的:简要介绍了低温吸附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法:从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两方面分析了低温吸附干燥用于挥发油类中药加工中的优越性.结果:低温吸附干燥可缩短干燥时间,减少挥发油损失.结论:低温吸附干燥是以传质推动力为主的干燥技术,特别适合于热及湿敏性药材的干燥.  相似文献   

2.
陈皮为芸香植物橘树G itrus rdticu latr B lanco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常用的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加工方法为洗润切丝后晒干或阴干,这种方法加工陈皮适用于量少,夏秋季。而大规模加工陈皮都是使用烘干法完成。陈皮含有挥发油成分,如烘干温度不适宜发挥油易挥发掉,温度太低影响产  相似文献   

3.
关于陈皮饮片干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贵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1-741
陈皮为芸香植物橘树Gitrus rdticulatr Blanco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常用的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加工方法为洗润切丝后晒干或阴于,这种方法加工陈皮适用于量少,夏秋季。而大规模加工陈皮都是使用烘干法完成。陈皮含有挥发油成分,如烘干温度不适宜发挥油易挥发掉,温度太低影响产量。所以选择最佳的烘干温度,保证挥发油含量不变又不影响产量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探讨陈皮不同方法炮制后对挥发油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含量测定和薄层层析对比。对陈皮的质量评价,提高饮片的产量提供了一些数据。试图验证烘干法与晒干法的产量质量是否一致;烘干温度控制在70~80℃挥发油也不会有更多损失,提高烘干法的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4.
商涛  袁越锦  赵哲  徐英英 《中草药》2023,54(14):4501-4510
目的 探索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更优干燥方式,研究其干燥特性和干燥动力学,为提高黄芩干燥品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测色技术和HPLC法分别测定黄芩的色泽和黄芩苷含量,以干燥时间、色泽和黄芩苷含量为指标分析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微波热风组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黄芩干燥品质的影响,用变异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更优干燥方式。探究不同微波功率密度(9、12、15 W/g)、转换点含水率(30%、40%、50%)、热风温度(50、60、70℃)对黄芩干燥特性和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相比于单一的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黄芩微波热风联合干燥具有较短的干燥时间、总色差值最小为16.25±1.05、黄芩苷含量和综合质量评分最高分别为(18.88±0.30)%和88.16,说明采用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方式能有效提高黄芩的干燥品质。黄芩的干燥时间随热风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转换点含水率和微波功率密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Two-term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黄芩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过程。微波干燥阶段有效水分扩散系数(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on coefficie...  相似文献   

5.
远红外、微波、热风干燥陈皮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远红外、微波、热风干燥的陈皮质量,选择干燥陈皮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模拟生产试验方法,以陈皮药材和饮片的性状以及挥发油、水分、橙皮甙含量为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的效果。结果:微波与热风干燥使饮片挥发油成分损失较大;不同干燥方式对橙皮甙影响不显著。结论:远红外干燥陈皮质量最好,为最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鼓风干燥(40~80℃)等不同干燥方法及干燥温度对人参饮片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制备阴干、晒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鼓风干燥(40~80℃)人参饮片。采用苯酚-硫酸法、硝酸铝比色法、福林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总黄酮,总多糖,总酚以及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b3、Rd含量。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人参饮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不同干燥温度和干燥方法对人参中各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冷冻干燥人参饮片总多糖、总酚、总皂苷含量均较高,总黄酮含量较低,抗氧化活性好;低温鼓风干燥人参饮片总多糖、总黄酮、总酚和总皂苷含量均较高,其中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高于冷冻干燥饮片,抗氧化活性较好;随着鼓风干燥温度升高,各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下降;微波干燥饮片各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较低。结论 综合人参饮片中各类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干燥效率等三种因素,低温鼓风干燥饮片各类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好,干燥时间较阴...  相似文献   

7.
李波  王明伟  强正泽  李旭  李成义  郑贵森 《中草药》2019,50(13):3052-3057
目的研究当归在低温阴干及低温回潮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及回潮特性,明确低温及回潮对当归干燥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1st Opt软件模拟当归在低温阴干和低温(40、55℃)回潮条件下的函数模型,分析模型参数、干燥曲线、相对干燥回潮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干燥活化能等指标,对比低温阴干和低温回潮干燥条件下当归的干燥特性。结果低温阴干和低温回潮干燥方法均可使当归干燥,且低温回潮干燥方法可极大缩短当归的干燥周期,Weibull函数模型及线性回归拟合方程结果理想,当归低温阴干Deff为0.209 59 mm2/h,低温回潮干燥Deff在4.489 40~4.566 90mm2/h,低温干燥条件下当归干燥活化能为80.75k J/mol。结论低温回潮干燥方法较传统低温阴干具有明显优势,该研究可为提升当归传统阴干干燥技术,建立新的适宜当归产地加工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干燥介质相对湿度对西洋参根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恒定相对湿度及阶段降湿对西洋参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根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西洋参根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干燥温度为55℃条件下,恒定相对湿度(20%、30%、40%)、阶段降湿40%分别保持1、5、9 h后降为20%及连续排湿干燥条件下对西洋参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_(eff))、复水比、收缩比、总皂苷含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恒定相对湿度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越低干燥速率越大,相对湿度为20%时比40%时干燥时间缩短了6.8%;阶段降湿干燥条件下,相对湿度40%保持5h后降为20%相对于连续排湿干燥方式,干燥时间缩短了3.4%,干燥过程出现短暂的升速阶段;水分D_(eff)在1.49×10~(-10)~2.50×10~(-10)m~2/s;复水性主要受物料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及复水前含水率的影响,且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收缩比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高湿有利于总皂苷含量的保留和转化;微观结构观察结果显示,连续排湿干燥时西洋参根表面结壳硬化,故导致干燥时间延长、复水性降低;阶段降湿干燥有助于西洋参根形成水分子迁移扩散孔道,从而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复水比;相对湿度40%保持5 h而后降为20%时,综合评分最高为0.61±0.01,为最优干燥工艺,此时复水比为2.23±0.12、收缩比为0.26±0.06、总皂苷质量分数为(5.01±0.04)%。结论阶段降湿干燥方式可提高西洋参根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为热风干燥西洋参根过程中如何调控相对湿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3种干燥方式对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选择适宜山药片的干燥技术及工艺,将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脉动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技术用于山药片的干燥,研究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和品质。方法运用3种干燥方法对同一切片厚度为5mm的山药片进行干燥,研究其水分比、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3种干燥方式下的山药片干燥动力学;并对干燥时间、干燥后的色泽、复水比、浸出物、尿囊素含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山药片在3种干燥技术下均为降速干燥,其中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时间最短,当干燥温度为70℃、风速为15 m/s时,干燥时间为120 min;真空脉动干燥、中短波红外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方式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7.52×10~(-10)、1.19×10~(-9)、1.30×10~(-9)m~2/s;基于复水比、明亮度、绿红值、蓝黄值、干燥时间、浸出物、尿囊素含量7项指标对3种干燥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中短波红外干燥、真空脉动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山药片综合评分分别为0.29、0.59、0.70,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山药片综合评价最优。结论在实验参数范围内,3种干燥方式相比,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适宜于山药片的干燥,干燥时间最短、品质最佳,该研究为探索山药的适宜干燥技术和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方法以干燥温度、干燥湿度、缓苏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以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结合挥发油提取率、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和5种苯肽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并与药典工艺对比,综合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当归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最佳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0℃,干燥湿度50%,缓苏12 h,干燥36 h;2种不同的平衡脱水干燥工艺均优于药典工艺,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均较一致。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当归的平衡脱水干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青皮饮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方法,比较不同规格青皮饮片指纹图谱的差异,为完善青皮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40℃。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规格的青皮饮片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建立了青皮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7个共有峰,各色谱峰有较好的分离,但不同规格青饮片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法简单、高效,可为青皮饮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陈皮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广东陈皮的简称,作为道地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广陈皮"的道地药名在宋代文献中比较罕见,但经笔者考证其另有别名"真橘皮"、"真陈皮",提前了"广陈皮"作为道地药材使用的起源时间,而之前有学者认为是源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广陈皮历来是"广药"中的大宗药品,畅销海内外,为各地医生推崇和群众喜爱。广陈皮在2016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的8种岭南药材之一。新会皮做为广陈皮中的上品,两者经常可以互相指代,特别到了清代,很多地方出现广陈皮即是指新会皮,所以它们也有共同的发展脉络,但新会皮也有其独特的道地药史。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公告新会陈皮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川陈皮品质初步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川陈皮的品质差异。方法:通过观察显微特征、测定挥发油含量及比较薄层色谱图,探讨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结果:不同品种陈皮的显微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不同产地相同样品的相似度较高。结论:环境因子对陈皮品质的饰变作用不大,遗传因素对陈皮品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引入分光测色计,将中药材性状品质这一经验指标数据化,依据获取的中药材颜色信息实现对中药材品种的鉴别,为研究中药鉴定共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以陈皮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陈皮药材,采用色度学分析方法获取陈皮颜色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分析,建立陈皮品种鉴别的数学预测模型和90%参考值范围。结果:建立了基于L*a*b*色度空间的陈皮药材品种鉴别的数学判别模型,其判别符合率为100%,双侧90%参考值范围分别为陈皮:L*(66.621 5~73.916 5),b*(29.329 5~52.211 0);广陈皮:L*(53.950 0~63.260 0),b*(24.610 0~30.770 0)。结论:实验证明分光测色计获取的颜色信息可实现陈皮药材品种的鉴别,采用色度学分析方法对中药品种鉴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陈皮水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其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建立21批陈皮水提物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A)-0.1%的磷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采用指纹图谱软件中的相似度评价,SPSS 24.0二维聚类分析和SIMCA 14.1主成分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1)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陈皮水提物灌胃,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值,诱导第12周Morris水迷宫检测实验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谱效关系。结果:确定了陈皮水提物中25个共有峰,鉴定出5种物质,并且将21个不同品种、产地的陈皮分成了2类;与模型组比较,灌胃陈皮水提物的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下降,认知能力得到改善;灰色关联分析及最小偏二乘回归分析谱效关系表明,19,15,4,17,6号峰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关联性较大。结论:不同品种、产地之间的陈皮水提物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不同产地的陈皮水提取物质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并且陈皮水提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及改善认知能力,其发挥作用是多种有效成分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中19,15,4,17,6号峰是与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王坚 《亚太传统医药》2012,8(8):193-193
对陈皮、青皮的来源、产地、商品规格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制备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采用HPLC测定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光谱法(UV)和红外光谱法(IR)建立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利用相关系数法和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光谱图进行比对。结果:15批陈皮饮片标准汤剂中橙皮苷的质量分数0. 82%~2. 60%,出膏率实测值32. 02%~46. 11%;与紫外和红外对照指纹图谱相比,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 0. 897和 0. 942,双指标分析法结果显示各批次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共有峰率均62. 50%,变异峰率均46. 67%。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陈皮饮片标准汤剂的系统性评价,可为陈皮配方颗粒等相关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皮膳食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陈皮和陈皮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作用.方法:采用比色法、红外光谱法检测酸性环境下陈皮和陈皮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作用.结果:5 min后吸附速率陈皮和陈皮纤维分别为8.64,18.6 mg· min-1.3h后吸附程度陈皮和陈皮纤维分别为71.9%,94.8%.结论:陈皮纤维对亚硝酸盐的吸附效果很好,有效的降低了亚硝酸中毒的风险,可以对亚硝酸盐早期中毒患者起到解毒作用,减少亚硝酸对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滤法与乙酸乙酯萃取法对青皮含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并对其挥发油得率与化学组成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超滤法与乙酸乙酯萃取法对青皮含油水体进行油水分离并进行GC-MS分析,比较化学组成差别.结果:超滤法收集的挥发油化学组成较乙酸乙酯萃取法更接近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且收率高于乙酸乙酯萃取法.结论:超滤法是一种较好的青皮含油水体油水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陈皮挥发油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测定陈皮挥发油密度和折光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条件为:色谱柱为HP-1石英毛细管柱(320.00μm×0.25μm×29.9 m),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与检测器温度为250℃,采用程序升温,内标法测定陈皮挥发油中柠檬烯的含量。结果:3批供试品平均相对密度为0.8518(g/mL),折光率为1.474;柠檬烯含量在0.087451.3992 mg·mL-1范围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5),精密度为1.94%%,加样回收率为99.11%。3批供试品平均含量为80.9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陈皮挥发油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