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其Crouse积分,观察3组之间IMT、Crouse积分的差异和相关性;冠脉造影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再将以上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采用Gensini评分评判严重程度,观察各组之间Gensini评分的差异,并将IMT、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MI、UA组与对照组IMT值及Crouse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IMT值及Crouse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Crouse积分与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入院患者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患者行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所测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率。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发生率随之增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并同时行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将颈动脉内壁分为六型:内膜无增厚、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溃疡斑。根据病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和其他病情组。冠脉造影阳性者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与阴性者相比,颈动脉的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及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性质与程度与冠心病存在着回归关系,特别是内膜增厚及软斑两种类型。在冠心病患者中,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的软斑发生率高,内膜增厚发生率十分明显。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特别是软斑对急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筛选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心绞痛患者8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0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测量颈总及颈内动脉后壁的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MT),同时注意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颈动脉分叉处IMT值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颈内动脉IMT值在0支病变组与1支病变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均与多支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分叉处IMT值及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对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筛选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无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而无心肌梗死发生的23例患者(无心肌梗死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有明显临床心肌梗死证据的27例患者(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在高血压、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心肌梗死组在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心绞痛史等方面与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无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较心肌梗死组多,侧支循环建立较好。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要低于心肌梗死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部分患者可无心肌梗死表现。除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制因素外,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可能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部分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而无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较长的心绞痛史,冠状动脉病变弥散,侧支循环建立较好,所以在某支冠状动脉病变发展到完全闭塞时可不表现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0例冠脉造影的患者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超声检查,比较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冠脉病变之间与IMT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指数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的121例患者进行HRV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轻度及重度狭窄组。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显著低于造影正常组(P〈0.05);双支厦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相比,SDNN、rMSSD、PNN50、LF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只有LF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右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虽低于左冠状动脉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AMI组、UAP组和SAP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47例和三支病变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IL-18含量并与病情程度和病变冠脉支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AMI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1),S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单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P〈0.01),双支病变组血清TNF-α水平与三支病变组无差异(P〉0.05),但IL-18水平显著低于三支病变组。结论TNF-α和IL-18与ACS冠脉病变密切相关并介导了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其血清水平变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程度和不稳定破裂的观察指标并有助于诊断和预测ACS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动脉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指标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随机调查103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胸痛或心肌梗塞而入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冠脉造影前或造影后1周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分析各项颈动脉超声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于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二维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大小及狭窄程度等指标,可准确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而颈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指标只有在血管显著狭窄时才有显著性变化。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为早期无创性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颈动脉为窗口,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间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探查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一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斑块分级。结果三组IMT值及斑块分级存在显著差异。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持异性为77%。1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斑块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0脏病(CAHD)的最有效的阳性指标。结论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20例患者行颈动脉IMT测量及观察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斑块的发生率并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多支病变组IMT及斑块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3.22%,特异性为70.51%,阳性预测值为70.51%,阴性预测值为93.22%.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及具有冠心病高危险因素人群临床检查中,超声对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检测,能够成为研究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可靠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例疑及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20例冠脉造影阳性,其中18例颈动脉超声发现粥样斑块。结论 无创性的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雯  郭进  颜晓东  马隆佰 《临床荟萃》2004,19(5):252-254
目的通过对骨密度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关系的分析, 探讨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6例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前臂的骨密度, 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 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测定血甲状旁腺激素全段、骨钙素、血钙.据骨密度分骨质疏松组(A组),非骨质疏松组(B组).结果 A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多发性硬斑发生率高于B组(P<0.01).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呈正相关,与骨钙素、血钙呈负相关, 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与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骨质疏松时钙从骨中溶出增加,体循环中的钙可异常沉积在血管内膜中,造成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钙化.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样硬化的关系从而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同一患行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并将阳性组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通过超声测定和因管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厚度并计算斑块积分,对各组IMT及斑块积分进行统计等处理。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预测价值。阳性组的IMT及斑块积分均大于阴性组。右侧颈动脉组的预测性较左侧略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40)、2支病变组(n=37)、3支及以上病变组(n=33),同时根据超声颈动脉检查分为颈动脉轻度狭窄组(n=42)、中度狭窄组(n=46)、重度狭窄组(n=22),选取同期健康查体人员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冠状动脉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比较,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对照组(P<0.05),重度颈动脉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冠心病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积分及冠脉评分在各组间的比较,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对照组(P<0.05);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脉病变支数、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72,0.65,P<0.05),斑块积分、冠脉评分均与冠脉病变支数、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88,0.19,0.42,0.31,P<0.05)。 结论 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能够客观反映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早期对冠心病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566例老年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相同时期入院诊治的400例非CH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CAG检查,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的IMT增厚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支病变患者的颈总动脉IMT、颈动脉分叉处IMT、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且双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CHD的灵敏度均高于颈动脉超声、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测(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CHD的灵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评价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CA)、股动脉(FA)的内一中膜厚度(IMT)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89例连续冠脉造影(CAG)受检者术前利用高频超声进行CA、FA的IMT检查,并与CAG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CAD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CA、FA的IMT增厚以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支病变组CA、FA的IMT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斑块发生率与单支病变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A粥样硬化斑块对CA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对CAD阳性预告值分别为72.3%、79.2%及89.5%;FA粥样硬化斑块对CA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对CAD阳性预告值分别为83.2%、77.8%及90%;CA、FA两处均有粥样硬化斑块对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对CAD阳性预告值分别为84.1%、87.6%及93.1%。 结论 CAD患者及具有其危险因素人群中,进行CA、FA超声检查,可成为研究CAD的间接指标和窗口。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IMT及有无斑块形成,与CAG结果对照.结果非冠心病组、冠心病不同分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和冠状动脉疾病记分随CAG严重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0.01),颈动脉IMT冠状动脉疾病记分呈正相关(r=0.726,P<0.01).与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粗一致性和Kappa值.结论颈动脉超声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