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系抗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法检测B-ALL各分化阶段上CXCR4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表明92.9%的B-ALL表达CXCR4.在B-ALL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CD10、CD34抗原的表达率不同,由低到高分化阶段的免疫表型依次为①CD10-/CD34+;②CD10+/CD34+;③CD10+/CD34-;④CD10-/CD34-.CXCR4在各免疫表型的表达率分别为(27.60±15.25)%,(30.95±15.50)%,(55.62±18.37)%和(77.25±10.86)%,其MFI分别为46.69±15.06,47.43±12.39,79.28±24.71和132.92±88.09.CXCR4在较早期阶段的CD10-/CD34+和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低于CD10+/CD34-和CD10-/CD34-的B-ALL细胞上的表达,在较成熟的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最高.CXCR4在伴髓系抗原CD13和(或)CD33表达的B-ALL(my+B-ALL)细胞的表达率为(12.56±3.88)%,MFI为39.82±11.58,不伴髓系抗原表达组(my-B-ALL)的表达率为(37.57±11.58)%,MFI为50.72±13.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XCR4在B-ALL细胞上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与髓系抗原共表达时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蒋黎敏  徐翀  傅启华 《检验医学》2012,27(7):601-60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及CD4+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探讨Treg与儿童B-ALL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名正常儿童、35例初发B-ALL患儿及68例临床缓解患儿骨髓中Foxp3mRNA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骨髓标本中CD4+CD25highFoxp3+Treg的比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髓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在B-ALL初发患儿组是对照组的4.44倍,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组是阴性组的2.39倍;B-ALL初发患儿骨髓中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中位数(M)=12.77%]较对照组(M=8.09%)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D阳性组Treg比例(M=14.74%)与MRD持续阴性组(M=11.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RD阳性组骨髓中IL-10水平[(24.69±11.73)pg/mL]显著高于MRD持续阴性组[(9.19±5.82)pg/mL,P<0.05]。结论 B-ALL初发和MRD阳性患儿骨髓中Foxp3 mRNA水平和Treg比例显著增高,且骨髓中IL-10水平与Treg的比例变化趋势相一致。Treg可作为评价B-ALL患儿预后和复发的指标,Treg可能是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而发挥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八色流式细胞术(8c-FCM)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采用CD19/侧向角散色光(SSC)、CD45/10和CD34(或cTdT)联合设门,两管八色抗体组合检测B-ALL的MRD.将B-ALL细胞株Nalm-6细胞掺入正常人骨髓细胞中,使Nalm-6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为10.00%、1.00%、0.10%、0.01%和0.005%,采用已建立的8c-FCM,进行回收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评价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抗体标记Nalm-6后保存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变化,评价各荧光抗体的稳定性.检测并分析39份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包括对照者9例,初发或复发B-ALL患者9例,B-ALL化疗或骨髓移植(BMT)后缓解期病例21例,评价8c-FCM方法检测正常骨髓B淋巴系细胞群和B-ALL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以及对B-ALL的MRD 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现用四色流式细胞术(4c-FCM)的可比性.结果 建立了以CD19、CD45、CD10为主的两管八色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方法;当掺入的细胞株占有核细胞比例≥0.10%时,变异系数(CV)<2.5%,平均回收率为95.81%;当获取106个细胞,Nalm-6细胞比例10.00% ~0.01%时,检测到的Nalm-6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与实测值呈线性相关(r=0.99,P<0.05),该法检测骨髓中Nalm-6细胞的灵敏度达到0.01%.Nalm-6细胞株标记抗体后随时间延长略有降低,但24h内平均荧光强度减低<10%.应用该方法检测骨髓中CD19阳性的B淋巴系细胞,对照组呈现4个连续发育阶段,可分为4期:Ⅰ期CD45low/CD10stro/CD20 -/CD38stro/CD34+或cTdT+,Ⅱ期CD45 +/CD10+/CD20-/CD38stro/CD34+或cTdT+,Ⅲ期CD45 +/CD10 +/CD20-/CD38stro/CD34 -或cTdT-,Ⅳ期CD45stro/CD10 -/CD20 +/CD38low/CD34 -或cTdT -.初发和复发B-ALL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抗原表达异常;8c-FCM检测B-ALL缓解组,有5例存在MRD,主要抗原表达与4c-FCM检测结果一致,5例MRD细胞的范围为0.02%~5.42%.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两管8c-FCM新方法检测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鉴别骨髓正常B淋巴系细胞群、B-ALL治疗缓解后骨髓造血重建的B系前体细胞与MRD细胞群;和4c-FCM比较,两管8c-FCM新方法的标本用量少,检测速度快,能够有效诊断B-ALL的MRD.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流式细胞术监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运用流式细胞术,以抗TdT/CD5/cCD3/HLA-DR+CD19+CD33和抗CD34/CD5/cCD3/HLA-DR+CD19+CD33两套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检测32例T-ALL初发患儿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同时对照10份正常骨髓标本的检测结果,把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双参数电路图上出现的位置完全不同于正常骨髓细胞的位置的抗体组合作为有效组合,对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标本进行MRD检测。结果表明,32例T-ALL初治患儿用抗TdT/CD5/cCD3/HLA-DR+CD19+CD33和抗CD34/CD5/cCD3/HLA-DR+CD19+CD33两套荧光抗体各自的有效检出频率为90.6%和62.5%。两套抗体组合联合检测,32例T-ALL患儿都可找到适用的抗体组合进行MRD监测。32例T-ALL患儿诱导治疗缓解后的共计129次的流式细胞术MRD监测阳性率为19.4%(25/129),共检测出15例患儿MRD监测阳性;在监测的同时进行FAB形态学方法检测,阳性率为5.43%(7/129),检测出2例患儿阳性。流式细胞术MRD监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AB形态学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以两套四色荧光抗体组合的流式细胞术能快速有效地对T-ALL进行MRD监测,该方法灵敏度高,对于T-ALL患儿的治疗、预后监测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比较发病时免疫表型为CD34+CD38+和CD34+CD38low/-两组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生物学特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选取54例初发B-ALL并经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为CD34+的B-ALL患者,根据CD38表达不同将其分为CD34+CD38+组(n=35)和CD34+CD38low/-组(n=19)。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别进行BCR-ABL,TEL-AML1和WT1基因的检测。随访标本利用7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量残留病(MRD),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28个月),平均随访间隔2个月(1-5个月)。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发病时WBC,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及BCR-ABL,TEL-AML1和WT1基因阳性表达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诱导缓解后,CD34+CD38+组微量残留病阳性(MRD+)为28.57%(10/35),CD38low/-组MRD+为68.42%(13/19),CD34+CD38low/-组MRD+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D34+CD38+组(P<0.01)。在复发率上,CD34+CD38+组有2例,分别在第94天和第245天复发,复发率为5.71%(2/35)。CD34+CD38low/-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36.84%(7/19),中位复发时间263 d(46-468 d),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本研究以16岁为年龄分界点,CD34+CD38+组16岁以上患者为8人(8/35),CD34+CD38low/-组16岁以上患者为10人(10/1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D34+CD38low/-患者在成人中比例较高,且CD34+CD38low/-组在治疗后更易出现MRD+和复发。  相似文献   

6.
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残留细胞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残留细胞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4~6组四色抗体组合检测213例BALL患者免疫分型;以CD34、CD10、CD45、CD19为主的2种四色荧光标记抗体组合监测50例297份BALL患者骨髓标本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同时检测分析26份化疗后处于再生期骨髓标本中B祖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并以相对定量方法比较了再生期B祖细胞与B系白血病细胞CD10、CD19和CD34表达量的差异。结果213例BALL患者中,71.8%患者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只存在CD38弱阳性及髓系标志患者占8.1%。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监测的5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存在0.06%~7.73%的白血病细胞,其中11例残留白血病细胞以CD45、CD34、CD19、CD10异常表达为主。50例患者中5例临床复发,4例在复发前7~17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阳性,且均>0.1%,1例MRD检测阴性。再生期B祖细胞依据CD45、CD34、CD19、CD10、CD22和CD20表达不同可分为3期。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具有快速、敏感可定量的优势,对白血病复发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初治和复发时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特点,探讨其对微量残留病(MRD)监测的影响.方法标记4~6组四色抗体组合,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以CD45/SSC设门对410例初治和6例复发的B-AL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并采用CD34/CD10/CD45/CD19为主的2种四色荧光标记抗体组合,对98例B-ALL患者进行多参数FCM MRD检测.结果与初治B-ALL患者相比,复发患者中CD45异常表达者明显增多,分别为37.8%和69.2%(P=0.000).通过对15例初治和复发患者的配对样本分析,9例患者(包括8例骨髓复发,1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出现免疫标志变化,其中4例患者CD45表达减弱,2例增强;4例患者CD34表达减弱;2例患者CD10表达增强,而CD19较稳定.对7例骨髓复发患者进行了MRD随访检测,均在复发前的2~4个月发现MRD,并且表型与复发后一致.结论较高比例的复发患者出现免疫表型变化,这种改变在复发前的MRD状态时已经出现,但不影响MRD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123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3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123的表达.以10名正常人骨髓淋巴细胞作对照.对105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对97例B-ALL患者进行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分析.结果 ①10名正常人骨髓中B淋巴干/祖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均不表达CD123.139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5例T-ALL和23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CD123均阴性.111例B-ALL患者中106例CD123阳性(阳性率95.49%),其中包括12例早期前B-ALL、57例普通B-ALL、37例前B-ALL;5例成熟B-ALL患者CD123阴性.②在B-ALL患者中,CD123表达水平与p-Ak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超二倍体患者组CD123表达水平高于非超二倍体患者组.③MRD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12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63.04%和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D阴性组无病生存率[(48.23±1.82)%]高于MRD阳性组[(36.06±2.62)%].CD123在复发B-ALL患者中表达稳定性高.结论 CD123在B-ALL患者中普遍中度至强度表达,复发时表达稳定性高,是MRD分析较好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流式细胞术,评估监测MRD对于判断B ALL预后的价值。 方法:用四色荧光抗体组合流式细胞术对33例确诊并接受SCMC-ALL-2005方案治疗的B-ALL患儿进行MRD检测,并随访5年,分析监测结果、复发率、5年无事件生存率。 结果:建立了正常骨髓细胞分布的分析模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18例MRD阳性患儿的白血病复发率为55. 6%(10/18)、15例MRD阴性患儿复发率为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5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4%和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 结论: 监测MRD对于B-ALL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123和CD66c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及其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141例初诊B-ALL患儿CD123和CD66c在骨髓中的表达情况。另选取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作为对照组,经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后采集其骨髓标本,所有标本均含比例不等的正常增生B系前体细胞。当初诊患儿抗原表达不同于对照组时,选取CD10/CD34/CD19/CD45做进一步MRD抗体组合检测。结果 CD123和CD66c在正常增生B系前体细胞和成熟B淋巴细胞中均不表达。在141例B-ALL患儿中,分别有88例(62.41%)CD123和70例(49.65%)CD66c表达阳性。分别有45例选择CD123和52例选择CD66c用于MRD监测,选择CD123和CD66c用于监测的病例有35例,选择CD123或CD66c用于监测的病例有62例,覆盖率为43.97%。CD123和CD66c在MRD监测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无衰减或变弱。结论 CD123和CD66c均可用于儿童B-ALL MRD监测,但需联合其他筛选指标,以提高MRD监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e disease,MRD)的方法,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用多种四色荧光抗体组合对患儿初发时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检测,同时对照多份正常骨髓标本的检测结果,以能够使白血病细胞在双参数点图上出现的位置完全不同于正常骨髓细胞的位置的抗体组合作为有效组合,以这些有效抗体组合对患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标本进行监测。对58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初诊时的骨髓标本进行了抗体组合有效性的筛选,并对其中的30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细胞进行了监测。结果有52例(89.7%)B-ALL患儿都可找到适用于MRD检测的抗体组合。四色组合由CD10/CD34/CD39外加一个有效标志如CD38、CD65、CD66c、CD21等组成。该方法的敏感度为0.01%,远高于形态学检测法。实验中8例患儿诱导治疗结束后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未见白血病残留细胞,但该方法检测结果白血病残留细胞分别为0.028%,1.430%,3.050%,0.015%,5.660%,2.700%,,0.027%和0.069%。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MRD能提高对临床缓解期间患体内残存白血病细胞数量的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CDl0在儿童期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Dl0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用流式细胞术分析58例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观察CDl0在BALL病例骨髓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并将CDl0抗体与其它多种抗体构成四色组合用于B-ALL的微小残留病检测,评价其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65、5%(38/58)的BALL具有CDl0过强表达(CDl0^bright)的特点,而且CDl0^bright与CD34的阳性表达率有关——CDl0^bright多出现于CD34阳性率高的B-ALL中。CDl0^bright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与其它异常表达的抗原形成的组合能够在双参数点图上很好地区分出白血病细胞群与正常细胞群。即使在其他抗原表达无异常时,也可因CDl0的过强表达而使白血病细胞群与正常细胞群区分开。结论:CDl0^bright与BALL中CD34的高比例表达相关,CDl0^bright也是微小残留病检测的一个很好的指标,CDl0的表达与其他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抗原表达的应用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FCM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利用4—6组4色抗体组合,以CD45/SSC设门法对273例成人和142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进行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检测和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eukemia 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ing,LAIP)分析。结果表明:根据CD34和CD10的表达特点,可将B—ALL患者分为Ⅰ型(CD34^+CD10^-);Ⅱ型(CD34^+CD10^+);Ⅲ型(CD34-CD10^+);Ⅳ型(CD34^-CD10^-)。Ⅰ型和Ⅱ型患者LAIP的阳性比例分别为100%和92%,但Ⅲ型患者LAIP阳性率只有79.2%,显著低于Ⅰ型和Ⅱ型患者。总体B—ALL患者LAIP的检出率为90%,成人与儿童组无明显差异。而利用CD34/CD10/CD19/CD45一组抗体,LAIP检出率达到77.6%。结论:90%成人和儿童B-ALL白血病患者具有LAIP,因此对这类患者适宜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MRD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初诊和治疗33 d时CD133两种亚型分子CD133-1和CD133-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LL患儿上述两个时间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133-1、CD133-2表达和治疗33 d时微量残留病(MRD)的变化。结果表明,B-ALL初诊组48例中CD133-1阳性表达18例(37.5%),CD133-2阳性表达30例(62.5%,P<0.05);治疗33 d组25例中CD133-1阳性表达2例(8.0%),CD133-2阳性表达23例(92.0%,P<0.05)。诱导化疗后CD133-1的表达显著减少,但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133-2的表达下降缓慢。结论:初诊B-ALL患者CD133表达与其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幼稚细胞比例、FAB亚型、细胞遗传学异常、融合基因表达、危险等级及完全缓解率等均无相关性。B-ALL患儿CD133-2阳性表达高于CD133-1,CD133表达与CD34表达无相关性。CD133-2的表达与MRD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以抗CD34/CD10/CD45/CD19为主的两种四色荧光标记抗体组合,对98例B-ALL患者的671份骨髓标本和1份脑脊液标本进行FCM多参数MRD检测,98例随访患者中26例无发病初期的免疫分型资料.结果FCM检测显示白血病细胞<0.0001(MRD阴性)的标本为579份;白血病细胞>0.0001的样本数为93份,其中64份骨髓标本白血病细胞比例<0.05,29份标本白血病细胞比例>0.05,我们将其归为复发病例(包括治疗后未达CR的病例).共20例患者复发,其中19例血液学复发,1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15例血液学复发者在复发前7~17周发现MRD阳性,包括发病时免疫分型资料不明者6例,MRD水平均>0.0001;2例分别在复发前3个月和9个月检测MRD为阴性,此后中断检测.在诱导治疗结束和治疗3个月时,如果MRD水平>0.0001,复发率为50%(12例中有6例复发),而MRD阴性组复发率为7.5%(40例中有3例复发)(P=0.000).结论利用FCM进行MRD跟踪监测可预测复发,治疗初期患者MRD>0.0001,复发的危险性较高.而在掌握了正常B祖细胞抗原表达规律的基础上,可不完全依赖于发病时的免疫表型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白血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的增高与白血病疗效监测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预后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Foxp3-FITC/CD-25PE/CD4-PerCP/CD3-APC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的方法 ;比较10例正常骨髓标本以及33例白血病初发患者[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例]骨髓标本中Treg的数量;结合56例临床缓解患者MRD监测结果 ,评估Treg作为白血病患者预后判断评价指标的价值.结果 正常骨髓组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中位数(M)为8.09%,初发自血病组M为12.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1,P<0.01);而在B-ALL、T-ALL和AM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22,P>0.05).Treg数量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此外,Treg数量在MRD阳性组(M=14.74%)与MRD持续阴性组(M=11.3%)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5,P<0.05).结论 白血病初发患儿体内的Treg数量显著增高,且患儿中Treg表达水平与MRD有关联.高水平Treg预示白血病患儿预后较差,存在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