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8年7月-2004年9月,我院神经外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2例,男87例,女45例;年龄4-72岁.交通事故98例,跌落伤28例,击打伤12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硬膜外血肿38例,硬膜下血肿16例,脑挫裂伤49例,脑干损伤29例.  相似文献   

2.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中枢抑制和做肺通气功能障碍,由于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低氧血症与脑细胞继发性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成功应用,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作者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方法,研究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5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干预治疗的结果,探讨机械通气的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中枢抑制和/或肺通气功能障碍,由于脑组织对缺氧耐受性差,低氧血症与脑细胞继发性损伤之间的恶性循环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成功应用,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作者采用回顾性、分组对照方法,研究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5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干预治疗的结果,探讨机械通气的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神经外科NICU病房2000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机械通气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伤后使用机械通气(26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26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A组在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经治疗良好14例(43.75%),中残6例(18.75%),重残2例(6.25%),死亡10例(31.25%)。结论 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在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 < 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下纤支镜灌洗治疗,对严重误吸后急性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各24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水平以及预后的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院从2005年9月~2006年8月共收治颅脑外伤患者106例,其中男86例,女28例,年龄4~72岁,平均38岁,均经头颅CT检查,结果示:颅底骨折3例,颅骨骨折62例,脑挫裂伤24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或硬膜下血肿7例。受伤原因:主要是车祸,其次是摔伤或击伤,手术治疗32例,死亡2例,好转18例,痊愈8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时机,通过不同时机的手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对106例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征象结合头颅CT检查,其中95例分别在伤后6h内、24h内进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11例未进行手术治疗。结果67例伤后6h内手术患者中术中发生脑膨出26例,再次手术15例,死亡16例。28例伤后24h内手术患者中无脑膨出发生,未再次手术,无患者死亡。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同等救治条件下,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该类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91-3492
分析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Sa O2、Pa CO2、Pa O2指标变化及预后改善情况。在治疗后,观察组Sa O2为(96.87±1.68)%、Pa O2为(10.85±1.24)k Pa,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Pa CO2为(3.84±0.43)k Pa,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良好率(34.8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23.26%)(P<0.05);观察组重度残疾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P<0.05);观察组与呼吸机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疗效较好;同时要做好呼吸机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19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治愈10例(52.63%),死亡7例(36.84%),2例长期昏迷(10.52%)。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余莉  曾劲松 《护理研究》2002,16(3):134-136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将98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3分-8分)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入院时即刻使用机械通气;B组(58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功能衰竭时才使用机械通气,监测机械通气前后呼吸指标(PaO2,R,PaCO2,SaO2)变化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B组有48例(82.8%)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并使用呼吸机;两组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OS预后判断,A组预后优于B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率高,早期机械通气能较早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缺氧症状,正确合理地应用呼吸机,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纠正损伤后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综合回顺性分析我院白1994年8月至2003年8月收治105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其中GCS≤5分36例)中合并颅内血肿61例及脑室内出血5例,占60%,手术治疗70例,非手术治疗35例。82例存活,随访8个月至4年的临床随访及头颅CT复查,49例恢复正常,29例有脑软化灶,其中2例与病灶侧侧脑室穿通;轻、中残6例,其中4例有外伤性癫痫。死亡23例,死亡率:21.9%。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确诊,尽快抢救生命,并选择及时、适当、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降低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多集中于人院后的处理,而院前急救常常被忽视。120急救工作的广泛开展,使得院前急救成为可能。现将我院1993年10月至2001年10月经120急救中心转送的12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自行人院的9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在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救治十分困难,病死率高。我科1999年7月~2003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7例,总结护理体会,认为积极治疗和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以及有效地进行呼吸道管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静 《天津护理》2006,14(2):107-10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一段时间内呈昏迷状态,有误吸、排痰不畅、肺部感染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因素导致患者缺氧,经过气管切开及鼻导管吸氧仍不能改善缺氧状态的患者需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在应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仍经常发生突发或非突发低氧血症,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89  相似文献   

18.
严重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衰竭对病情的转归有极大影响。 1995年以来我们成功救治 6例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病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9~ 73岁 ,平均 39.5岁。其中单纯颅脑损伤 4例 ,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 2例 ,发生呼吸衰竭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 GCS)均 <8分。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创伤后至发生呼吸衰竭的时间 :数小时至10天不等。1.2 引起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变 创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不同程度脑挫裂伤 5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1例。入院后血压不稳定2例。1.3 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本…  相似文献   

19.
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重颅脑损伤后由于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情况。 1995年 5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 ,成功救治 6例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患者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9~ 73岁 ,平均39.5岁。其中单纯颅脑损伤 4例 ,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 2例。发生呼吸衰竭时格拉斯哥昏迷 (GCS)计分均 <8分。既往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创伤后至发生呼吸衰竭的时间数小时~ 10天。1.2 引起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变 创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不同程度脑挫裂伤 5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1例。入院后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68-4569
探析改良口腔护理运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冲洗+棉球擦拭口腔护理法,而观察组则运用负压吸引+生理盐水冲洗+牙刷蘸取过氧化氢刷牙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的CP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PI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牙菌斑指数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改良口腔护理,可以对牙菌斑的形成进行抑制,去除口腔异味,避免发生口腔溃疡,缩短通气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