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常见原因为: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旁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如肺癌、间皮瘤、胸膜转移瘤)以及胶原血管疾病等所引起。胸腔穿刺抽水是诊断及治疗胸腔积液的一个重要手段。我科于2004~2008年对38例中等至大量胸水患者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抽胸水的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双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结核性、癌性胸腔转移为常见病因。肺吸虫、心衰及肝硬化等疾病亦可引起。故以双侧胸腔积液就诊患者中,鉴别胸水的性质及早诊断治疗尤为重要。我所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双侧胸腔积液患者中52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肿瘤病人出现胸膜转移时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 ,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抽液 ,然后向胸腔内注入各种硬化剂、化疗药物或者生物反应调节剂来达到缓解呼吸困难 ,抑制胸腔积液生成的目的[1] 。但常规穿刺抽液存在一次抽液不彻底 ,医师工作量大 ,操作时间长 ,体质差的病人难以长时间配合等问题 ,且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而胸腔闭式引流虽然引流彻底 ,却又存在操作复杂、创伤较大等缺点。而且常用药物如硬化剂、生物反应调节剂及顺铂等 ,常常会引起剧烈胸痛、高热、恶心、呕吐等反应。目前我科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  相似文献   

4.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原因很多,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渗出性和漏出性两种,前者可以是炎性的,从稀薄的浆液性渗出液到稠厚的脓性液体;也可以是胸膜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所引起的血性胸腔积液,或是因淋巴管或乳糜管阻塞、破裂,使乳糜流入胸腔而形成乳糜性胸水;也可因胸膜损伤引起血胸、血气胸、乳糜胸;漏出性的常是由于心脏病伴右心衰竭、肾脏病变或血浆蛋白过低而引起。此外膈下病变如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可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卵巢纤维瘤时可引起胸腔积液。B超检查能准确定位,估计液体量,指导穿刺及跟踪治疗效果观察.具有简便、有效、准确、无损伤等优点,现将近3年所检查患者声像图与X线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278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腔积液的病因最多见为结核和肿瘤引起,胸水细胞学检查和针刺胸膜活检一直是诊断胸腔积液的主要手段,但阳性率很低.我科对278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在胸腔镜下取活检,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胸腔积液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患者中,胸腔积液病人均有增多趋势,而且其病因构成比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我科2002年8月-2006年2月共收治胸腔积液患者180例,其中包括结核性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胸膜转移癌、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胸腔漏出液等,我们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因诊断及合理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表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同 时,常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在抽液过程中常遇到胸 膜反应,腹张性肺水肿、气胸等问题。有些患者全身 状况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抽液,由于胸水不能及时抽 尽,往往形成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等并发症,而传统 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多采用外科手术,患者痛苦大, 难以接受。我科采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 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38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 果。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1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10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4 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32例血性胸腔积液病因的分析赵昆,杨柏林,张咸军近年来胸腔积液中癌性比例逐年增加,而癌性胸腔积液又多为血性。为及时确诊血性胸水的病因,现将我科自90年1月至94年11月收治的32例血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胸水性质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比较一次性抽尽胸腔积液和多次抽尽胸腔积液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的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中到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尽可能一次性缓慢抽尽胸腔积液,抽液量不限制。而对照组每次抽液不超过800ml,每周抽液2-3次,至抽尽为止,在此基础上两组均采用2RHEZ/4RH加泼尼松治疗。对比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胸膜增厚粘连、血气胸与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一次性抽尽胸液较多次抽尽胸液更为有效且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部疾病所致单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72例诊断明确的单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胸腔积液组与恶性胸腔积液组,良性胸腔积液组根据病因进一步分为结核组、脓胸组及普通肺炎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胸腔积液相关资料.结果 良性胸...  相似文献   

12.
胸腔恶性积液在临床治疗中积液性质难以确定,胸水生长速度快胸液难以控制,自199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24例胸腔恶性积液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量以上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临床上比较常见。X线检查不但能明确积液的存在和液量,而且可以根据胸液的形态变化、病理演变及间接X线征象,对中量以上胸液作出大致病因诊断。本文搜集了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大部分经病理学及细胞学、CT扫描证实的中量以上积液39例,就其良、恶性鉴别诊断,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乳糜胸(chylothorax)是由于胸导管及其分支损伤或阻塞后局部压力升高导致乳糜液积存于胸膜腔。创伤性病因可分为颈、胸、腹部手术的医源性损伤和外伤、分娩、剧烈呕吐等突发腹压升高的非医源性损伤;非创伤性病因包括先天性胸导管畸形或发育不全、纵隔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等,其中医源性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常见[1]。临床发现外科病史伴乳白色胸腔积液,甘油三酯浓度>110 mg/dl或脂蛋白电泳发现乳糜微粒,可确诊为乳糜胸[2,3]。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多种病因引起,故其病因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回顾我院2008年至今共收治的112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37例,年龄在20-96岁,平均年龄56岁。单侧胸腔积液85例,双侧胸腔积液27例,  相似文献   

16.
沈瑛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10-612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误诊原因。方法随机对327例胸腔积液病人中56例病因不明者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56例中,结核性胸膜炎37例,恶性胸腔积液16例,待诊3例;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5例,左侧胸腔积液22例,双侧胸腔积液9例。结论在仔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除对胸水做常规检查外,同时应做生化免疫、细胞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查,结合胸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明胸水病因。  相似文献   

17.
<正>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为结核、肿瘤、肺炎(包括感染性脓胸)等,也可见于一些少见病,如寄生虫病、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感染性脓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胸水性状也为人们所熟知:为渗出液,积液脓性稠厚,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常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对肿瘤病人是一个巨大的消耗,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晚期表现,并有增长迅速与复发的特点.其临床体征主要由于大量胸水的压迫,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恶液质等.为减轻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延长生存期,寻求一种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6例恶性胸腔积液,通过影像观察其疗效,并对其病因病理及效果进行探索性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良、恶性胸液的鉴别一直是困惑临床医师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这两类疾病的代表即结核性胸膜炎与肿瘤性胸膜炎(主要为肺癌)。90年代后期以来的研究进展对上述两类疾病除有明确肺结核(特别是具活动性)或原发肿瘤对胸腔积液的病因有提示作用外,确诊的金标准仍然是胸水中查到癌细胞、检出结核菌,以及胸膜活检有相应的病理证据,但其检出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病症。近年来,胸腔积液发病逐渐增多,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其病因构成也呈现出多样化,病因诊断是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我科2007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以胸腔积液待查入院的患者183例,为了提高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水平,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