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ALL患儿治疗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儿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结果 VEGF在AL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7,P〈0.01),一个疗程后显著降低(t=5.7530,P〈0.01);VEGF表达治疗前后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F=3.7781、4.2305,P均〈0.05),高危组治疗后水平下降,较化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08,P〈0.05);治疗前后早期治疗反应差与早期治疗反应好者VEGF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t=1.8439、3.4938,P均〈0.05),治疗反应好组治疗后显著降低(t=1.8038,P〈0.05),治疗反应差组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t=1.3798,P〉0.05)。结论 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与临床危险因素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影响儿童ALL疗效、预后,评定危险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自愿受试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缓解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状况并随访预后。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8.780、P<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阳性表达状况与骨髓中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536);一个标准化疗后ALL组、ANLL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为6.7733、6.6294;p均<0.0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2.7829、3.8985;p均<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表达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t分别为2.0580、5.1890、p均<0.05),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后VEGF表达下降,但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1.3158、p>0.05),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患者及对照组病例(t分别为4.1191、4.7760、p均<0.01)。随访3年VEGF高表达组死亡及复发等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χ2=2.7619、p<0.05)。结论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疾病状态和预后;化疗未缓解组持续高表达,化疗缓解患者表达明显下降,血清VE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白血病发生、是否难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AL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Bcl-2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者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结果Bcl-2蛋白在ALL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2558、P<0·01);治疗前后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分别为3·4317、4·1132,P均<0·05,早期治疗反应差与早期治疗反应好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2·9462、2·3747,P<0·01、<0·05);治疗反应好组,一个疗程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1·7309;P<0·05),治疗反应差组,一个疗程后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t=1·1875;P>0·05),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t=2·4164;P<0·05)。结论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在儿童急淋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与临床危险因素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影响儿童ALL疗效、预后,评定危险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9例AL患儿骨髓细胞PCNA和VEGF表达,比较不同类型白血病、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治疗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间的表达差别。选择同期住院15例非白血病患者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组。结果PCNA、VEGF在AL患儿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59,6.67 P均<0.05);PCNA在初治ALL中表达显著高于ANLL(t=2.681 P<0.05),VEGF表达无差异(t=0.970 P>0.05);初治组与复发难治组、缓解组与未缓解组两者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CNA和VEGF在儿童AL中存在高表达,以不同机制参与AL发生、发展,与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KDR)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儿童AL临床特征关系及化疗前后变化。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AL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骨髓VEGF/Flt-1,KDR表达情况,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像正常非恶性血液病患儿,抽取骨髓肝素抗凝,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结果VEGF、Flt-1、KDR在A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AML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完全缓解(CR)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后较化疗前显著性降低;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AL患儿VEGF的表达与骨髓中幼稚细胞百分比、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骨髓VEGF、Flt-1、KDR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髓外浸润无差异。高表达VEGF组缓解率低于低表达组。结论VEGF、Flt-1、KDR在儿童AL中高表达,提示可能与儿童AL的发生过程、发展、疾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揭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发生机制,回顾32例ALL住院患儿骨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ALL临床危险因素分级、早期治疗反应、化疗的敏感性及长期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缓解前后P^53、Bcl—2蛋白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缓解前后P^53、Bcl-2蛋白的表达状况。方法 以SP免疫组化法对41AL例及11例对照骨髓细胞P^53、Bcl-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53、Bcl-2蛋白表达率在ALL、ANLL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53蛋白表达率在ALL、ANLL缓解前后及二者化疗前之间均无差异。Bcl-2蛋白表达率在ANLL显著高于ALL,二者缓解前后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P^53突变、Bcl-2蛋白过表达均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病,而Bcl-2蛋白在预测化疗效果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方法5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 ia,ALL)33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 ia,AML)20例,对照组21例为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骨髓中VEGF/VEGFR(包括Flt-1和KDR两种)的表达。结果VEGR、Flt-1、KDR在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AML组中的表达高于ALL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40例患儿,其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未获得CR患儿VEGF、Flt-1、KDR的表达在化疗前后无显著性(P>0.05)。同时VEGF、KDR在儿童ALL中化疗后有明显的降低,但Flt-1无明显改变;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化疗后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①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高。提示VEGF、Flt-1、KDR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VEGF、Flt-1、KDR在儿童AML中表达比ALL高。VEGF可以作为评价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反应的指标,同时说明ALL与AML可能具有不同的血管新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因子(TF)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例ALL患儿血浆VEGF及TF在不同组别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LL初治患儿在治疗前血浆VEGF,TF含量明显增高,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血浆VEGF及TF的含量与缓解组化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未缓解组化疗后血浆VEGF和TF的含量无明显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缓解组治疗后患者和对照组(均P<0.01)。血浆VEGF和TF在ALL患儿治疗前后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之间其差别具有显著性(均P<0.05)。高危组治疗后血浆VEGF和TF水平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LL初治患儿治疗前血浆VEGF与TF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r=0.50, P<0.01)。结论:VEGF,TF可作为了解ALL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26-52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病人外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 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52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和21例健康查体者外周静脉血VEGF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初发未治组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缓 解组(t值分别为3.29, 3.49,均P<0.01);而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 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79,P>0.0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与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比较VEGF含量无差别(t=0.55,P>0.05)。V EGF高水平组比低水平组病死率高(χ2=9.75,P<0.05)。初发未治ALL组VEG F含量与诱导缓解所需时间呈高度正相关(r=0.93,P<0.01)。结论:初发未治组VEGF含量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高水平VEGF存在高病死率,在 ALL病人中,VEGF水平与化疗达完全缓解所需时间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娟  许慧  安常青  高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6):1262-1264,1267
目的 研究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窖蛋白-1(Cav-1)和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模型组、红霉素干预组(A1组)、红霉素+地塞米松干预组(A2组).以卵白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肺组织Cav-1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肺组织Cav-1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一致.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av-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a<0.01).A2组大鼠肺组织Cav-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1组(P<0.05),但A1组和A2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2组(P<0.05,0.01),但与A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A2组与对照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a<0.01),但A1组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v-1与Bcl-2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18,P<0.01).结论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协同糖皮质激素通过上调Cav-1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凋亡因子Bcl_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Bcl_2及VEGF的表达。结果Bcl_2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5)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两者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中存在Bcl_2及VEGF高表达 ,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发展及疾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探讨STAT3 mRNA及HIF-1αmRNA的表达与NB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行手术切除的NB患儿的瘤体组织(研究组)及瘤旁组织(对照组)。其中预后不良型(UFH)20例,预后良好型(FH)10例。应用反转录PCR法,检测STAT3 mRNA、HIF-1αmRNA在瘤体组织及相应的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 mRNA水平在对照组、FH组和UFH组的表达分别为0.114±0.002、0.267±0.073、0.529±0.32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0,P=0.001);HIF-1αmRNA水平在对照组、FH组和UFH组的表达分别为0.519±0.251、0.673±0.124、0.779±0.1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2,P=0.001)。且FH组和UFH组STAT3 mRNA和HIF-1α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FH组与UFH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a<0.05)。研究组STAT3 mRNA、HIF-1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30±0.051、0.489±0.032,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5)。结论 STAT3与HIF-1α在NB中过量表达,NB患者预后较差,STAT3与HIF-1α可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PCR技术可检测NB中STAT3 mRNA及HIF-1αmRNA表达水平,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中散乱蛋白(DVL)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33例新发ALL患儿为病例组,根据危险度将ALL患儿分为低危组(n=14)、中危组(n=5)和高危组(n=14);2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患儿初发及诱导治疗第33天时,以及对照组骨髓血各2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髓血细胞DVL1、DVL2、DVL3 mRNA表达。结果 病例组初发期DVL1、DVL2、DVL3 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缓解期DVL2 mRNA水平升高(P < 0.05)。DVL2 mRNA表达水平在病例组初发期及缓解期均高于DVL 1、DVL 3 mRNA (P < 0.05)。高、中危组DVL1、DVL2 mRNA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P < 0.05)。DVL2 mRNA表达水平在低、中、高危组均高于DVL1、DVL3 mRNA (P < 0.05)。结论 Wnt通路中DVL,尤其是DVL2的表达变化可能对儿童ALL的发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预后,并观察保肝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ALL患儿,统计其化疗肝损伤总体发生率及肝损伤程度构成比,不同性别、年龄、危险度分型、化疗阶段化疗肝损伤发生率及肝损伤程度的异同,化疗时存在感染及输血的患儿化疗肝损伤发生率的差别,化疗肝损伤后应用保肝药与未用保肝药物对预后的影响有无差异,各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61例患儿中发生化疗肝损伤49例,其发生率为80%。其中轻度肝损伤占23%,中度肝损伤占39%,重度肝损伤占18%。不同性别、年龄、危险度分型化疗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不同化疗阶段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期较其他化疗阶段化疗肝损伤发生率明显偏低(P<0.005)。化疗中发生感染、输血可增高化疗肝损伤发生率(Pa<0.05)。应用保肝药与未用保肝药对化疗肝损伤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ALL化疗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危险度分型等因素无显著相关。化疗并感染是化疗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化疗输血也与化疗肝损伤相关,应用保肝药可显著提高化疗肝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