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产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患者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总体有效率86.67%。术中见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14例,小脑前下动脉7例,岩上静脉及其分支6例,3例患者术中未见明确责任血管;术后并发症:低颅压5例,脑脊液鼻漏1例。平均随访(20.53±12.41)个月,复发率为3.33%(1/30)。 结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操作较易掌握,复发率低。小脑上动脉与小脑前下动脉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术中应仔细辨认责任血管并对三叉神经充分减压,术后应注意低颅压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鼻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乙状窦后入路,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手术中用0°和30°鼻内镜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97.2%。其中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14例占38.9%,小脑前下动脉10例占27.8%,小脑后下动脉7例占19.4%,基底动脉2例占5.5%,小脑前上动脉并岩静脉3例占8.4%。结论鼻窦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保留神经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方法: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全麻下行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结果:24例患者均发现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其中小脑上动脉16例,小脑前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2例,静脉1例.1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缓解,5例明显改善,1例部分改善.随访2年,1例复发.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志文  刘祺  姬云翔  赵冬 《吉林医学》2011,(6):1192-1192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报告2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所有病例均发现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压迫神经,将血管与神经根分离,在其间植入Teflon棉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或缓解,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内镜辅助手术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中相关的小脑动脉及静脉三叉神经敏感区而发病.临床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1].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法治疗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例患者临床资料特点、术中所见责任血管及术后疗效。结果:术前21例患者均行三叉神经MRI薄层扫描,20例患侧可见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密切,1例患侧未见明显异常。术中所见责任血管为:岩静脉及其分支2例,小脑上动脉16例,动静脉混合2例,无名小动脉1例。术后疗效:症状立即消失19例,缓解2例。术后出现眩晕3例,口周疱疹1例,面部麻木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12~18个月,复发1例,其余均无疼痛发作。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式,术中精确处理责任血管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是提高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82-883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手术治疗10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采用常规乙状窦后入路,54例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垫入Tefflon垫棉。结果:49例常规入路手术中3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0例1周至3月疼痛消失,2例疼痛较前缓解,5例术后6月疼痛复发或未缓解。15例次出现各种并发症,54例锁孔入路术中39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6例1周至3月疼痛消失,3例疼痛较前缓解,6例术后6月至1年疼痛复发。6例次出现各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采用锁孔入路及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正确的植入垫片,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10年9月间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与其术中所见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有密切关系。5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5年,41例(72.0%)术后疼痛完全消失,16例(28.0%)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例(10.5%)术后同侧面部有一过性轻度麻木,3例(5.2%)有轻度眼部干涩表现,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手术时在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分离、松解,实现三叉神经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副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别对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副作用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有31例,术后3个月疼痛症状缓解率为97.4%;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4例患者出现眩晕、5例患者出现面部疱疹及面部感觉减退、2例患者出现听力减退、2例患者发生感染及2例头疼.但无疼痛症状消失后再复发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疼痛缓解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疼痛缓解程度、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术中35例均在内镜下发现责任血管,平均手术时间为85.6 min;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3例,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能够单独完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可消除传统显微镜下手术的视野盲区,不易损伤血管、神经,明显减小对正常脑组织牵拉和损伤。故单纯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或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的替代手术,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