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吲哚美辛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量一些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相关的疾病均与炎症刺激有关.目的探讨用吲哚美辛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设计随机对照、单盲法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实验中心进行,胎儿标本来源于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妇产科.干预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600 μmol/L的吲哚美辛作用24 h;600 μmol/L作用6,12,24后用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凋亡细胞,并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凋亡RPE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结果经200,400,600μmol/L吲哚美辛作用24 h后RPE细胞凋亡数为(2.7000±1.3375),(5.100 0±1.370 3),(6.800 0±1.686 5),与对照组(0.200 0±0.421 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624,9.062,12.206,P<0.01),随着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RPE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多;600 μmol/L吲哚美辛作用12,24 h后RPE细胞凋亡数为(4.400 0±0.8433),(6.400 0±1.2649),与对照组(0.200 0±0.421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8.617,13.274,P<0.01).结论吲哚美辛能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胚胎RPE细胞的凋亡,并且RPE细胞的凋亡呈现出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吲哚美辛栓致双下肢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 ,5 6岁。主因双下肢无力伴头晕 2天入院。患者 3天前因肛裂、大便带血就诊 ,门诊予以吲哚美辛(消炎痛 )栓 5 0mg直肠用药。当日下午 (用药后 4小时 )患者散步时突感眩晕、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 ,次日症状加重 ,不能行走 ,不伴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时测血压 140 / 80mmHg ,以“眩晕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 :血压 130 / 80mmHg ,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确定位体征。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颅脑CT及颈椎X线片、心电图、胸部X线正位片及腹部B超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吲哚美辛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穆兵 《新医学》2003,34(3):188-188,192
1引言吲哚美辛又名消炎痛,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之一,有突出的消炎作用,其解热镇痛作用与水杨酸盐相似。由于不良反应较多,在妇产科领域中应用受到限制。现将吲哚美辛在妇产科疾病中特有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2临床应用2.1妊娠期用药吲哚美辛可通过胎盘,抑制胎儿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使胎儿体内前列腺素减少。前列腺素有维持胎儿动脉导管开放的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导管关闭过早而致胎儿血循环障碍。国外曾有学者报告吲哚美辛可致新生儿心血管不良反应,特别是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或在34孕周、胎儿超过2000g后使用,可…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65岁。因贲门癌术后肝转移入院,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超选灌注化疗并碘油栓塞术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9℃左右,连续3天不退,在应用一般性退热药物降温效果差后,予含服吲哚美辛片25mg,体温剧降,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喘、大汗、不能平卧,随即出现咳血泡沫样痰,双肺大量湿啰音,呼吸困难,唇色发绀,考虑为急性左心衰,立即给予静脉注射呋塞米,毛花苷丙强心,吸氧及气管插管,心脏胸外按压等措施,抢救无效,患者猝死。患者发热系由碘油栓塞肿瘤血管引起内源性发热以及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所致,在一般退热措施无效后,给予非甾体类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复方氟尿嘧啶栓剂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s法测定,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水(12∶6∶6∶0.05,V/V)展开,双波长扫描,吲哚美辛的测定波长为λS=320nm,λR=370nm。【结果】吲哚美辛在0.49~3.93μg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80%。【结论】TLCs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本制剂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绞痛是泌尿外科中较常见的一种急症,一般采用麻醉药品、解痉剂等治疗。1992~1996年,我们采用吲哚美辛混悬液直肠给药治疗输尿管绞痛52例,获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方法: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所致绞痛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吲哚美辛组共52例...  相似文献   

7.
吲哚美辛栓致共济失调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5 6岁。主因双下肢行走不稳伴头晕2天急诊入院。患者因肛裂到我院外科门诊就诊,中午按医嘱直肠用吲哚美辛栓5 0mg ,当日下午感头晕、视物旋转,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次日下肢无力加重,步态蹒跚,行走需他人搀扶,无头痛、耳鸣。单位卫生所测血压1 4 0 /1 0 0mmHg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 cells,MSCs)分化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细胞工程解决肌损伤修复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方法:实验动物为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80只。单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以及联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诱导MSCs分化,分别在诱导前及诱导后1,3,5,12,24 h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SCs中PPARγ及MyoD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yosin及PPART表达。 结果:联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诱导MSCs分化后,MSCs不向成肌细胞分化而向脂肪细胞分化。PPA聊在诱导后3h开始表达(0.162±0.033),与3 h相比,诱导后24 h明显增强(0.195±0.056,P<0.05),MyoD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结论:吲哚美辛能抑制MSCs向成肌细胞分化,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笔者采用吲哚美辛、地巴唑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吲哚美辛栓即消炎痛栓 ,系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由于它吸收快 ,使用方便 ,维持疗效时间较长 ,近年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已确诊的发热患者的降温。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们对 132例老年发热患者用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降温 ,效果较好。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32例发热患者中男10 3例 ,女 2 9例 ,5 8~ 94岁 ,平均 71岁 ,体温 38 0~ 40 2℃。发热原因 :癌性热和癌症合并感染 5 4例 ,单纯呼吸系统感染 2 7例 ,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感染 39例 ,褥疮感染 6例 ,糖尿病合并感染 2例 ,泌尿系统感染 2例 ,双下肢动脉…  相似文献   

11.
12.
葛根素抑制过氧化氢诱导大鼠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辉  熊炜 《医学临床研究》2003,20(12):895-897
目的 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大鼠晶状体器官离体培养后用DNA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Pue对过氧化氢诱导鼠晶体上皮凋亡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 随过氧化氢损伤时间的延长,H2O2组晶体上皮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培养48h后,Pue处理组与H2O2组比较,晶体上皮凋亡细胞数量和晶体混浊程度均明显降低。结论 Pue可以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导致的鼠晶体上皮细胞凋亡,有可能对抗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联用谷氨酰胺和吲哚美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谷氨酰胺治疗组;吲哚美辛治疗纽;联合治疗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12、24和36h处死大鼠。取大鼠胰腺病理标本,采用TUNEL法检大鼠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正常对照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2.97%。另4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治疗组均明显高于SAP组,其中联合治疗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最高。结论:谷氨酰胺和吲哚美辛能促使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增加,两药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曲马多和吲哚美辛对癌痛的镇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马多和吲哚美辛都是非吗啡类镇痛药物。曲马多是一种新型合成的镇痛药物 ,它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与疼痛相关的特异性吗啡受体而镇痛 ,在国内近 10年才使用 ;吲哚美辛是水杨酸类半合成药物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作用 ,已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 1997年 3月~1998年 12月 ,我们观察、对比了这两种药物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果 ,对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癌痛的镇痛差异 ,以及主要毒副作用。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6例病人为 1997年 3月~ 1998年 12月治疗的癌症病人 ,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 ,具有周围组织受侵或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吲哚美辛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和确定吲哚美辛 (IN)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部分揭示其分子机制 ,以期筛选一种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方法 以CML细胞株K5 6 2及来自 6例初治Ph CML患者骨髓原代培养细胞为研究材料 ,在不同时间点 ,用不同浓度的IN进行干预 ,利用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电泳、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技术 ,确定IN对CML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IN能诱导K5 6 2细胞和原代培养的CML细胞凋亡 ,并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 ;②IN对足叶乙甙诱导K5 6 2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③IN能下调K5 6 2细胞中bcl 2mRNA水平表达 ,对bax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IN能诱导CML细胞凋亡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IN对足叶乙甙的抗白血病效应具有增敏作用。bcl 2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为IN诱导CML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栓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晚期癌症患者J20例按年份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吲哚美辛栓塞肛镇痛,对照组采用间断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比较2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应用止痛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吲哚美辛塞肛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镇痛效果较好,患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nt/β-连接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与吲哚美辛引起的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终浓度为50、100、200 μmol/L的吲哚美辛干预SGC7901细胞24 h,并设不加吲哚美辛的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TUNEL法检测涂片中胃癌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SGC7901细胞在50 μmol/L的吲哚美辛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92.71±4.81)%,100和200 μmol/L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则明显降低.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为0,吲哚美辛干预后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对照组β-Catenin和Bcl-2蛋白表达最高而Caspase-3表达最低.吲哚美辛干预后β-Catenin和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吲哚美辛引导的SGC7901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下游调控蛋白Bcl-2、Caspase-3共同参与了这一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对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同种脑脊髓匀浆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给予吲哚美辛进行实验性干预治疗,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神经症状和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动物小胶质细胞反应。结果:吲哚美辛可以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缓解率、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及脱髓鞘(P<0.05)。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阳性细胞数在高峰期和未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吲哚美辛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下调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从而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方文 《护理研究》2006,20(8):2212-2213
随着医学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疼痛已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国际疼痛学会认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伴随的生理症状有:恶心、呕吐、心悸、头昏、冷汗甚至休克,并且会对病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最近国际疼痛学会提出了“免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力”这一宣传口号。人工流产手术属于一种常用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手术过程中由于子宫体和子宫颈受机械性刺激并引起子宫收缩,疼痛较剧,并且可以持续到术后1h-2h,时有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病人感觉难以忍受,心存恐惧,甚至在术中表现为烦躁、尖叫、呻吟、辗转不安。临床上已应用的无痛人流是采用静脉注射麻醉药品或笑气吸入嘛醉来缓解疼痛,因麻醉必须由麻醉师操作,并且费用较贵、风险较大,在基层医院难以全面推广。本科采用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缓解受术者的疼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 cells,MSCs)分化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细胞工程解决肌损伤修复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方法:实验动物为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80只。单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以及联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诱导MSCs分化,分别在诱导前及诱导后1,3,5,12,24h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SCs中PPARγ及MyoD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yosin及PPARγ表达。结果:联用吲哚美辛/5氮杂胞苷诱导MSCs分化后,MSCs不向成肌细胞分化而向脂肪细胞分化。PPARγ在诱导后3h开始表达(0.162&;#177;0.033),与3h相比,诱导后24h明显增强(0.195&;#177;0.056,P&;lt;0.05),MyoD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吲哚美辛能抑制MSCs向成肌细胞分化,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