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对112例SA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病死率为10.7%,而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9%,病死率为28.6%,其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 SAP早期宜行非手术治疗,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4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时机与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4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1例,急诊后期手术6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5例,其中非梗阻型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梗阻型9例,均行急诊手术.本组痊愈45例,死亡1例. 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根据其病情与类型而定,伴有化脓性胆管炎和梗阻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者早期宜行急诊手术,其它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宜非手术治疗,后期治疗胆石病,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外科手术时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疗效的影响.方法: 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96例SAP病人,根据外科治疗原则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1988~1992年为第一阶段,以早期手术为主.1993~2002年为第二阶段,以延期手术为主.对两个阶段患者的手术率、病死率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第一阶段有73%的手术是在发病后的1 w内进行的,而第二阶段早期手术率只有32%(P=0.008),比第一阶段明显减少;手术率从68%降到33%(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从54%降到32%(P<0.05);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死亡率(52%∶25%,P=0.02),SAP总病死率从42%减少到22%(P<0.05).结论: 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SAP外科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以1985年1月~2005年8月间收治的10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研究对象,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率。A组:1985年1月~1993年12月以手术治疗为主41例;B组:1994年1月~2005年8月以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61例。结果手术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2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治情况.65例接受急诊手术,5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 结果急诊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70.8(46/65)和15.4%(10/65);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0%(11/55)和5.5%(3/5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死亡3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总结近5年来本院收住手术的1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资料.结果:术后31例(占24.3%)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并发症,包括: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腔脓肿、脓毒症、出血及肠瘘等.结论:降低重症胰腺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对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史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胰腺炎最多见,本组38例,占66.7%,高脂血症及药物引起的胰腺炎占14%.非手术治疗42例,治愈率88.1%;手术干预15例,治愈率86.7%.结论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伴发病比较多,病情较重且发展较快,治疗上采取以非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需要外科干预的患者,应尽量采用创伤小、比较安全的手段,手术方式宜简不宜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20例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患胆道系统疾病病史较长,合并症多.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组31.4%.死亡17例,病死率7.7%.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适应证.方法 分析各种类型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疗效.结果 ①45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治愈43 例,治愈率95.6%.② 10 例入院时合并有胰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治愈9 例,治愈率90%.③13 例在治疗过程中继发感染的病例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治疗,治愈12 例,治愈率为92.3%.④2 例腹腔室间隔综合征患者采用早期手术联合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 例治愈,1 例病死.结论 ①适应早期非手术治疗者可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②早期未局限化的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病例可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抗生素治疗.③排除腹腔室间隔综合征后诊断"暴发性胰腺炎"者也是区域动脉灌注的适应证.④需要早期手术的危重患者如腹腔室间隔综合征可联合区域动脉灌注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近5年33例SAP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高危因素对于SAP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33例SAP病例中,发病1周内死亡的有16例,心脏骤停占55%,老年患者(>60岁)占78.8%;发病>1个月的死亡病例有12例,其中感染性休克6例(胰性脑病1例),MODS占10例(83.3%).结论 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高危因素为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出血.临床上要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特别是高龄患者;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后期对于感染的控制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1例经延期手术治愈,3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2.
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 总结25年来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按照治疗策略及方式的改变和发展分三阶段回顾性总结3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各阶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 1974年8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非手术治疗90例,存活80例,存活率88.9%;手术治疗291例,存活211例,存活率72.5%;总存活率76.4%。  相似文献   

13.
10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04例,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及轻重程度分为4类: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重症梗阻型,对其临床治疗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轻症非梗阻型35例.轻症梗阻型22例、重症非梗阻型20例、重症梗阻型27例。轻症非梗阻型或轻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与延期手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非梗阻型和重症梗阻型胰腺炎而言,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平均住院日长,与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早期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P〈0.05)。结论 手术时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保守治疗,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30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延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GP)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 30例明确诊断为重症GP患者延期手术和病死率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因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急诊手术 ,术后 1例死于心衰。非手术治疗过程中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延期手术 2 7例 ,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真菌性败血症。术后并发症 2例 ,分别是胰瘘和胰周残余脓肿。延期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 1 0 .0 %、6 .7%。结论 重症GP应首先行非手术治疗 ,待渡过急性期 ,一般于起病 3周后在同一住院期间延期手术 ,若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坏死组织并发感染 ,应早期急诊手术。延期手术能保证较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Twen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fulminant alcoholic pancreatit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either pancreatic resection group (11 patients) or non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 group (10 patients). Only patients under 50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o minimize the role of other severe disease. These patients represented the most severe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t our Department, constituting only 2% of all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iagnosis was based 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on signs indicating severely impaired systemic organ function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which showed contrast enhancement below 30 Hounsfield units. In the operated cases, the diagnosis of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was verified histologically. All patients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had dark brown fluid at peritoneal puncture. There was a difference (nonsignificant) in mortality (3/11 and 1/10, respectively), complication rate, or in the need of reoperations between the groups. Non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 was followed with shorter treatment at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16.2 versus 25.9 days, respectively). The hospital stay also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nonoperative group (44.3 versus 56.1 day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nsiv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justified as an initial therapy even in the most severe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非梗阻性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175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63例3d内接受手术治疗,112例2周内行非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d内手术治疗组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21例(33.3%),死亡16例(25.4%)。2周内接受非手术治疗组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9例(16.9%),死亡14例(12.5%);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非梗阻性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2周内宜行非手术综合治疗,不宜过早手术。  相似文献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迁延,常存在免疫和代谢功能紊乱,真菌感染成为突出的临床问题。方法 总结1974年8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3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作真菌感染的菌谱调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细菌学证据两方面。预防措施包括早期应用肠道营养和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治疗包括早期应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和及时的病灶清除手术。结果 352例中,7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0.4  相似文献   

18.
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102例,随机分为2组,即EST治疗组(简称EST组)58例和保守治疗组(对照组)44例。EST组在入院3d内行ERCP加EST,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一月内手术率、并发症率、死亡率以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ST组上述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EST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外科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器官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因素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连续收治的1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早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病情演变趋势和治疗结果.分析正规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67例患者中,68例(40.7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单一器官功能障碍39例(57.4%),2个及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29例(42.6%).最常累及器官包括:心血管系统32例(47.1%)、肺脏24例(35.3%)和肾脏20例(29.4%).高龄(P<0.05)、APACHE Ⅱ评分高(P<0.05)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良的指标,早期手术干预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早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死率与患者的年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相关.治疗方案应采用正规非手术治疗包括合理液体复苏、去除病因治疗,同时结合手术治疗.急性反应期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演变趋势、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加以判断,手术应在坏死感染发生之前进行.SOFA评分可作为手术指征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同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中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1.25%,中转手术率4.17%,2~3周后手术处理后遗症率8.33%,病死率6.25%.对照组治愈率40.74%,中转手术率11.11%,2~3周后手术处理后遗症率18.52%,病死率29.63%.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并有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